道德经13章——荷尔蒙控制的人类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这一章是《道德经》解读中比较容易出现偏差的一章。老子务实、追求真知。这一章解读不好,很容易把宇宙奥义解读为人本主义者的空洞说教!
先来看看老子这一章讲什么?上一章老子先讲了欲望控制人类的状态“五色令人目盲”,又讲了欲望管理法则“为腹不为目”。
这一章接着回答了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如何知道自己被欲望控制?
“宠辱若惊”四个字极其准确地描述了人类被欲望控制的身体感受。
老子进一步解释: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得与失都会焦虑与不安。
为什么会这样呢?
是因为把宠辱、得失看待得太重了!
贵大患若身,就好像身体的大病一样重视。
人生里面只有两件事情:
一件是—宠。
另一件是—辱。
是多巴胺驱动的。多巴胺是预测奖赏系统。当我们获得某些时,就会得到多巴胺的快感奖赏。多巴胺驱动我们去追逐那些。
去甲肾上腺素帮助我们避免,当发生时,去甲肾上腺素就会飙升,我们就会爆发,就会觉得难受或者痛苦,会促使我们去规避风险,规避意外,一般表现为恐惧情绪。
被欲望控制,就是人类理智被这两项荷尔蒙控制!
场景一:上瘾症
多巴胺是大脑奖励机制,在做某些事时,大脑会分泌大量的多巴胺。让人顿时快乐起来。
世上让人轻易获得多巴胺的事物很多,甜食、游戏、性、买买买、刷屏、抽烟、喝酒、美味佳肴、赌博……
多巴胺虽然可以带给人快乐。但快感短暂。为了获得更多的快乐,就要反复刺激,于是,上瘾症产生,欲望控制人类,让人沉迷。沉迷的结果是懊悔!
有一段时间,我为了体验网络游戏对人的吸引力,花了半年时间玩游戏。从玩游戏第一天我对天发誓,绝不花一分钱。半年之内,我竟然发现花了多元。我觉察到:我明明觉得游戏没有意思,仍然欲罢不能。然后,我又会因游戏浪费时间而后悔。这是我。去甲肾上腺素开始飙升,让我进入焦虑与不安,越玩越纠结。这就是“五色令人目盲“的欲望控制人类状态。
场景二:过分期待
比如你有一个重要客户,你特别希望与他合作。这项合作关系企业的生死存亡,同时也关系你个人的成败。这是你特别想要的事。同时,你极度不想要这个项目出现任何意外情况,你必须提起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