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性胆囊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睡眠和健康生活的关系 [复制链接]

1#

健康源于好的生活方式

美国生活方式医学会提出的六大核心健康生活方式行为:

一.提高运动度

二.合理安排膳食

三.管理应激

四.控烟

五.良好的人际关系

六.改善睡眠习惯

“理想健康7要素”:不抽烟或戒烟1年以上;坚持有氧运动;坚持合理膳食;血压/80mmHg;血糖6.1mmol/L、血胆固醇5.2mmol/L;正常体重。

十大健康生活习惯

1.防治肥胖

2.少喝酒

3.戒烟

4.每天步行1小时左右

5.吃饭7~8成饱

6.不过度摄取甜食

7.不过度摄取脂肪

8.保证深度睡眠

9.饭后刷牙

10.控制盐分

健康管理是零级预防,其目的是通过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健康效益。

研究表明,在预防上花1元钱,可节省8.59元的药费以及约元的抢救费、误工损失、陪护费等。

适量运动

每周~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的有氧运动,以及每周2~3次的耐力训练,每周至少进行1次抗阻训练。

大部分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吃出来、坐出来的。久坐者患冠心病的风险较适量运动者要高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上增88%。每天快走30分钟或更长时间,可以预防43%的糖尿病新发病例。

研究发现,只需跑10分钟就能心情愉悦。

不管类型、时间,“出门再说”;选择你喜欢的,坚持去做。

To办公族:上班距离不是特别远的话,建议步行;工作1~2小时后,建议放松5~10分钟:活动活动筋骨或出去晒晒太阳;尽量选择爬楼梯。

合理膳食

不合理膳食包括哪一些:

暴饮暴食;

不按时进餐,饿了才吃,渴了才喝;

偏食、挑食;

为减肥等原因而不吃、饿肚子;

饮食结构混乱,不以五谷杂粮为主食,脂肪、盐摄入过多;

经常生食或吃半生半熟、过冷或过热的食物等。

研究发现,夜间进食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而改为只在白天进食可以阻止与刺激性夜间工作有关的高血糖水平[3]。

一些健康的饮食模式,其目的是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

如地中海饮食可以减少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DASH饮食(DietaryApproachestoStopHypertension)可以预防及控制高血压的饮食模式。

对吃货而言,没有什么比“吃”更重要的。高兴时,吃;难过时,也吃。类似抽烟,已变为习惯性动作。快节奏的职场生活,更刺激着借酒消愁等损害健康的行为。不过,“病从口入”、“药能医假病,酒不解真愁”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众人皆知“抽烟有害健康”,可为什么还有不少烟民?

“没办法啊...”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

抬起低向淤泥的头,遥望星空吧。因丢失一只鞋子苦恼时,殊不知世上不少失去双腿的人。感恩拥有,善待自己、他人!“六尺巷”的故事想必知道,“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当陷于苦恼、生气等负性情绪时,不妨试试4AS:

①值得吗?自我控制!

②为什么?自我澄清!

③合理吗?自我修正!

④该怎样?自我调适!

选择适当的宣泄方式非常重要,如将不满想法写在笔记本里或信里(然后烧掉),或去唱歌、登山...哈佛医学院SaraLazar团队证实,冥想可使与自我意识、应激相关的大脑区域发生可测量的变化。一项新研究表明,冥想在不激活炎症信号的情况,可增强免疫功能[4]。

良好睡眠

良好睡眠是心身健康的重要基石。

其中,(1)深度睡眠可有效清除大脑垃圾,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

(2)与晚上10点至11点入睡相比,在晚上12点或之后入睡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出25%。

(3)可提高一些免疫细胞结合靶标的能力。

相反地,

(1)睡眠时长过短(≤6小时)是高血压、房颤、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的潜在风险因素。

(2)不同精神障碍与睡眠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抑郁障碍和睡眠效率的相关性最大(β=-0.11)。

(3)不规律睡眠人,更有可能在抑郁症状问卷中评分更高;经常熬夜或睡眠时间最少的人,抑郁症状也更严重,日常情绪也更低落[11]。

(4)失眠或会提高次日30%的焦虑水平。

(5)熬夜容易发胖。

睡眠与心理、饮食、运动相互关联的。50%的失眠由心理因素引起,包括抑郁、焦虑或应激。晚上大吃大喝,尤其是摄入油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会导致难以消化、延缓胃排空的时间;“胃不和则卧不安”。不少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后,失眠患者的总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等有明显改善。

“健康是最大的财富。”一个人20年前的生活方式决定20年后的身体状况。自己才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