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朵夫魏小河流域
《风味人间》第二季
美食与旅行,向来是假期最好的搭配。
《风味人间》就是这样一档用食物带你去旅行的节目。
如果要问:谁是中国写「吃」最厉害的作家,可能有争论。
但如果问:谁是中国拍「吃」最厉害的人,那基本没有争议,就是陈晓卿了。
这个《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被称为是「最好吃」「最懂吃的人」的人。
据说他手机里有几千家餐厅的资料,每家餐厅要点什么菜,哪些菜要提醒服务员什么,都记得一清二楚。
这样好吃、懂吃的人拍起「吃」来,没理由不好看。
《风味人间》第一季,豆瓣评分就有9.1。
第二季刚上线一集,又是9.4的高分。
有网友总结,《风味人间》是《舌尖上的中国》升级版——「舌尖上的世界」。
第二季节目,整个主创团队历时一年半,寻遍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拍摄了超过种美食。
第二季,共有8集:
《甜蜜缥缈录》
《螃蟹横行记》
《酱料四海谈》
《杂碎逆袭史》
《鸡肉风情说》
《颗粒苍穹传》
《根茎春秋志》
《香肠万象集》
每一集,聚焦一种(类)美食,单是看题目,都让人想流口水。
先来看第一集的主题——甜。
今天,甜食已经成为我们健康的负担。
但你有没有想过,在糖不那么易得的时代,吃一口甜食,是多么难得呢?
在尼泊尔一些村庄,至今仍保留着获取甜食最原始的方式——蜂蜜。
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用藤梯攀上上百米的悬崖,只为了采集蜂蜜。
这大概是全世界风险最高的工作,每年都有人因此丧命。
但这却不能阻挡人们为了它冒险。
不仅是因为他们爱甜,更因为这是一家人全年收入的重要来源。
蜜和糖,在长期内都属于珍贵资源,曾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只有少数人得以享用。
直到甘蔗这样的植物被广泛种植,「甜」才成为了人人都能得到的美味。
两千多年前,甘蔗传入中国,数百年后,这种制糖工艺,才逐渐被我们掌握。
于是,甜开始进入中国人的餐桌,发展出了五花八门的甜食。
比如考验厨师和食客眼疾手快的拔丝苹果、拔丝香蕉。
萨其马
酥皮叉烧包
慕斯
马卡龙,还有各式各样的蛋糕。
但人类为什么这么爱吃甜食?
因为甜食能快速补充糖分,促使人脑分泌大量多巴胺,让幸福和愉悦的信息,传递至神经,给人高度的满足。
所以,为了吃到一口甜食,人们费尽心思。
在扬州,有两样点心被称为扬州双绝。
一种是甜中带咸,咸不压甜的翡翠烧卖。
一种是绵软甜润的千层油糕。
谈到甜,不同地域的不同处理方式,同样可见背后的不同文化。
比如说,中国人的甜食,是「春风化雨」的类型,糖无处找寻,但甜无处不在。
但在亚洲另一端——土耳其,人们对糖的使用,却是直接而浓烈的。
例如被称为土耳其甜点皇冠上的明珠——巴克拉瓦(果仁蜜饼)。
这种甜食制作工艺复杂:
先将十几张面皮同时擀压,再加上奶酪,撒上果碎。
最关键的是糖浆的熬制。
将白砂糖在热水中不断融化,加入柠檬汁,促进糖水解。
然后将巴克拉外先焙烤起酥,出炉后,最重要的步骤来了:
将熬好的糖浆直接淋到巴克拉瓦上。
让糖与油脂相撞,酥皮仿佛浑身战栗。
这一刻,被称作唤醒的瞬间。
酥皮在口腔中坍塌的刹那,甜「锋芒毕现」。
这或许就是《风味人间》好看的地方。
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更让我们看到在这个星球上,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对同一种食物,会产生多少千姿百态的态度,他们处理食物的方法,享用食物的方式,分别与他们的生活有着什么样的关联。
比如讲到食物的差异,在第二集中,就将谈到螃蟹的不同吃法:
日本人吃螃蟹,要把螃蟹处理的精致到变态。
而美国人吃螃蟹,则是只取其中几块肉,剩下的都不要,其中就包括中国人最不能忍的膏和*。
再比如,同样是蛋与肉泥的结合,英国人用肉裹上蛋油炸,滋味不错。
而在武夷山区,家庭主妇能小心翼翼同时快速地把肉放到蛋*的内部。
这些南辕北辙的处理食物的方式,都代表着人们的食物智慧,更暗含着他们各自的生活哲理,对人生、对天地认知的不同。
这些不同,并没有谁高谁低,更不存在哪一种美食文化高于另一种。
所以说《风味人间》,讲的是食物,但又不仅仅是食物。
它通过食物,让我们看到不同文化的不同的美。
正如汪曾祺所说:「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
一个能够欣赏不同地区的不同口味的人,在心态上,也必然是一个更加包容的人。
这一点,也是陈晓卿希望通过《风味人间》传达的理念。
他说:「一旦有谁觉得自己掌握了风味的唯一标准答案,只能说明这个人见识太少,并不了解世界的复杂和丰富性。」
更妙的是,看到最后,你发现,他还能通过食物,观照到我们当下的现实处境。
关于甜,第一集介绍的最后一种食物竟是苦瓜。
谁能想到,中国人能在这种名字中就带「苦」字的食物中,品尝出甜味呢?
中国人爱说「先苦后甜」,其实这并不只是一种精神,更是对一种味道的细微描述:
吃苦瓜时,天然苦味化合物在口腔中沉淀,此时,却有一丝甘甜仿佛自舌根袅袅泛起,口舌生津,余韵绵长。
这就是中国人称之为「回甘」的滋味。
原本让人望而却步的味道,凭借巧思、忍耐,加上时间的作用,竟能使人们巧妙地抵达它的对岸。
先苦有甜,苦中有甜,这就是中国人通过苦瓜这种食物,所展现出的独有的生活智慧。
而这不也正是对眼下饱受疫情折磨之苦的人们,最好的宽慰吗?
开始,我怀疑这是自己的过度引申,但看到最后一句,我知道这正是导演想告诉我们的话:
「也许只有经历过低谷和种种不如意,才更能知道,那些触手可及日常和平淡,竟来得如此珍贵。」
#作者简介
朵夫
一个自由撰稿人
理想很大,现实很窄
一个字一个字救自己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