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权减税增活力 中国经济现“质量型回暖”,热点资讯,
在刚刚过去的半年里,面对经济增长放缓、周边局势日趋复杂、利益藩篱固化加重等重重压力,中国果敢向改革“深水区”全面进发。
带着15个领域60项任务,勇闯关、巧清障,半年来,中国经济从低谷中企稳,民生*策加速落地收效,外交有声有色,反腐治吏赢得民众赞誉……坚定的起步,让中国改革未来可期。
7月1日起,中新推出2014年年中策划——《突围:改革元年的破题之道》,敬请关注。
放权减税增活力 中国经济现“质量型回暖”
中新北京7月8日电 题:放权减税增活力 中国经济现“质量型回暖”
李金磊
今年上半年,中国*府在放权和减税上大力着墨。以放权激发市场活力,以减税减轻企业压力,中国经济在历经一季度的“微寒”之后,开始出现“质量型回暖”,主要经济指标出现回升,第三产业和消费对经济贡献持续增加,中国经济正由工业和投资拉动型向服务业和消费拉动型转变。
放权:激发市场活力
简*放权一直被本届*府视为改革的“当头炮”和“先手棋”。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分两批取消和下放了122项行*审批事项,完成今年*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审批事项200项以上”目标的一半左右。
其中,1月8日召开的今年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就聚焦行*审批制度改革,决定取消和下放省际普通货物水路运输许可等70项审批事项。6月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取消和下放了享受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核准等52项行*审批事项,并将3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
今年3月,国务院还首次公布了“权力清单”,国务院60个部门正在实施的1235项行*审批事项均向社会公开,防止行*审批边减边增、明减暗增;3月1日起全面实施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取消了企业法人注册资金最低限额、经营场所限制和年检等规定,大幅降低了市场主体准入“门槛”。
让*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一系列简*放权措施大大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释放出改革的红利。数据显示,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后,新登记企业数呈井喷式增长,月份全国共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同比增长25.83%。
减税:减轻企业负担
在大力放权的同时,中国官方还密集推出了一系列减税措施,以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轻装上阵”,从而助力稳增长和促就业。
其中,旨在消除重复征税的“营改增”试点不断扩围。铁路运输和邮*服务业1月1日起纳入试点,电信业于6月1日纳入;增值税征收率也得到简并和统一,6%和4%的增值税征收率被统一调整为3%。
国务院还大幅提高了小微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策实施范围的上限,将2013年底到期的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策延长至2016年底,并提高了征税扣除额上限,增加了扣减税费种类。
此外,5月3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看住向企业乱伸的手”,确定进一步减少和规范涉企收费,取消*府提供普遍公共服务或体现一般性管理职能的收费项目,并把暂免小微企业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行*事业性收费改为长期措施。
经济开始“质量型回暖”
权力的“减法”换来了经济增长的“加法”。目前,中国经济出现“质量型回暖”,近期公布的主要经济指标出现回升,而且,第三产业和消费对经济贡献持续增加,中国经济正由工业和投资拉动型向服务业和消费拉动型转变。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3日在湖南长沙主持召开部分省份和企业座谈会时说,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处于合理区间。城镇就业继续扩大,结构调整稳中有进,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势头良好,二季度经济发展状况比一季度有所改善。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连续4个月回升;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0%,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4.1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64.9%,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
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原副院长曹和平在接受中新采访时表示,数据说明中国经济企稳恢复的迹象更加明显,而且,服务业、消费等在工业增速和投资增速下滑的情况下出现上升,说明经济正由工业和投资拉动型向服务业和消费拉动型转变,这是一种可喜的结构变化迹象。
专家认为,随着简*放权和减税等措施发挥作用,改革红利将进一步持续释放,可以预期,未来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变化仍然向好,完成今年经济增长目标是有条件和希望的。(完)
中新2014年中观察系列报道:
中国多项民生改革加速落地 29省份启动“单独二孩”
中纪委的反腐紧迫感:治吏提速升级 为改革护航
年中策划之宏调新思路:区间、定向调控齐发力
揪硕鼠除痈疽 中国*队反腐祭出重拳
中国改革向深水区全面进发 多领域呈现“重点突破”
聚焦新海洋战略 中国海*吹响“强*梦”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