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爱吃甜食,在日本留学时,特别青睐一种叫“羊羹”的茶点。夏目漱石对羊羹,描述得相当美妙:“盛在青瓷皿中的蓝色羊羹,宛如方从青瓷皿中出生一般的光滑匀润,教人不禁想伸手抚摸。”
羊羹起源于中国,最早的时候还真是羊肉炖煮而成的浓稠汤汁,再冷却成冻佐餐。
在镰仓时代至室町时代,随佛教的禅宗传到日本。
由于僧侣戒律不能食荤,日本的僧人便用红豆、葛粉、面粉熬炼做成果冻食品,逐渐跟羊肉没有关系了。
鲁迅的弟弟周作人,这样解释说:
“羊羹并不是羊肉什么做的羹,乃是一种净素的食品,系用小豆做成细馅,加糖精制而成,凝结成块,切作长物,所以实事求是,理应叫豆沙糖才是正办。”
随着茶道的发展,羊羹逐渐成为一道著名的茶点。
初期的羊羹,以红豆为主要材料。
红豆沙最为经典,渐渐发展为栗子、抹茶、绿豆、红薯、桂花等不同口味的羊羹。
鲁迅爱吃羊羹,回国后还常常思念这种点心,并托人从日本漂洋过海寄来。
年5月2日,鲁迅在日记写下:
“午后得羽太家寄来羊羹一匣,与同人分食大半。”
日本文坛巨匠夏目漱石,曾如此表达对羊羹的热爱:
“在所有糕饼中,我最爱羊羹。即使并不想吃,光是那表面的光滑、致密且呈半透明受光的模样,怎么看都称得上是一件美术品。尤其是泛蓝的熬炼方式,犹如玉和寿山石的混种,令人感到十分舒服。盛在青瓷皿中的蓝色羊羹,宛如方从青瓷皿中出生一般的光滑匀润,教人不禁想伸手抚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