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性胆囊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甜与权力毫不起眼的糖,成了权力和地位
TUhjnbcbe - 2024/4/5 18:08:00

如果你穿越回到二十世纪的欧洲,临走前你可以选择一样东西一同带过去。你会选择什么?要是你问我的话,我会说,我选择带一大罐糖。也许你会觉得好笑,带什么不好,为什么偏偏带一罐糖。跟你悄悄剧透一下,因为在二十世纪的欧洲,我可以直接用一小把糖,去换一颗金子。

最早欧洲人是不知道糖的存在的。然而,在哥伦布新大陆发现之后,糖的地位却瞬间水涨船高。小小的一粒糖,在西方殖民时期拥有仅次于金银财宝的地位。糖的出现,甚至促进了新的贸易链,不仅成为了当时风靡欧洲上流社会的“世界商品”,还带动了欧洲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

每个人都有颗“甜牙齿”

在我们学英语的时候,有句话翻译过来,叫“我有一颗甜牙齿”,其实意思就是这个人很爱吃甜食。在《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这本书中,作者西敏司就提到了人类“甜牙齿”的由来。

西敏司在书中说到,我们人类天生就对甜味充满着痴迷和热爱。美国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的乳汁都是带甜味的,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人类。医生会给新生儿喂一些葡萄糖溶液,用来测试婴儿的生理机能,看看小肠子是否正常蠕动啊等等。

孩子喜欢吃甜的,大人也喜欢,比如我们经常喝的饮料——可乐。有人曾经给可口可乐算了一笔账,如果把已经卖掉的可乐用小玻璃瓶包装来计算,这些玻璃瓶首尾相连的长度,可以在月球和地球之间往返次,哪怕每天往返一次,都需要5年的时间才能走完。当你随便走进任何一家超市,以可乐带头的饮料区总会占据一大块货架,供人们挑选。哪怕是不怎么吃蛋糕甜品的人,炎热的夏天也会想来上一瓶冰镇的可乐来降降温。

英国前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每次会见外国使臣的时候,她的一口黑牙总让人印象深刻。其实,女王并非天生长着一口黑牙,而是太爱吃甜食,导致牙齿因为长了蛀牙而发黑。有趣的是,当时的英国老百姓并不知情,他们以为女王的黑牙是一种新潮流,是为了凸显自己皮肤白。所以有一阵子,英国老百姓还刻意用黑色的粉末将牙齿弄黑。

就连现在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这位93岁的老太太同样是一位“甜食控”。在皇宫里工作15年的御用大厨达伦·麦克格雷迪说女王最喜欢吃的是他做的三层巧克力派。而这位老太太每日的下午茶甜品也是异常丰盛。即使只有女王一个人,她的下午茶点心也会有姜饼、巧克力蛋糕、蜂蜜、奶油蛋糕和巧克力泡芙等。几乎相当于3-4人份的下午茶了。

正因为人类天生对于糖的喜爱,才有了糖登上历史上舞台的那一刻。

糖成了贵族阶级的权力地位象征

有人说阿拉伯人脑子很聪明,最会做生意。事实也确实如此。最早掌握蔗糖生产工艺的阿拉伯人,严格控制着蔗糖的生产流程。这些精明的阿拉伯商人卡着不给欧洲提供充足的蔗糖,让中世纪的欧洲贵族们苦不堪言。小小的蔗糖,在当时的欧洲,价格堪比黄金。

直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人类历史走进了大航海时代,蔗糖才越来越多地进入到欧洲人的视线中。

人们在提炼生产蔗糖的过程中,发现那些纯度越高的糖,越容易长时间保存。这一发现,给欧洲的皇室们带来了新的潮流时尚。一种新型职业也由此诞生,那就是糖雕师。

这些心灵手巧的糖雕师们,把蔗糖雕刻成各种形状的城堡、宫殿、动物。但有钱的皇室们对此并不满足,他们还要更大的糖雕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曾经在一场皇室的加冕礼上,出现过一尊真人大小的糖雕人像,人像上刻着歌颂国王的文字,方便老百姓来瞻仰国王的糖人雕像。这样暴殄天物的使用方式,让欧洲的皇室们感到十分高贵。享受着众人敬仰的目光,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权利被无上化,感到自己拥有了主宰一切的力量。

在当时的欧洲,一边是皇室们骄奢无度的用糖制作的雕刻品来彰显自己的权利与地位,另一边,是连看一眼都是奢望的普通老百姓。

供不应求的英国皇室,从世界各地购买糖。其中就包括来自明朝的糖。据英方记录,年至少从明朝那里买走了1.4万担糖。得到糖的成本如此之高,因此糖的价格始终居高不下。

直到英国伦敦成为新的制糖中心,蔗糖的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它的价格才终于慢慢降了下来,英国的工人们终于也能尝一尝蔗糖到底是个什么滋味。

英国的红茶是全世界有名的,女孩们都喜欢和自己的闺蜜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约一场下午茶的聚会。但是你知道吗?英国最早的下午茶是为了让穷人能不饿肚子。

来自葡萄牙的英国王妃凯瑟琳第一个发明带甜味的下午茶。贵族们也纷纷模仿。但是,喝这种甜味茶最多的,却是当时的英国穷人们。当时英国农业落后,普通人每日摄入热量仅够最低标准的85—90%,而下午饥饿时喝口含糖红茶,恰好补足了缺口。于是,下午茶成了英国文化,正如民谣所唱:“当时钟敲响四下,世上一切瞬间为茶而停了。”

历史学家格雷是这么形容当时的英国穷人的,“对十九世纪的穷人来说,相当多的热量摄入来自糖,而问题是他们可以从有养分的其他食物里获取热量。到了十九世纪末,贫困阶层营养不良极其严重。”到年时,英国人每日吸收的卡路里中,竟有1/6来自糖。

在这些贫困阶级中,妇女每天摄入的糖分比男性多得多。是因为我们现在常认为的,女人有两个胃,一个留给正餐,一个留给甜食吗?并非如此。在当时的英国穷人家庭里,肉只有男人能吃,女人和孩子很难分到一点点肉。为了填饱肚子,女人和孩子不得不依靠果酱、糖浆、布丁和面包过日子。缺少蛋白质的日子,蔗糖的衍生物,成了提供能量的唯一来源。

由于糖的价格降低,让英国穷人都能偶尔尝一口得到满足。哪怕工作的再苦再累,至少有那么片刻的宁静,捧着一杯暖暖的红茶,沁入心脾的甜味,还是能带给这些穷人们一丝丝安慰。

糖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其实,相比较欧洲,中国的制糖技术反而更加领先。在中国,最早记载甘蔗种植的是东周时代。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有这样的诗句:“胹鳖炮羔,有柘浆些”。这里的“柘”即是蔗,“柘浆”是从甘蔗中取得的汁。说明战国时代,楚国已能对甘蔗进行原始加工。

在西晋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吴书·孙亮传》中,有亮使黄门以银椀并盖,就中藏吏取交州所献甘蔗饧……的记述。

中国古代帝王们似乎也逃不脱糖的“魔掌”。《三国志魏志袁术传》:“时盛暑,欲得蜜浆,又无蜜,坐床上叹息良久。……乃大咤曰:“袁术至于此乎!”因顿伏床下,呕血斗余而死。”袁术称帝后离心离德横征暴敛,又接连败仗,江淮地区衰草连天民不聊生,吃蜂蜜而不得成了压垮袁公路的最后一根稻草。

糖除了作为食品,被权贵们争相追逐之外,还有其他妙用。比如作为药物治疗疾病。13世纪,《神学大全》的作者托马斯·阿奎那曾说,“禁食期间无须禁糖,……正如药物一样,糖也不会有碍禁食。”

人们甚至在表达绝望的时候,用“没有糖的药店”来形容自己当下的心情,可以想象,糖对于当时的欧洲医学界有多么的重要。而我们现在生活中,其实也会用到一些糖来环节身上的一些不适。比如女生生理期,喝一点红糖水,能有效缓解疼痛等。

现在,有科学研究表明,糖能在短时间内促进人体脑部分泌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多巴胺被很多人称为是“人体的兴奋剂”,它能让人瞬间充满快乐的感觉,并且增强人的意志力。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发现,多巴胺的大量分泌,还能有效治疗抑郁症。在你感觉到焦虑困难的时候,也许吃一颗糖,能让你的焦虑感得到一些缓解。

稀有的糖,象征着当时上层社会的身份和权力。古今中外,人们对于糖的嗜好,似乎永远不会消退。而由于欧洲人对于糖的需求度与日俱增,恰恰促使了社会从奴隶制慢慢向工业化发展。这些转变,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经济飞速增长的欧洲。尽管只是那么一小粒不起眼的糖,但没有人可以忽视它的存在。

糖带动了新的社会发展形态,同时,也给我们现在的生活带来了一些趣味。熬夜加班的时候,吃一口甜品,或者喝一罐饮料,也许能稍稍释放我们的压力,就如同当时的英国工人们一样。生活还在继续,我们休息一下,再奋勇前进。

我是舒筱米,成长不易,但至少我和你并肩同行。

1
查看完整版本: 甜与权力毫不起眼的糖,成了权力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