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年1月-3日,0T-EDGE全球创新大会暨钛媒体十年致敬盛典在中国北京举办,本次大会邀请全球创新领袖一起复盘过去十年产业变革的跌宕起伏,展望下一个十年经济发展的核心动能。
1月3日,在钛媒体0?T-EDGE全球创新大会上,金禾实业董事长、爱乐甜品牌创始人杨乐做了《减糖不减甜,健康生活方式新选择》的主题演讲。
杨乐表示,整个代糖行业正在面临供需共振的时代性机遇。一方面源于减糖需求兴起,国家政策向的引导及催化;另一方面随着代糖技术进步,市场扩大和甜价比提高,代糖行业进入到良性发展的通道,也间接地在为下游食品饮料企业降低使用成本。
目前,我国还处在无糖饮料的发展初期,但相较于欧美市场,我国至少还有10倍提升空间。整个替代空间非常巨大,代糖行业发展正当时。
但与此同时,整个代糖行业落地也存在诸多痛点。例如消费者对代糖认知模糊、企业用糖成本增加、企业减糖宣传有难点。代糖研究也有一定的技术壁垒:在研发方面,单一甜味剂甜感不自然、风味不协同,应用难度大,而在应用解决方案方面,不同体系产品减糖应用差别大,单一代糖或餐饮企业,难以提供完整且流程化的减糖产品研发和应用解决方案落地支持。
杨乐还提到,代糖的用糖场景广泛而复杂,落地难点也是客观存在的。但人类对减糖的研究一直在进步,相信方法总是会比困难要多。
以下为杨乐演讲实录,略经钛媒体App编辑:
整个代糖行业从上往下跨越三个赛道:其上游与农产品息息相关,包括玉米、蔗糖、甜叶菊、罗汉果这些大宗种植有关的原料;生产环节其实分为化学合成及酶催化,植物提取和发酵这三条主要的路线;下游则受终端消费需求影响明显。最近几年来,整体需求和使用量逐年提升。
综合来看,应该说代糖的发展史是各个驱动力交织促进的历史。而代糖行业目前正经历供需共振的一个时代性机遇。
总结来说是以下三个原因:
一方面,消费者逐步认可和接受低糖和无糖的健康饮食习惯,以及对更健康代糖的追求,客观来说,这应该是代糖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第二方面,来自官方的推动成为优异动力。在政策层面,国内出台的各类健康规划引导民众减少糖摄入,同时鼓励相关生产经营者使用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取代蔗糖,科学减少加工食品中的蔗糖含量;国外多国通过征收糖税的形式控制民众糖量摄入。
另外,随着技术的进步,原本价格较高的代糖原料,我举个例子:像金禾生产的三氯蔗糖,它在十几年前价格最贵的时候达到多万一吨。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一车的货值就有一个亿。逐步随着市场扩大、性价比提高和接受度变广的过程,其发展进入了一个良性通道,也间接的为下游的食品饮料企业普及代糖降低了使用成本。
所以,这三方面的原因促进了整个行业在朝着极具繁荣的方向去发展。
在需求端,国内整体减糖需求是相当高的,人类对甜食的需求是持续的、不可替代的,嗜甜应该说是是写入了人类基因的的天性;但生活条件升级,天性之下,糖分摄入过量问题逐渐凸显,糖尿病、肥胖等疾病日趋严重,根据中国糖业协会数据,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从年的0.67%提升至年1.8%。
在近期的新冠感染案例里,大家也可以看到,不管是官方媒体,还是各方面专家,都建议有基础疾病的人需要特别注意,这类人群对新冠感染的反应会更大一点。
为此,其实多个国家也开始通过征收糖税的方式来控制含糖饮料的消费,政策面的影响推动了企业的改变。糖税对于无糖及低糖饮料的推广,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可口可乐在每年年报里,会提示糖税可能带来的潜在消费影响,它经典的可乐产品,作为一个高糖的碳酸饮料,一直是有被诟病的,但推出的无糖和低糖饮料,近年在全球快速地推广。截至00年,可口可乐的系列产品里,无糖和低糖饮料占比达到了36%,每年的减糖量超过了1.5万吨。它的零度可乐品牌在全球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
我国从年开始就出台各类健康规划和计划,鼓励大家减少糖的摄入,预防糖尿病等相关疾病。国务院年下发的《健康中国行动(—)》明确提出,倡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安全标准允许使用的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取代蔗糖,科学减少加工食品中的蔗糖含量,代糖和零糖相关产业也由此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动力,进入到消费者生活。
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国民健康意识提升的驱动下,整个食品饮料行业掀起了低糖无糖的消费热潮。其实在官方机构,包括地方政府层面,也出现了很多支持政策。
比如说,01年1月,深圳市卫健委在全国创新性的发布了酒精饮料和碳酸饮料的健康提示标识,明确了酒精饮料和碳酸饮料的销售者应该在货架上,或者在柜台上面设置符合标准的健康损害提示标识,尤其是提示“儿童青少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等内容,其他地方政府其实也在筹备类似的减糖倡导政策。
这一波减糖浪潮催生了“0糖食品热”,消费者不论是在预包装食品饮料还是餐饮赛道都能全方位感知传统消费品的“0糖健康升级”。虽然目前我国还处在无糖碳酸饮料发展的初期,但新兴品牌和各大传统饮料巨头都在加大对无糖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力度,相较于欧美市场,至少还有10倍的提升空间,包括无糖茶饮也处在爆发初期,销量占比目前仅到5.%,仍在极度提速的过程。
其他饮料品类也具备潜力,尤其是市场占比比较高的功能型饮料。像果汁饮料、蛋白饮料这些营养属性相对比较高的饮料也是无糖饮料新的渗透方向。
现阶段,全球白砂糖用量约在亿吨,但甜味剂的占比和糖比起来,仅仅是个位数,替代空间非常巨大。
代糖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时代性机遇。目前我们看到,像连锁咖啡、奶茶及烘焙体系,都可以看到0卡糖的选项,给消费者更自由、无负担的选择。但是回到减糖来看,由糖至甜、减糖不减甜,在行业落地这个层面还是有一些痛点的。
第一个痛点是,消费者认知模糊。一方面,有的消费者对代糖的口感存在刻板印象,对安全性产生一定疑问。
其次,部分代糖的原料成本可能高于传统糖,且企业定制减糖方案时,整体生产成本提升,使得企业综合用糖成本增加。
另一方面,减糖宣传存在难点。比如有些0卡糖结合乳制品落地后,因为含乳糖而只能宣传整杯饮品为“0蔗糖”,对部分消费者来说,会产生一些误解。
另外,代糖应用技术存在一定壁垒的。单一的甜味剂,甜感确实可能不太自然,风味层面也不太协同,会导致在应用时需要很强的经验来进行复配,需要经过多轮的测试才能达到多种甜味剂复配拟合蔗糖的口感和效果。
而且在不同的体系里,减糖应用差别较大,单一代糖企业或者说食品企业,难以提供完整且流程化的减糖产品研发和减糖应用方案输出。所以,尽管大的趋势非常明确,但具体到每一个环节的落地,还是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金禾实业和爱乐甜作为全球的甜味剂及甜味解决方案的推广者,在这些方面做了很多深耕。正如我刚刚所说,用糖的场景广泛而复杂、落地的难点也是客观存在的,减糖从来不只是“少加糖”,因为人类对糖的迷恋是刻在骨子里面的,但是人类对减糖的研究也一直在进步,我相信方法总是比困难要多的。
爱乐甜作为减糖和风味优化的专业服务商,在技术层面是做了非常长时间的积累。我们推出的家用0卡糖在口感上基本上是可以完美的拟合蔗糖口感。
同时,我们面向新茶饮、咖啡、烘焙这些B端客户,提供了更多更优化的0糖/减糖解决方案,基本上实现在消费者测试层面与蔗糖等传统用糖口感无差异。同时我们和多家院校合作、自建了研究所,并深度研究代糖安全性。我们还以品牌化运作,通过自己的社媒及合作伙伴,把零糖的理念推广到C端消费人群;在成本端,金禾和爱乐甜自建原料和产线,拥有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链优势,确保稳定供应链和成本节约;在宣传层面,爱乐甜和多家权威机构进行合作,持续输出科学观点投放到市场,让消费者客观理性地认识到代糖的作用以及减糖的必要性。这是我们在C端和B端推出的解决方案。
爱乐甜创业的初心是为14亿的中国人在各种各样会接触到“糖”的场景中,都能有一个更健康无负担的选择。您可以选择有糖的,也可以选择无糖的,但是我们要让您拥有可以选择的权利。在C端,像碳酸饮料、奶制品这一块,已经有很多优秀的食品同行在推进减糖的工作。那我们爱乐甜在家用0卡糖,包括:0糖调味料、0糖零食等也都推出了系列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在B端,通过这两年的努力,我们把0卡糖这一健康概念推进了新茶饮、咖啡、烘焙等渠道,有越来越多的客户愿意和我们携手共同为他们的消费者提供更健康的0糖方案。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举着健康的旗帜响应政府的引导性政策,以满足用户需求作为目标,和行业里的同行携手共同推进减糖生态,与整个世界分享零糖的生活。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