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华人传统新年,即一年之岁首、年节,即以传统历法计算之华夏新年,是中国与华人地区及世界各地汉族社会过的传统新年,又称新春、正旦、正月朔日;口头上亦称为过新年、过年、度岁、庆新春、庆新岁,是汉族四大传统节日之首。
那你知道春节的由来吗?
这就得说到中国的历法了,中国是以农立国,农民常依农历进行农事,农历依据观测月相变化,严格按照朔望月周期确定月份(定朔),为农历之阴历部分,12个月平均约在日左右。通过观测太阳视运动与黄道的关系,观察出回归年之周期约在.25日左右,由太阳之高度角变化周期,影响地表气候环境之不同,定出二十四节气(定气),为农历之阳历部分。在结合时衡量到阴历十二个月与阳历回归年每年约有11日落差,为了使彼此长度能够更加接近,自春秋时代起即有“十九年七闰月法”;又排定了闰月规则,力求平衡调和中气在相应固定月份。如此既达到年合四季、月合圆缺,即新月固定于初一,新年固定于冬春之交,达成阴阳和谐。
夏历正月初一本称“岁首”、“新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后,引入格里高利历(西历、新历),定西历1月1日为新年元旦,为了区别,称传统华夏新年为“农历新年”、“旧历新年”、“夏历新年”、“农历元旦”、“旧历元旦”、“夏历元旦”等。而“春节”本来专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年一月,时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定夏历元旦为春节,自此“春节”一名就用来指农历新年。香港、澳门的正月初一假期,官方分别称作“农历年初一”、“农历正月初一”。
关于春节的说法有这样几种:
1.春节在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最早称为腊祭,用以祭农神兼及百神、先祖。每逢腊尽春来,人们就要杀掉牲畜,祭祀祖宗和上天,祈求新一年可以风调雨顺、无灾无祸、收成兴旺。
2.认为春节源于古代的巫术仪式,是原始信仰巫术的一种具体体现。原始人认为人的意志和力量可调整和控制自然事物的发展。饮食、祭祀、装饰、游艺、娱乐和语言、行为、饮食等一系列禁忌都是围绕辟邪祈吉展开的,人们希望通过它们赶走邪恶、得到幸福。此后随着时间的演变,春节慢慢变成了一种庆祝活动。
3.由于科学知识的贫乏和生产力的低下,以前的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经常被冬天的寒潮侵扰,而且粮食的匮乏也是这些人提心吊胆。早春时节来临后,青黄不接,生命更是受到了威胁,老人和儿童首先会因饥饿、寒冷和其他各种恶劣因素而死去。这使得人们非常惊恐,怀疑是鬼神所致。这段令人恐慌的时节一过,人们便会相互道贺。这种现象逐渐演变成了春节。
4.民间传说,往往春节期间,冬天野外会出来一种叫年的野兽,也叫“夕”。年兽一年出没一次,这一日叫“过年”(年来了),过年这一夜叫“除夕”(除掉夕)。年兽“夕”十分凶残,半夜走家串户吃人,炎黄先祖为了躲避年,那举家团圆在一起,围坐在一起抵抗年兽。由于年兽每年出没一次,炎黄先祖在于其无数次斗争中,摸索出了斗争诀窍,年兽虽猛,但惧怕红色、火光和巨响。因此,家家户户在门口贴上红春联,在家门口燃起篝火,放爆竹,年兽看见人家门上贴着红对联,门口有红火燃起,爆竹霹雳乱响,还会和长辈拜年,就赶走了年兽。
也有一种说法是,该猛兽是“夕”而非“年”。春节是除夕而后过年。“夕”是一种幽幽的怪物,而“年”从字义上也和动物猛兽无关,更像是丰收成熟的意思。古文中也无年兽的记录,而仅仅始于民国时期的说法。
春节确实源于殷商时期祭天、祭祖活动;到了西周时新春期间开始有农业庆祝活动;到了汉朝形成正式新春礼仪,并开始有爆竹(烧竹子)。在汉朝,春节是指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是重要传统节日,又名立春节或春节。;魏晋时期春节有了鞭炮和守岁的习俗。
到唐朝春节已经有了假日,《假宁令》这样写道:“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也有例外:私塾先生和学生的假期长达一个月,农民可能大年初一仍然需要劳动。唐德宗李括时,曾经实行过“单号上朝,双号休假”的制度。此外,对许多普通百姓而言,没固定的假日——春节到了,假日就到了。
在除夕守岁结束后的元正之日,唐朝人会举行“大朝会”、“大陈设”和“大赦令”。在大朝会中,皇帝头戴垂着十二串白珠的衮冕,在皇宫正殿面见名百官、前来通报各地情况的朝集使以及各国的使者们。大朝会更像是一种礼仪活动而非政事会议。大赦令就是对犯人既往不咎。大陈设时,许多象征着国家最高级别的礼器都被端出来以彰显大唐的国体,皇帝、朝廷官员、各地的朝集使和皇室宗亲身着端庄正式的服装,下官需按等级次序进行的向皇帝拜贺:首先皇太子、三公(司徒、司空与太尉)要率先道贺;接下来中书令需将各个地方的贺表宣读;门下省的黄门侍郎随后上奏各地的祥瑞情况;然后户部尚书上奏各州的进贡物品名单,礼部尚书上奏邻国的进贡情况,太史局的太史令汇报天象;最后门下省的长官侍中宣布仪式结束。中书令带领中书门下两省的中高级官员一起上前向皇帝拜贺。
五代:后蜀:开始有春联。后蜀题写的“新年纳馀庆,佳节号长春”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至清
宋朝人开始使用火药制成的鞭炮。北宋除了宋太祖时期制度未定外,自宋太宗即位到宋真宗退位,官员元日均给七日长假。包拯上书仁宗,建议缩短为五日,故宋仁宗与宋神宗时新年假期五日。[17]因朝臣不满,宋徽宗后又恢复到七日。南宋建国初期颠沛流离,官员没有年假。自绍兴和议后的第二年到南宋灭亡,官员每年春节假期大致上都是五日。宋朝私塾学生一年放寒假一个月,从腊月初八(腊八节)放到正月初八结束。乡下学生多放春假、秋假各一个月回家帮忙农事。每逢春社、秋社、端午、中秋、重阳、冬至,私塾大多也会放一日假。太学只在寒食、冬至、新年各放3日假,每年9日假;但学生往往随父亲赴外地就职,一请假就好几个月,直到年终才回校大考,考试合格即可当官。宋宁宗时,一般劳工(应役丁夫)元日、寒食、冬至、腊日各放假三日。
宋朝冬至主食为“馄饨”(类似今日的饺子)。年夜饭主食为“馎饦”(手擀面羹)、春盘。春盘亦为立春主食。元朝人叫新年作“白节”,放假三日。
辛亥革命后
北洋政府时期:内务部民治司第一科,向大总统袁世凯请求,定新春(春节)、端午节(夏节)、中秋节(秋节)、冬至(冬节)为四节。
当时内容是这样写的:“为呈请事,窃自新邦肇造阳历纪元,所以利国际之交通,定会计之年度,允宜垂为令甲,昭示来兹,但乘时布令,当循世界之大同,而通俗宜民,应从社会之习惯。故日本维新以来,改正历法,推行以渐,民间风俗之所关系,悉属因仍未改,春秋佳日,举国嬉嬉,或修祓禊,或隆报飨,岁时景物,犹见唐风,良以征引故事,点缀承平,不但为经济之节宣,且可助精神之活泼。我国旧俗,每于四时令节,游观祈献,比户同风,固由作息之常情,亦关人民之生计。本部风俗,衡度民时,以为对于此类习惯,警察、官吏未便加以干涉,即应明白规定,俾有率循。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本部为顺从民意起见,是否有当?理合呈请大总统鉴核施行。谨呈”
袁大总统批曰:“据呈已悉,应即照准,此批”。
而后,内务部将此令颁行全国。
令各省民政长新邦肇造阳历纪元,所以利交通而便会计,允宜垂为令甲,其四时令节,关于社会风俗人民生计,本部衡度民时,对于此类习惯,未便干涉,呈明大总统:以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以顺民意,而从习惯等因,奉大总统批:“据呈已悉,应即照准,此批”。奉此,除电知外,合行抄录原呈,令行该民政查照,并转行各机关知悉,此令。
年5月7日,政府,要求“实行废除旧历,普用国历”。原因是:“考社会日常状况,十余年来,依然沿用旧历,罔知改正,……”。“拟办法八条,冀从根本上谋彻底之改造。”其中第二条是严禁私售旧历、新旧历对照表;第三条是严令京内外各机关、各学校、各团体,除国历规定者外,对于旧历节令,一律不准循俗放假;第四条是通令各省区市妥定章则,公告民众,将一切旧历年节之娱乐、赛会等一律加以指导改良,按照国历日期举行。
年,国家政府重申:“移置废历新年休假日期及各种礼仪点缀娱乐等于国历新年:(一)凡各地人民应将废历新年放假日数及废历新年前后所沿用之各种礼仪娱乐点缀,如贺年、团拜、祀祖、春宴、观灯、扎彩、贴春联等一律移置国历新年前后举行;(二)由党政机关积极施行,并先期布告人民一体遵照办理,废历新年不许放假,亦不得假藉其他名义放假。”废止绵延了几千年的传统节日殊为不易,命令出台后即遭到了其他党派及社会团体的反对,指责国府摒弃中国传统文化。
据时人记述,春节期间,官府派警察到关门停业的商店,强迫其开门营业,并将元宝茶及供祀的果品捣毁,有的还要处以罚金,“甚至乡间售卖历本的小贩,亦一并捉去拘役。一时间人心惶惶,将一个欢天喜地的新年,弄出啼笑皆非之状”。当时人们怨声载道,随即想出了方法,自行宣布“本店整修”或“本店店主因亲友聚会,停售五日(正月初一至初五)”,各商店一样关门。官吏亦无可奈何,最后,民间更是阳也不奉,阴则全违,民间庆贺春节一切如故,一两年后,政府亦不再禁止民众庆祝旧历新年。
年,政府停止了强制废除阴历,要求“对于旧历年关,除公务机关,民间习俗不宜过于干涉”。
在文革期间是春节之际要抓革命、促生产,大干到腊月二十八,大年三十不歇脚,除夕吃忆苦饭,初一早上就出工。春节不再放假,传统习俗则视为四旧被废除。直到改革开放后春节休假被恢复。直至今日提倡中国节。
在中国有大年小年之别
小年
又称小年夜,各地认同略有不同。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小年大约都在春节前一周,以祭灶节前后为小年夜来分,北方多属于农历腊月廿三,南方则多为廿四。不过,吴语区(上海、苏南及浙江)和台湾以大年夜(即除夕)的前一日为小年夜。“小”意指跟大年夜相比非正式,但本节日各地均非常看重,因为完成此节日就代表要正式过年了。
小年起源于祭灶神的传统。今祭灶王爷分两步,先者送,再者接。传说灶王爷平时在人间考察善恶好坏,每年廿四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过去一年所见。为教灶王爷多言好话,常供奉糖瓜、糖糕一类甜点心,时有以糖糊于画像嘴边,今也见巧克力、硬糖等现代甜食。除夕日灶王爷禀报完毕,重回人间、继续考察,是为接迎,多以一张新画像供在厨房,也有用红纸一张,上书“司命灶君”。画像两边时有对联,例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或“敬神如在”。
另外,闽南人大多认为,此日开始,除了城隍、土地神、境主等土地类神明以外,诸神都回天述职,只有部将留后掌管香炉,故不仅仅祭奉灶君,而多半在神案上一并祭祀家中供奉的诸神。送神是这一天的主要活动,从此后就进入准备过年的阶段,人们精神开始放松。送神日也是“扫尘日”,闽南语称作“清囤”,意思是清理房舍,整理卫生,准备过年。将众神送走之后,有人也会点香祭拜祖先,告诉祖先“要清囤,要开始打扫环境了”。然后可以清理神佛龛、祖先牌位上的灰尘。不过,若要登上神桌清理,通常只限家中男子。根据《苹果日报》访问风水专家郑雅匀,郑雅匀称,应该由家中男性清洁神桌,不适合由女性打扫。
也有人认为,只有灶君与太岁神回天,其他神灵继续居住于世间,享受香火,否则就不需要贺正了。也有说法称神明都居住在天庭或原乡祖庙,天庭的神灵无必要回天,居住原乡的神明,送神日自然会从原乡祖庙回天。民宅奉祀的诸神神像中,包括灶君、太岁等神,原本就是众神的分灵(部将),他们长居民间,没有所谓送神的问题,这只是信众们年底对神明保佑,而感谢的一种作为,同时也因为一年之内因为禁忌,不准好好清理神桌与神龛,送神是为了创造一个打扫神桌与神龛的好机会。
两广、越南等地区也有说法是,送神完毕后,除夕晚上到正月初一,灶君还要与诸神下凡,与人们一起过年,故除夕夜,有许多人也会祭拜灶君。
马祖地区每到年底,当地立法委员便印制灶君图分送乡民,乡民多贴于厨房内,祭灶时备有丰盛食物及特别之“祭灶料”(包含芝蔴粩、红白花生粒等甜食)。在福州有“官三民四曲蹄五”的说法,即祭灶的时间,当官人家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百姓在二十四日,蜑民在二十五日。
年底,由于没有灶君的监督,有些人会趁机犯点小错:开开玩笑、聚众小赌,稍稍放纵。另外有些虔诚道教信徒相信,众神回天以后,旧历十二月廿五日开始,玉皇大帝会派遣代天巡狩之神或其他天神,到凡间考察善恶,称为“天神下降”,民间传说南斗星君与北斗星君在每年除夕下凡,亲自到人世间考察。直到正月初四日的下午,众神回到人世间,天神方才回天。所以送神日之后还是必须坚守正道,不能趁机犯下任何小过。
具体时间
北方大部农历腊月(十二月)廿三日过小年;南方的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常是廿四日。
吴语区(上海、苏南及浙江)及台湾,以大年夜(农历除夕)前一日为小年夜。廿三、四、五也祭灶王爷,但无小年一说。
江淮地区也记元宵节为小年。
川渝及西南官话部分地区,三十过小年,正月十五过大年。
大年
大年也就是我们所说新春,又称农历新年,另有岁首、正旦、新正等名称。古时民间一般定义是以除夕开始,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俗称“新正头”。另一种定义是从祭灶节(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开始,直到新一年正月十五。还有从腊月初八腊八节开始,一直到二月初二龙抬头结束。民间有“没出正月就算过年”之说法。
分地区和族群如华北地区、客家人、大和族、琉球族等,新春至正月二十才正式结束,最后一日是小填仓或天穿节;在福建马祖地区重视元宵节摆暝,直到该村境之摆暝庆典过后,完成神明之过年。
正月一些日子亦有不同别称:
初一为鸡日
初二为犬日
初三为猪日
初四为羊日
初五为牛日
初六为马日
初七为人日
初八为谷日
初九为麦日
初十为粟日
春节期间有什么习俗?
年宵
又称年墟、年货墟市、年货市集、年宵墟市、年宵花市、迎春墟市、迎春花市、年宵花市场,简称年宵,日本称岁之市(日语:歳の市),是在新春之前举办的特别墟市,供市民购买贺年年花及各式年货,是华人地区、越南、日本本土和琉球的新年习俗。一些海外的唐人街亦有举办年宵市场。按照习惯,年宵市场会在农历十二月下旬开始,至年初一凌晨才结束。由于广东、港澳的年宵市场以售卖年花为主,其他货品为次要,所以又称为花市。
年宵花市起源于明朝万历时期。其时广东的花农于珠三角于珠江南部售卖鲜花。年代时期,年宵花市开始形成。但直到年才开始较为大型的年宵花市。此后,随着珠三角移民,花市亦扩展至香港以及海外等地区。
香港的年宵市场以售卖各种年花为主,最大的年宵市场位于维多利亚公园,每年吸引数以十万计人们入场,年三十晚更是人山人海。除了各式年花外,年宵市场还出售各种干货及小食。干货不限于过年用品,通常会包括各种玩具、衣服、新奇玩意,甚至有大型家庭电器、电脑等出售。
广州花市又称花街,广州人叫去花市做行花街。根据地方志记载,广州的花街习俗成形于19世纪,为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遗产之一。90年代前,花市设于马路中间并只卖花,所以称为花街,此称呼随着其他大型花卉市场开张而改称花市。
深圳的年宵每年在罗湖区爱国路华丽路口至怡景路口段进行,一般自年二十六或二十七开始,维持四至五天,在年三十结束。规模庞大,整条街道布满上千个摊位,每年可以吸引数十万人前往采购各类商品。除售卖新年鲜花,亦有大量摊档售卖各种新奇物品、饰品、特色产品及食物。通常在东侧路段的摊位以售卖非鲜花类物品为主,西侧路段则以鲜花、盆景为主。
陈村镇位于佛山顺德,华南最大的花卉交易集散中心即坐落于此,一年一度的年宵极具特色。
浙江江山市石门镇每年岁晚设置多个年墟,售卖的货品有食品、衣饰、寝具、鞋类等。当地人把去年墟称为赶年墟。
台湾的年宵市场多称为年货市集,售卖年花、水果和其他贺年物品。设于街道上的又称为年货大街,以台北市大同区的迪化街、高雄市三民区的三凤中街最为有名,有“北迪化、南中街”之称。
日本把年宵称为岁之市,江户时代已经流行,于十二月十四、十五已经开始。除年花外还会售卖各种贺年物品如年饰、羽子板等。古代的年宵多设于寺院、神社范围内,现代则不限于此,一些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里的街道、公园等都会设置年宵。现时以东京上野阿美横丁、筑地的鱼河岸、京都的绵市场、冈山县真庭市的北房ぶり市举行的年宵较为大型。
越南亦有新年摆放年花的习俗,不少地区皆设有年宵市场,以售卖年花为主,一般由十二月二十五开始。在胡志明市每年都有大型花市,出售各种年花。
写、贴春联
写春联、贴春联可以说是春节最具代表性的习俗,而且是至今保存得较为完整的传统习俗。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因为它与春节期间悬挂的大红灯笼、挂钱儿以及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共同营造出一种热烈而浓重的节日气氛,而受到各个阶层人们的喜爱,并给它赋予了一些它本身没有的功能,如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等。因此每到春节,不论贵贱,不管贫富,只要三年内家里没有白事儿发生,家家户户都会写上几副、几十副甚至更多的春联来烘托节日的气氛,可见春联在春节中的地位。
传统社会里,写春联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进入腊月后,人们就开始研究过春节的事儿,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写春联。在农村,春节前的这一段时间就是村里的“文化人”最忙的时间,一般说来村里每家每户都会拿着红纸到“文化人”家(或特定的地点,如村部、学校等)请他写几副对联。高潮时,会有多人围观“文化人”写对联。人们看着“文化人”笔走龙蛇,龙飞凤舞,甚至还会根据某家或某行业的特点自编一些具有特色的对联,纷纷露出敬佩、羡慕的眼神,而通常“文化人”也喜欢卖弄一下自己的“文化水”,讲一些典故啊,趣闻啊什么的。
人们围观写对联的过程其实就是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可以说是在享受文化的盛宴。贴春联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活动。过大年的当天(个别的也有过大年的前一天)早上,孩子们就在家长的领导下,拿出家里为数不多(对于当时大多数人来说)的白面,加水烧热做成糨糊,再装在碗里或者小桶里,按照家长的吩咐,用糨糊把一副副对联贴在应该贴的地方。孩子们像上满发条一样,兴奋地满院穿梭,来回飞奔。在贴对联的过程中,家长与孩子和谐相处,相互配合,其乐融融,大家都盼望着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吉祥、幸福马上降临。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写、贴春联的民俗活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教育的普及,读书识字的人越来越多,请人写对联的情况逐渐减少。随着科技的进步,印刷业也有了较快的发展,通过印刷可以实现对联的批量生产,而且印刷而成的对联往往是红纸金字的,看上去更加喜庆、热烈,更符合春节的气氛。当今,写春联已成为历史,只存在于一些爱好者的圈子里。
贴春联也是如此,过往热闹的景象已不多见。首先,家庭规模变小,现在的家庭大多为三口之家,满院只有一个孩子,无论怎么吆喝也不可能出现过去那种热闹的气氛。其次,随着科技的发展,糨糊已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胶带等。人们用胶带贴对联,一会儿工夫就贴完了,而且基本上一个人就能独立完成,根本没必要大呼小叫地去叫人忙东忙西。往常热热闹闹的贴对联的场面也淡出历史舞台。
典型的春联:
天意回春呈万象,人心同乐获千祥一门天赐平安福,四海人迎富贵春四季平安则是福,一堂和煦便成春春到朱门增富贵,人居华夏永平安春临天下花香好,福满人间喜气多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上了年纪的人守岁,是“辞旧岁”,为的是守住即将过去一年的最后的时光,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一方面是对新的一年的期盼,另一方面是为了和父母长辈一起守住时光,期盼父母长辈延年益寿。守岁是过春节时的一项重要活动。
一般来说,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除夕晚上,一家老小,欢聚一堂,熬年守岁,酣饮畅谈,乐叙天伦,通宵不眠,以待天明。为了保证将守岁进行到底,人们设计了一些活动,比如说闲话、笑闹、打牌、猜谜语等。有些长者会讲述过去的故事,如家史、村史以及村里的一些趣闻旧事等,并不失时机地结合这些具体的案例对年轻一代进行教育,教育孩子们要积极上进,为家人争气;要行善积德,为社会做好事。正所谓“守岁之事,虽近儿戏,然父子团圆把酒,笑歌相与,竟夕不眠,正人家所乐为也”。整个守岁过程既是欢快的游戏过程,又是教授优秀传统道德的过程,真正地做到了寓教于乐。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守岁这一传统习俗也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首先,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守岁时的气氛很难热闹起来。当今,一个家庭三口人是十分常见的,要求三口人的家庭像过去十几口人的大家庭一样热闹是不可能的。其次,产生了新的守岁方式。20世纪80年代开始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守岁方式。现金,大多数人吃过年夜饭后,更倾向于守在电视机前欣赏春节晚会。这样,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便会相应减少。甚至,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仅有的几个家庭成员会分别通过手机、电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