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在大家看来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慢性疾病,谁的身边又没有几个高血压患者呢?的确如此,随着物质生活提高后,罹患高血压的人群也日渐增多,庞大的数据似乎让人麻木。
高血压到底有多常见?
我们来看下数据,在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年)》的数据显示,我国成年居民罹患高血压的概率已达到27.5%,总人数在3亿左右,且农村高于城市。
很多人疑惑的是:为什么农村的高血压人群越来越多?通过总结发现主要是这几种原因。
饮食方式一成不变:
都说民以食为天,这句话一点都没有错,只不过是性质改变了。也许人们会认为,吃可以给人带来无限的幸福感,不断刺激大脑多巴胺分泌,譬如典型的甜食、高脂肪高碳水食物等等。
可吃也是多种疾病的诱因,在过去农村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都很辛苦,随着大量汗液的流出,电解质钠也会跟着减少,于是吃点咸的食物无关紧要。
现在不一样了,若再过量吃高钠食物,机体渗透压失去平衡,水和钠无法调节在体内潴留,极易升高血压,进而诱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在这方面的饮食上,如果你每天还是吃咸菜、炒菜放大量的食盐、常吃下饭菜等等,那么就会成为诱发高血压。
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随着物质生活变好之后,农村居民的劳动方式也改变了,劳作慢慢减少,紧跟而来的是因为运动减少后,伴随着肥胖,进而罹患各种疾病的概率慢慢升高。
有的人可能会说,每天晚上都去遛弯为什么还会胖呢?
如果你也有这种困扰,那么多是因为你的运动方式有误。在运动过程中,没有达到中等强度的标准,处于微微出汗的状态,就不会有健康效益。
体检的意识差:
即便你有良好的生活,如果不注重体检,当生病后还觉得忍忍就能好,反而会延误大病的治疗,比如癌症。临床上发现,很多癌症患者发现时都是中晚期,在治愈率上大大降低。
相反,有着良好体检意识的人,早发现疾病,听医生的话积极诊治,对病情来说才是一种好的发展趋势。对于慢性疾病也是如此,如高血压在刚开始出现时,通过饮食和运动调整或许还不用终身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