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欲望的博弈》
本书作者贾德森·布鲁尔(JudsonBrewer)贾德森·布鲁尔博士是一个在习惯改变和自我控制领域的思想领袖,他的科学研究中结合了近20年的正念训练。他是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医学和精神病学研究中心(MedicineandPsychiatryatUMassMedicalSchool)主任,同时也是医学和精神病学副教授。
为什么我们感到如此空虚,不断需要即刻而直接地满足自己的欲求?追根究底,我们欲求的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为什么欲求它呢?结果是谁在受苦?
本书便是要将你从这些羁绊的力量里解放出来,承认欲求及上瘾囚禁效应给人带来的代价,辨清欲望产生的原因,逐一讲解常见的成瘾类型,引领你一步步接近自己的内心与真实,跳出欲望陷阱,重新找到幸福指南针。
1、大脑为什么会上瘾当今社会我们有很多让我们上瘾的行为,比如吸烟,玩手机,吃甜食。我们为什么会控制不住自己,我们的大脑为什么会就此上瘾?是什么影响我们的行为呢?
作者在书中提到,我们的大脑之所以会上瘾,跟两个方面有关。第一,作者提到了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第二,主观偏差。我们来解释一下。
1、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什么是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理论?斯金纳是行为主义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提出者。他认为这个世界上各种各样的行为养成跟操作性的条件反射有关系。就是你做了一件事有奖励,做了另一件事有负反馈,那么你要么增加奖励的部分,要么减少负反馈的部分,人的行为和动物的行为都是这样逐渐养成的。
比如,我们会喜欢吃甜食,喜欢打游戏,这些行为就是因为我们每做一件事情形成的多巴胺的奖励,而分泌多巴胺,会让我们产生愉悦感,形成周而复始的习惯。因为我打游戏获得了即时获得了奖励。这种奖励让我获得了满足感,所以我还想继续玩,继续产生这种感觉。
也就是说,当我们获得正反馈时,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激活奖赏回路,让我们产生愉悦感,让我们充满激情,激发我们的动机,让我们行动起来。
这背后其实跟我们的大脑特点有关,我们大脑倾向于趋利避害。什么是趋利避害呢?趋利就是学习和强化对生存有利的行为,比如获取食物、获得竞争优势。而避害,则是尽量规避无意义的、不必要的能量消耗,以便节省更多的资源,从而应对外界的挑战。换句话说,什么东西有奖励,那么我就去多做;什么没有奖励,我就少做。
比如,吸烟,玩手机。我们都知道这些行为是不好的,但是我么还是会去做,因为我们已经形成了习惯,我们忍不住去做。就是因为这些行为能够给我们带来正反馈,积极强化了我们的这些行为。作者说,当我们过度运用这些习惯,那么相当于“自杀”。
2、主观偏差
一种行为重复得越多,我们就越是学会以一种特定的方式看待世界,也即基于从前行为带来的奖惩,通过一个存在偏差的镜头来看待世界。我们形成了一种习惯,这就是习惯性观看镜头。
书中有一个例子:如果我们吃巧克力,它很好吃,那么,以后要是碰到机会在巧克力和其他我们不怎么喜欢的甜食里做出选择,我们恐怕就会倾向于巧克力。我们学会了戴上“巧克力很好”的眼镜;我们养成了对巧克力的偏爱,这种偏爱是主观的,因为它是我们的味觉所独有的。这就是主观偏差。
也就是说,你觉得现在我们需要吃巧克力,但是实际上你的身体并不需要。因为当你吃了巧克力以后你会很开心满足,会产生大量的多巴胺,这种对自身的错误判断就叫做主观偏差。而我们很多上瘾的行为大多数都会与主观偏差相关。
2、不同类型的上瘾行为作者在书中提到了6种上瘾行为,分别是:直接上瘾、技术上瘾、对自己上瘾、分心上瘾、思考上瘾和对爱上瘾。我们分别来了解一下。
1、直接上瘾
什么是上瘾?就是哪怕存在不良后果,仍然继续使用。喝酒、过度使用药物、吸毒、吸烟,包括过度使用手机,都是上瘾的表现。那么如何克制上瘾?
作者在书中写道:“如果我们抓挠伤口,并沉溺于此,伤口就不会愈合。但反过来说,碰到伤口发痒发痛的时候,我们不去抓挠它,就是在帮助伤口愈合。故此,不向瘾头屈服,就是一个非常基本层面上的痊愈。”
当然,克制上瘾很难,但是只要我们知道它的原理,就一定可以做到。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克服这种上瘾行为呢?我们先开看一个案例。
作者有一个烟瘾患者叫杰克。有一次杰克找作者治疗对作者说:““我的脑袋要爆掉。”因为他烟瘾到点了,马上就要吸烟。作者跟他开玩笑说:“那如果爆了以后我帮你捡回来,我帮你把爆掉的脑袋拼回来。”后来作者就跟杰克聊,脑袋要爆掉了到底是什么感觉。他说不知道,就是难受、抓狂,就得赶紧拿根烟点上抽一下。
然后作者就问:“在你的人生当中有没有出现过一个特殊的环境,你就是没法吸这根烟呢?会怎么样?有这样的状况吗?”杰克说:“我最怕就是坐飞机,尤其坐长途飞机的时候,到点了你就是没法抽,这时候你就会极其抓狂。”然后作者问:“你脑袋爆了吗?”杰克说那倒也没爆。那后来呢?他说后来这个事就缓下来了。就是当他在飞机上坐够了两个小时以后,这个想抽烟的劲儿慢慢就没有了。
也就是说,其实当你那种想要抽烟的冲动,经过时间的冲刷,反而会降下来,因为我们主观偏差的欲望得到了控制。在飞机上你烟瘾上来了,空乘会让你吸烟吗?肯定不会,当我们无法吸烟的时候,这种冲突也就不存在了,自然而然也就不会去想着去吸了。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一个方法就是正念。正念就是这种接近自己体验的意愿,而不是努力想要放弃自己不快的渴求。””不是说你非得强迫自己要做什么,你只需要知道自己在抽烟,感受那个烟的味道,体会这到底是什么,把这些搞清楚了,你就不会盲目地跟着那个习惯走了
然后通过正念训练”RAIN“的方法进行改变。它包括4个方面:
第一步,识别/放松(recognize/relax):识别出正在腾起的东西,比如说,你的渴求、你想要吸烟的这个感觉,然后放轻松。不要着急、不要伸手去拿烟,要放轻松。
第二步,接受/允许(accept/allow):不要批评自己,要告诉自己我只是有了一股欲求而已,不要上纲上线、不要批评自己,允许、接受,让那个感觉在那儿就好了。
第三步,探究(investigate):探究身体的感觉、情绪和想法。比如说,你问一问此时此刻自己的身体或思维里发生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