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性胆囊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为什么不给我零食和玩具
TUhjnbcbe - 2025/7/3 15:07:00

(一)生活习惯的差异

父母亲是50年代的人,他们小时候正处在大饥荒的年代,60年代的生产队,70年代的文革,都是很艰苦的时代,甚至80年左右,农村还吃不饱饭,年头到年尾吃顿白面已经很奢侈了。

农村老家说哪一家生活奢靡,最喜欢说的是,XX家经常喝白面条。

而喝白面条的结果是,家里穷得叮当响,老房子到儿女结婚还是一堆土坯房。四个儿子两个光棍,另外两个去当了兵。

所以父辈天然地节约,早上吃点馒头,就点咸菜已经很满足了。衣服也从来是穿烂为止,从来没有因为衣服不合时髦,就不穿。

家里有了好吃的,先让老人孩子吃,因为他们那个年龄物资真的短缺。

这让他们养成了节约的习惯,也得以把我和哥养育大,还供我们上了大学。让我们不至于因为学费生活费发愁。

幸运的是我从小时候开始,没记得有挨饿的时候,肉蛋奶不怎么吃,但至少每顿都是饱饭。我爸做点小生意,每次跟他一起去赶集都会给几块钱买好吃的。

玩过的玩具最多的是泥巴和小石子,偶尔奢侈一下用旧本子叠的小四角。我爸曾经给做过一个木头枪,不知道丢哪去了,过了很多年我还在床底柜子底翻腾找过,甚至到现在,我还记得老家的床底有我一个深深的回忆。

我儿子就有了很多的玩具,小火车小汽车奥特曼佩奇还有超级狗一堆一堆的摞在柜子里,小侄子送的书有两抽屉。想吃的零食,基本上都可以吃到,面包酸奶点心巧克力棒棒糖。

(二)、观念的冲突

不同年代的人生活在一起,明显的习惯差异,当然会有观念的冲突。父母的想法是吃饱穿暖就行了,其他也不太会要求什么。

我跟老婆的观念,活着就是过程,珍惜每一天,尽量让自己生活得好些。

儿子的观念是,为什么不能每天吃零食呢,棒棒糖好甜,冰激凌很酸爽,为什么大人就不让吃呢。

观念冲突的结果当然是情绪的产生。

老太太会觉着我跟老婆要求太高,早上要吃蔬菜水果,整天这不好吃那不好吃,挑三拣四,增加家务负担。而老年人也不知道怎么样做一顿可口的饭菜,中午晚上炒两个菜已经是很奢侈了。

我觉着工作很忙,赚钱也不少,为什么生活这么艰苦;孩子年龄还小,需要长身体的时候,营养应该更丰富些。于是免不了隔三差五的点个外卖,或者偶尔出去搓一顿改善伙食。

儿子觉着超市那么多好吃的为什么不给我买呢,奥特蛋里的巧克力饼干很甜,又可以得到一张奥特曼卡片;为什么超市的新玩具我却没有,小伙伴买了电话手表,我也想要。

(三)矛盾的发展

儿子被拒绝了几次,刚开始还能同意大人诸多的理由,下次再买,不能吃太多零食,吃零食影响吃饭。

可是光顾超市的次数多了,某一次你正教育他,他斜着眼看你,为什么我喜欢做的事情,你都会拒绝?你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为什么他喜欢看电视,大人不让,想吃甜食,大人不让,想买玩具,大人也不让?

你也喜欢看手机刷视频,躺在床上刷刷美女主播,喝奶茶吃雪糕,可为什么不能满足小朋友的愿望呢?

(四)难以控制的欲望

人的行为按照动力不同,大概分三种,一种是欲望和情绪控制的行为,一种是理性控制的行为,一种是无意识行为。

在重点说前两种行为之前,我们先对第三种无意识行为进行排除,那就是,所谓巴甫洛夫的狗,或者蛙跳实验的一些行为,给狗喂骨头,它就会流口水,刺激青蛙的神经,它就会跳跃,甚至是一只死的青蛙都会有,这种无意识行为是动物和人类的超本能,我们无法控制,但因为从生物进化的角度,这些无意识行为大多没有负面影响,所以不在我们探讨范围之内。

关于儿子为什么会喜欢吃甜食,我们为什么喜欢美女,为什么喜欢刷视频,这些都是不同种类的欲望控制下的行为。

可这些欲望为什么不能一直做呢?

孔子说,仁义礼智信,知耻近乎勇。

社会学上有一种说法是,延迟满足。如果有个事情对我们的瞬间满足越大,那他长远满足就越差,有些事情越困难,越需要毅力,那长远结果和收获就会越大。

贫穷的本质一书说,穷人为什么穷,本质上跟他必须满足眼下的欲望有关系;穷人必须优先吃饱肚子,为了生存要在工厂里做12个小时的工,要要;要先送外卖跑滴滴,赚取儿子的奶粉学费;而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管过个三两年会怎么样。

除了客观条件的不足,满足当下的欲望,也有充足的理由和动力。谁能抵挡住街头草莓蛋糕的香味呢,谁不想有个漂亮的玩具,有辆豪车大宅。

但这些欲望里,却藏着很深的陷阱。电视看多了会近视眼,零食吃多了影响吃饭影响身体发育,太多无意义的玩具会浪费很多钱。

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小朋友一直沉浸在欲望中,电视和甜食之类的,也与之相似。

而控制欲望能力,在心理学上的解释为意志力。为了更远的目标,控制眼下欲望或者情绪的能力。

说白了,我们不吃甜食,是为了多吃点蔬菜水果,长得更健康;不买太多的玩具,是因为成堆的玩具只是满足了一时的新鲜感,过不了几天就束之高阁,浪费了很多钱。

控制甜食和玩具的根本,是因为小朋友需要更远大的目标,比如牙齿健康,比如长得更加强壮,可以节约钱买更好的更有价值的东西。

但小孩子大多时候是难以考虑那么远的,就像大人也很难说服自己放下吸引人的小说,或者类似其他的东西。

(五)营养均衡

父母明显不知道天天给你们做什么了,做的饭年轻人不喜欢吃,小朋友挑食的厉害;于是开始每天问小儿子该做什么,他们无助的看向你;有时候也忍不住吐槽,做了饭也剩下,做好你们又去外面吃了,或者跑去吃零食。

给老母亲说,要营养均衡,早上除了馒头稀饭鸡蛋之外,应该加点蔬菜水果,可以放点冷餐。老母亲却很头大,竟然切一盘黄瓜西红柿端上去做早餐,没有吃馒头怎么能吃饱?

有一天你做了一顿,告诉老太太过两天再做一顿,老太太第二天好像不知道做什么了。

每天早上开始问,吃什么,怎么做,搞得不胜其烦。

或者不再问你,每天早上的黄瓜西红柿,吃到想吐。

如果你再有什么意见,那就一堆的牢骚涌出来,你们都喜欢吃,做了又落埋怨。

在地产公司的时候,凡事都给下属出主意,亲力亲为,下属就失去了思考工作的动力,所有的问题就变成了你的问题。工作的方向,工作的质量全靠领导的判断,做得不好了,当然也是领导的事了。

对父母当然与上下级的管理不同,但与人相处的道理却差不多。

因为人与人之间天然的会有角度和观念上的差别,高明的家庭关系处理只是表达更好的生活的愿望,希望与亲人达成一致。

我们习惯上总是说,这个菜淡了咸了,营养不足了。地上脏了,这些略带评价的话,其实都夹杂了对操持家务父母的批评。

尽管我们不想这样,尽管我们深深理解老母亲带娃做家务的不易,但还是会有抱怨出来。

(六)和解

生活中的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以各自的视角和立场去观察同一个问题。

我们不能奢望别人与我们自己想的一样,当然更不能奢望别人按我们期望的去做。

在我们抱怨想从我们嘴里说出来的时候,当想批评的时候,当我们持久的期待不能满足而愤怒的时候,停下来思考我们之间有哪些愿望不同,尝试理解并尊重他。

不管面对早上起床的困难,还是面对吃饭时候的拖延,还是面对玩具零食的诱惑,

不管是面对父母的简朴节约,还是没有朴素的饭菜,

也许只有以更宽大的胸怀看待。

我们爱我们的父母,爱他们曾经走过的困难岁月,也爱他们朴实的生活习惯,

我们爱我们的孩子,爱他们的天真无邪,爱他们带给我们的快乐;当然更重要的是,理解他们小小身体里迸发出的对零食和电视机的渴望,以及对无所事事的依赖。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不给我零食和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