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
明日,年2月4日,太阳黄经度,立春。
立春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
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
“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立春是传统意义上新一年的开始。
春立于冰雪莺难至之时,“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春就在冰雪中静静地培育。不待冰消雪释,便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了。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立
春
三
侯
初候:东风解冻。冻结于冬,遇春风而解散;不曰春而曰东者,《吕氏春秋》曰:东方属木,木,火母也。然气温,故解冻。
二候:蛰虫始振。蛰,藏也;振,动也。密藏之虫,因气至,而皆苏动之矣。鲍氏曰:动而未出,至二月,乃大惊而走也。
三候:鱼陟负冰。陟,升也。鱼当盛寒伏水底而遂暖,至正月阳气至,则上游而近冰,故曰负。
立
春
养
生
[春捂秋冻有大名堂]
立春的到来代表了春天的开始,虽然有春的意思,但是此时乍暖还寒,不宜过早减衣服,仍要春捂。
民谚云:春冻骨头秋冻肉。因为春天的冷是来自冬天阴寒的基础,而秋天的凉则来自夏季的温热。
立春前后气候干燥,传染性疾病高发,另外春季也是肝胆疾病、脾胃病的高发时段。立春之后阳气萌动,万物复苏,人体的代谢机能开始活跃。此时应晚睡早起,早晨可以穿着宽松的衣服散步运动,以舒展形体。室内要注意通风保湿。情绪上要保持心情愉悦。
饮食总的原则是多甘少酸,甘是指本身就口味发甜的食物,如大枣,而不是加工而成的甜食;少酸是因为酸有收涩的作用,不利于阳气升发,不利于肝的疏泄,因此要少吃乌梅、山楂等。
此外,此节气还可以多吃些辛味食物,有助于散阴护阳。
立春前后宜吃食物:蔬菜,春韭、葱、香菜、萝卜、西红柿、香椿;豆制品,豆腐、豆豉;水产,虾仁;饮品,蜂蜜、牛奶、白开水等。
立
春
风
俗
古往今来,每个传统的节日都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活动项目”——这就是民俗了,一起来看看大江南北,立春这天都有哪些民俗吧!
打春:民间扎春牛,用鞭打之,谓之打春。
春社:民间游行舞龙,糊春牛,祭祀社神,并占新春气候,占风向,望云气,占岁成。
朝贺:《梦梁录》: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文武百官,觐见天子,齐呼万岁。
春官:周礼设春官。周礼天子要亲自象征性的耕种,表示春回大地,天下可以恢复生产耕种的信号。
春游:民间要踏春,妇女戴春胜。
咬春:要吃春盘,春饼,春卷,春盒,吃生菜,吃萝卜,谓之“咬春”。
诗
意
立
春
立春
宋·白玉蟾
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
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
立春
宋·刘克庄
又见城门出土牛,鸡肤龟手稍和柔。
懒陪内史吟人日,不记灵均降孟陬。
病与风光犹未隔,老逢节序只添愁。
可怜满镜星星发,欲戴春幡却自羞。
立春
左河水
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
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立春
唐·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汉宫春·立春
南宋·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年是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熏梅染柳,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春
日
饮
茶
又是一年春来到,且品新茶迎春归。
新一轮的香叶、嫩芽即将萌发,海南的绿茶已经萌芽,从南到北,又是一度的茶叶旅行。在这乍暖还寒时节,应该喝些什么茶好呢?
虽然新生的绿茶在不久之后就会上市,图新鲜,少喝几杯尚可,但是,这个时候是万万不适合大量喝新茶的——新制成的绿茶一是由于加工过程的火燥较为明显,需要褪去火燥,才更好,二是由于新茶的缘故,相对较为寒凉,不适合多喝。
因此,这时节,适合喝一些去年的绿茶或是隔年的白茶,为最佳。此时已经放置了近一年的绿茶,在立春之后品饮,虽然没有了新茶上市时的清香鲜爽,却多了几分甘甜回味,这韵味,只在陈放隔年之后才有!
如果喜欢喝白茶的朋友,立春时节常饮隔年或陈年的白毫银针、白牡丹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芽茶主生发,尤其是早春的芽茶,实在是为一年当中添志气、加能量、为自己打CALL最好的饮品了!
随着天气的渐暖,各位亲们的红茶要渐渐的收起来了,如果非要喝,建议早晨或晚上睡前小饮一杯为宜,不宜整天喝红茶了哦!
PS:新的一年开始,实在值得小小的改变一下自己,朝茶晚酒也是不错的选择哦,每天三杯茶、晚餐一杯红酒,早睡早起,迎接新一年的生发、成长吧!
图文由茶叶地理编辑整理,欢迎分享。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推荐阅读:
◆茶行业要向“小罐茶”学习什么?
茶业智库
◆我为什么不太看好茶叶区域公共品牌
茶业智库
◆黑茶会崩盘吗?
茶业智库
◆小品牌如何抓住“消费升级”的机会?
茶业智库
◆茶叶需要一场“产品革命”吗?
茶业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