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性胆囊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胆囊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那艾灸该如何配穴
TUhjnbcbe - 2020/11/26 2:50:00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越来越丰富,饮食温饱早已不成问题,但是很多不良饮食习惯却也给现代人带来了“病从口入”的后果。

比如有的人就是“无辣不欢”、“无肉不欢”。物无美恶,过则为灾,长期过食肥甘厚味带来的可就不是“快乐”,而可能是消化系统的疾病---胆囊炎就是其中的一种。

胆囊炎。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分析,胆囊炎是细菌性感染或化学性刺激(胆汁成分改变)引起的胆囊炎性病变,为胆囊的常见病。在腹部外科中其发病率仅次于阑尾炎,本病多见于35~55岁的中年人,女性发病较男性为多,尤多见于肥胖且多次妊娠的妇女。胆囊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胆囊炎的症状,主要有右上腹疼、恶心、呕吐和发热等。一开始疼痛与胆绞痛非常相似,但急性胆囊炎引起的腹痛其持续的时间往往较长,伴阵发性绞痛,疼痛常向右肩部、右肩胛部或右侧背部放射。腹痛常于饱餐、进食油腻食物之后发作,也有部分病人在夜间发作。慢性胆囊炎是最常见的一种胆囊疾病,病人一般同时有胆结石,但无结石的慢性胆囊炎病人也越发的常见。慢性胆囊炎症状多表现为右上腹部或心窝部隐痛,食后饱胀不适,嗳气,进食油腻食物或高脂肪食物后恶心,偶有呕吐。

慢性胆囊炎有时可为急性胆囊炎的后遗症,但大多数病人过去并没有患过急性胆囊炎,由于胆囊长期发炎,胆囊壁会发生纤维增厚,疤痕收缩,造成胆囊萎缩,囊腔可完全闭合,导致胆囊功能减退,甚至完全丧失功能。在老年人群中,可无临床症状,称无症状胆囊炎。

中医无胆囊炎的病名,类似本病症状描述有“腹痛”、“胁痛”、“胆胀”等。中医学认为胆的功能是通降下行,并有赖于肝气的条达。本病病位在胆,病机在肝、胆、脾。一切引起胆的通降下行功能障碍的原因都是引起本病的原因。在治疗方面,急医院控制住症状后再采用艾灸辅助治疗;慢性的可以选择长期坚持艾灸来改善甚至消除炎症。那该如何配穴呢?前面提到本病病机在肝、胆、脾,所以首选背部俞穴施灸,再配合特效穴和经验穴施灸。

扶阳灸法

1

肝俞

在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2胆俞

在脊柱区,第10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3脾俞

在脊柱区,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艾灸背俞穴可调理相应脏腑气机,作用明显,而且也有很好补益作用,日常保健也可以选用。)

特效穴1胆囊穴

在小腿外侧,腓骨小头直下2寸(阳陵泉穴直下2寸)。为经外奇穴,治疗作用如其名,主治急慢性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胆绞痛,胁痛等。

经验穴1

章门穴

2

期门穴

3

足三里

4

阳陵泉

5

丘墟

6

太冲

(以上经验穴可以配合主穴、特效穴轮流施灸。以温补为主,每穴灸10~15分钟,每周两次。)

注意事项

胆囊炎在急性发作期,忌食油炸食品、肉类及饮酒;饮食方面以低脂肪、低蛋白、少量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为主。

慢性胆囊炎患者,平日进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食肉类、油炸食物、辛辣食物;

饮食上易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不宜过饱。

现在的人大都是“吃最辣的火锅、熬最深的夜”,时刻都在考验着自己的“胆量”,却常常无视身体亮起的“红灯”。

艾灸调理有招,但也只有从根本上调整饮食作息的习惯,才能千帆过尽,归来依旧健康。

-END-

??

添加咨询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胆囊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那艾灸该如何配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