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0/11/29 23:54:00
胆囊炎与胆石症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二者常同时存在,且互为因果。胆石症的形成主要与饮食、机体代谢改变、胆汁淤积、细菌感染和过度溶血等有关。(1)肝脏胆固醇代谢异常或胆汁酸肝肠循环障碍。(2)胆管感染或胆汁淤积。(3)饮食因素:①膳食纤维摄入不足;②胆汁成分改变;③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低脂肪膳食与胆色素结石的形成密切相关,高脂肪高蛋白饮食的人群易患胆固醇结石;(4)长期用雌激素,胆固醇结石的发病率高。(5)遗传因素。营养治疗原则供给充足营养,维持机体能量需要;通过控制膳食脂肪和胆固醇,达到降低体内脂肪和胆固醇代谢,消除促进胆石形成和致痛的因素,改善临床症状,增加机体抵抗力的目的。1、能量能量适量,以持正常体重为宜,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为25kcal/(kg*d)。能量摄入过多会导致肥胖,不利于疾病的控制。对于消瘦者则应适量增加能量供应,以利于康复。2、低脂肪脂肪能刺激缩胆囊素的分泌而促进胆囊收缩,导致疼痛。胆囊炎时胆汁分泌障碍,脂消化吸收也受到影响。因此要限制脂肪的摄入。至于脂肪限制的程度因病情而异。在急性发作期,给予禁食或完全不含脂肪的纯碳水化合物膳食;等症状缓解后,可从严格限制脂肪膳食(20g/d)过渡到中度限制脂肪膳食(40g/d),在缓解期,病人可用轻度限制脂肪膳食(50g/d)。在脂肪限量范围内,应尽量采用植物油,而且应均匀分布于3餐膳食中,避免在1餐中食用过多的脂肪。过高的胆固醇可增加胆固醇结石的发生,所以应限制胆固醇的摄入,每日不超过mg,高胆固醇血症者每日不超过mg。3、适量蛋白质蛋白质过少不利于胆道受损组织的修复,过高会增加肝脏代谢负担。可按每日1g/kg供给,并应适量给予高生物价蛋白。4、碳水化合物适量碳水化合物对胆囊的刺激小于脂肪和蛋白质。胆囊疾病时碳水化合物是能量的主要来源,供给应充足,每日约-g。尽量以复合碳水化合物为主,适当限制单糖,如砂糖、葡萄糖的摄入。对合并高脂血症、冠心病、肥胖者更应予以限制。5、增加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吸收肠道中的胆汁酸,抑制肠内胆固醇的吸收,促进肠道蠕动,增加胆固和胆汁酸的排泄,减少胆石的发生。但过多过硬的膳食纤维可导致消化不良,可多选用质地较软的含可溶性膳食纤维多的食物。6、丰富的维生素维生素C对胆固醇的生成有一定抑制作用;维生素A能够保持上皮细胞的完整性,防止胆囊上皮细胞脱落,减少胆汁中胆固醇结晶发生的机会;维生素K有解痉作用,可缓解胆管痉挛。另外,限制脂肪会影响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应注意补充。7、充足的矿物充足的矿物质对维持病人正常营养状态和保证营养素正常代谢非常重要,应保证供给。8、大量饮水多喝水和饮料,可以稀释胆汁,促使胆汁排出,预防胆汁瘀滞,有利于胆管疾病恢复。每天以-ml为宜。9、少量多餐节制膳食、少量多餐、定时定量。少量进食可减少消化系统负担,多餐能刺激胆管分泌胆汁,保持胆管畅通,有利于胆管内炎性物质引流,促使疾病减缓和好转。如何选择食物?选择低脂肪食物,遵循平衡膳食原则,各种类食物力求平衡。1、宜用食物米、面、粗粮及薯类,如土豆、红薯等;豆类及其制品如豆腐、豆腐干等;新鲜的蔬菜及水果,如菜心、西兰花、西芹、胡萝卜、番茄、青椒、茄子、香蕉、苹果等;菌菇类如香菇、鸡腿菇、黑木耳等;鱼虾类、瘦肉类可酌情选用。2、慎用食物高脂肪食物如肥肉、动物油和油煎、油炸食品;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脑、肝、肾等内脏和蛋*、鱼子、蟹*等;辛辣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胡椒、咖喱、芥末和咖啡等;少进食过酸食物,如山楂、杨梅、醋等,以免诱发胆绞痛。戒酒;限制烹调油用量,选用植物油;烹调时以蒸、煮、烩、炖、焖等方式为宜,禁用油煎、油炸、爆炒等烹调方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