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最怕不吃早饭!
正常成年人的肝脏每日可合成约~毫升的胆汁,胆汁主要作用是乳化脂肪,以利于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在空腹时,胆囊储存并浓缩胆汁,吃饭时,胆囊收缩将胆汁经由胆管排入十二指肠。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40~50岁是胆囊疾病的高发年龄,20多岁罹患胆囊疾病的人数也不少。很多小伙伴常年饮食不规律,经常不吃早餐,胆汁排空障碍,胆汁长时间存留于胆囊内,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的发生率提高。胆囊息肉的病因没有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胆囊结石、胆囊慢性炎症、胆道梗阻胆囊内压力增高、其他的先天性因素等。由于胆囊息肉常常与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相关,因此大部分患者的临床表现常常与胆囊炎结石症状类似,如恶心、呕吐、上腹饱胀、右上腹隐痛、右肩部放射痛等。得了胆囊息肉,一定要定期检查
如果体检查体发现“胆囊息肉样病变”,这个时候还是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需要进一步明确息肉的类型和性质。特别是对于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需要进一步检查。有些胆囊息肉性质一时不能确定,需要每3~6个月复查一次B超,进行密切观察,如果能够确定是属于胆固醇性息肉,则只需要每半年~1年复查一次B超。超声造影检查,是我在门诊经常给病患开出来的检查,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在超声实时监测下就能分辨出胆囊息肉的性质,特别是鉴别胆固醇性和腺瘤性息肉,超声造影检查具有比较好的准确率,根据检查结果,我们可以决定下一步应该如何治疗。如果高度怀疑胆囊息肉有癌变的危险,还需要做CT和核磁。90%的胆囊息肉不需要特殊处理
由于90%的胆囊息肉为非肿瘤性的胆固醇息肉,因此大多数的胆囊息肉患者均为良性病变不需要特殊处理。但是,对于考虑为肿瘤性息肉的患者,就需要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