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篇都给大家透漏点干货:如果自己或家人有胆囊炎,胆结石等问题引起的疼痛,用艾灸刺激阳陵泉,有时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操作方法:
如果疼的厉害,阳陵泉结合胆囊穴(阳陵泉直下两寸)一块按照下面的方法灸
一、艾炷直接灸:这里可以用直接灸,等艾绒柱快要烧完有刺痛感的时候用镊子去掉,接着第二壮,一般7-9壮;这种方法效果最好。
二:可以用稍微粗些的艾条直接对着阳陵泉这个穴位灸,一次20-30分钟
三:如果用艾艾贴也可以,一次两柱,如果烧到最后有灼痛感,只要能承受,不要松动底座。
所有的上面的方法,都可以结合日月穴位,一块灸,如果长期调理可以坚持灸这两三个穴位,会有好的收效;
如果舌头有裂痕说明脾虚,气血虚,可以结合中脘,足三里,肚脐,气海,关元;如果舌苔厚再加上脾俞,阴陵泉,成山。
以上穴位坚持灸,能起到综合调理的效果,慢慢胆囊疼痛都会不复发,只要不复发,及时有结石也不用问。
最后叮嘱一下:切记不要动不动切除胆囊!后期副作用更多!
好了,接下来再看看阳陵泉其他的功效:
在这世上,万事万物不在变化之中。我们人体,也是一样。
人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在气化和运动之中。
脾气主升,散脾精于肺,肺气主降,输精微于肾。还有胃、大肠、小肠,无不以通降为要,分清降浊,令体内糟粕源源不断排出体外。更有肾水在肾阳的鼓舞下,不断上济心火,使之不会过于亢盛。而心火又在不断温煦着肾水,使之不会过于寒凉……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我们身体内的五脏六腑,作为一个整体,就这样不停地运动者、变化着、配合着,从生下来那天就如此,一直到我们的生命终结
那么,支持这样运动变化的基础,是什么呢?
基础之一、就是我们的胆肝
肝胆互为表里,主条达和疏泄。一身气机的升降出入,务必有肝胆条达之性的支持。如果肝气不舒,胆气不降,疏泄失常,气机升降出入不畅,那么整个人体的运动,都会有阻碍。
这个时候,我们就会生病。毫不夸张地说,胆经和肝经一通,万病无踪。肝胆不通,百病自来。
不信你看!
肝郁化火,我们会失眠;
肝气犯胃,我们会有消化系统疾病;
肝经气血不荣,我们会阳痿;
肝经湿热下注,我们有可能早泄、阴囊潮湿、白带异常……
对于形形色色的内科疾病,以肝论治,是医家们的普遍心得。
所以,我们要通达肝胆之气。
如何通达肝胆?
在这里,我们给大家推荐一个穴位,这便是——阳陵泉。用好这个穴位,我们的肝胆就不愁不畅了。
阳陵泉穴,在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它最初见于《灵枢》。其中的阳,指的是“外侧”。其中的陵,指的是腓骨小头的“高处”。泉,指的是凹陷处,经水汇聚如泉。阳陵泉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这个穴位,还是足少阳胆经的合穴。“合治内腑”,腑脏有病,我们第一个就找合穴。所以说,一些胆囊里面的疾病,比如胆囊炎、胆结石等等,用阳陵泉穴治疗就非常好了。
同时,肝胆互为表里。阳陵泉能调胆,则必然能调肝。所以,阳陵泉也是养肝的大穴。对肝经失调带来的很多问题,比如口苦咽干、寒热往来等,可以用阳陵泉来调治。
所以古籍有云:“有病口苦,取阳陵泉”。还有《针灸甲乙经》也说:“口苦好太息,阳陵泉主之”。
说到这里,您应该明白了,这个阳陵泉穴,作为胆经合穴,有通利肝胆,疏肝解郁的作用。肝胆经想要通畅起来,我们可以第一个选择应用阳陵泉。
具体来说,有下面这些疾病的人,应该在平时多用阳陵泉。
为什么?因为阳陵泉可以帮助我们疏利肝胆之气。
1*疸、口苦、胆囊炎、胆结石、肝炎为什么?因为阳陵泉可以帮助我们疏利肝胆之气。
2胃痛、胃胀、呕吐;肝胃不和者,可以通过调肝来养脾胃。肝木不再克伤脾土,脾胃病不就好些了吗?
3筋经、肌肉组织的运动系统疾病;比如落枕、颈椎病、肩痛、肢体麻木、中风后遗症、膝盖不适等等。
阳陵泉是筋之会穴,为筋气聚会之外。《难经·四十五难》云:“筋会阳陵泉”。故阳陵泉是治疗筋病的要穴,对于全身的筋脉病症有调治意义,特别是下肢筋病,临床较为常用。具有舒筋和壮筋的作用。
4胸胁部位疼痛;胁肋部位本身就是少阳经循行的地方。阳陵泉自然可以调理。这类疼痛疾病,包括肋间神经痛、胸肋挫伤、胸膜炎等等。
5人体侧身的疾病。包括头痛、耳鸣、耳聋、半身麻木等等。为什么?因为胆经循行于身侧。
阳陵泉,通过通利肝胆之法,对上述五类疾病产生调理作用,你说是不是神通广大?所以说,阳陵泉,是养生的一个宝。我们不能不重视。
那么、如何刺激阳凌泉呢?
1、艾灸
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膑肿痛,脚气,胁肋痛,口苦,呕吐,*疸,小儿惊风。现多用于坐骨神经痛,肝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膝关节炎,小儿舞蹈病等。
2、点压
很简单,将五根牙签捆绑在一起,每天点压双侧阳陵泉30分钟,上述疾病,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尤其是证属肝胆经气血异常的,效果当尤为明显,日久必见奇效。
3、按摩
用大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阳陵泉穴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
常常按摩这个穴位,能够降肝火,肝火小了,心情身体都好起来了。
买艾灸产品到家家灼艾,不忽悠,不夸大,货真价实,艾条,艾绒,艾柱,艾灸发热贴,艾艾贴,坐灸等产品齐全,可以到微店看看,厂家直销,定制贴牌,如果您是店面,养生馆,个人用量大,还可以优惠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张小姐刚从大学毕业两年,是一名公司白领,平时工作较忙,常熬夜,早晨起得较晚,平时吃饭也不太规律,经常吃外卖,也很少去锻炼身体。近期公司体检,B超单上赫然写着“胆囊多发息肉样病变,最大直径4mm”,张小姐有点儿担心,拿着B超单子来找我看。她提了几个问题:“我这么年轻,为什么胆囊里会长息肉?”,“这种胆囊息肉有可能癌变吗?”,“我的胆囊息肉要不要做手术?”,“接下来该怎么办?”,其实这几个问题很有代表性,息肉虽小,但给年轻人带来的困扰可不少,尤其是胆囊息肉在年轻人群中似乎越来越容易发生。
年轻女性拿着体检报告在思考
一、年轻人为什么会长胆囊息肉
张小姐拿到的B超检查结果——“胆囊息肉样病变”,就是常说的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非结石性病变总称,又称胆囊隆起样病变。年轻人的大多数胆囊息肉都是在B超体检时才发现的,只有少数人会有上腹不适症状,胆囊息肉在正常人群发生率大约有5%。
胆囊息肉可以为单发,也可以多发,直径从2-3mm到8-9mm,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胆囊息肉会逐渐增大,也可能会逐渐缩小,大多数胆囊息肉发展十分缓慢,自行消失的可能性很小。根据胆囊息肉病理性质,临床上可分为胆固醇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胆囊腺肌症等。
年轻人胆囊疾病高发
年轻人的胆囊息肉绝大多数是胆固醇性息肉,这种息肉的出现与日常饮食结构和一日三餐是否规律、生活起居方式是否健康、以及环境、心情、胃肠道功能等多因素有关。如果长期保持高糖、高脂肪和胆固醇饮食、酗酒、过多进食刺激性饮食、饮食规律紊乱、作息不规律等都容易导致胆囊息肉。另外,脂肪肝的高发也同时容易合并胆固醇息肉,这和脂肪和胆固醇代谢异常有关。也有一些研究指出:农药化肥的普遍使用、食品添加剂泛滥、电离辐射等与胆囊息肉的形成可能有关。
二、一旦发现胆囊息肉,癌变风险高吗?
常规B超检查出来的胆囊息肉是无法确定胆囊息肉的具体性质,医生也要根据胆囊息肉的发现时间、大小、数量、生长速度、形态(基底、轮廓)、有无血流信号、有无家族肿瘤史、以及其他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从总体上来讲,胆囊息肉发生癌变的几率其实并不高。
刚才提到过,年轻人查体发现的胆囊息肉多为胆固醇性息肉,又称为假性息肉,属于非肿瘤性息肉,常为多发,基底细小,可有细长的蒂,主要成分是胆固醇结晶体,因为其中没有可以增值的细胞,所以不存在癌变风险,那么其他几种息肉呢?
胆囊息肉癌变风险高吗?
炎症性息肉,也属于非肿瘤性息肉,是胆囊炎反复发作过程中形成的局部组织增生,大部分炎症性息肉会合并胆囊结石和慢性胆囊炎,文献中虽然没有炎症性息肉发生癌变的报道,但由于同时合并胆囊结石和胆囊炎,有可能因为反复发作的胆绞痛或胆囊炎而需要接受手术。
腺瘤性息肉,又称为真性息肉,属于肿瘤性息肉,是需要警惕的胆囊息肉,有可能发生癌变。腺瘤性息肉占全部胆囊息肉比例的5%左右,其直径越大,癌变概率越高,有数据显示,胆囊腺瘤性息肉的癌变率在20%-38.9%,但从腺瘤到癌变所需的时间尚无定论,腺瘤性息肉一般为单发,常位于胆囊底或体部,基底宽,内有血流,我们一般推荐超声造影来进行检查,一旦确诊,建议及时手术治疗。
癌细胞潜伏在体内,一旦免疫力下降,就有可能生长
胆囊腺肌症,又称腺肌瘤,也属于非肿瘤性息肉,曾认为胆囊腺肌症有潜在癌变风险,但目前认为,腺肌症属于胆囊上皮和平滑肌的慢性增生性疾病,就像乳腺增生或子宫肌瘤一样,这种病灶罕见发生癌变。腺肌症的类型可分为局限型、弥漫型和节段型,第一种表现为胆囊壁局限性增厚,通常不需要手术,后二者会影响胆囊功能,且病灶进展速度较快,应考虑手术治疗。
三、胆囊息肉要不要手术治疗?
胆囊息肉要不要做手术,一方面要判断其癌变几率的大小,另一方面也要看相关症状和合并疾病。
虽然胆囊手术很普遍,但手术指征还是应严格
按照国内外指南和共识,如果直径超过10mm,通常建议手术治疗,但如果严格按照这一标准执行,而不去区分胆囊息肉的性质,其实切除的大部分胆囊息肉是胆固醇性息肉,这对于年轻人来讲可不是好消息,如果年纪轻轻就丧失胆囊功能,那么容易在以后出现消化功能异常,如腹胀、腹泻和胆汁反流等。
结合我们的临床经验,胆囊息肉的手术指征如下:
(1)胆囊单发病变,直径大于10mm,蒂粗大,超声造影检查提示为腺瘤性息肉,或彩超检查证实息肉存在丰富血供,提示不排除恶性者,尤其短期内快速增长者(3mm/月);
(2)胆囊息肉同时合并有胆囊结石、胆囊炎,特别是位于胆囊颈部,反复发作胆绞痛和胆囊炎;
(3)合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弥漫型和节段型胆囊腺肌症,胆囊功能丧失者。
胆固醇在胆囊内积聚是息肉的主要原因
四、张小姐的胆囊息肉该怎么办?
张小姐查体发现的胆囊息肉属于最常见的胆固醇性息肉,按照我们的建议,她只需要每半年复查一次B超就可以,没有必要手术或药物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务必改善那些平时不太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如果不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其实从远期来看对身体是没有好处的,像高血脂、糖尿病、肥胖、脂肪肝等都会慢慢找上门来。
健康生活方式对于年轻人尤为重要
我给她的建议是:保证每天营养均衡,应戒烟、酒、咖啡、浓茶、碳酸性饮品、酸辣等刺激性食物,细嚼慢咽,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忌饱食、硬食,脂肪摄入量要加以限制,尤其是一次不能吃太多动物脂肪,忌过冷食物,餐后不宜过量运动;适度健身方法,不要过度,有规律生活,保证充足休息和睡眠。
总结
胆囊息肉已成为年轻人查体时发现的一种常见病,既不要过度担心,也不能太大意。虽然胆固醇性息肉没有癌变风险,但胆囊息肉的出现实际上提示我们的生活方式不够健康,这就不仅是胆囊自身的问题,而且对今后身体健康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对于年轻人来讲,应及早建立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
另外,胆囊息肉手术要慎重,在决定手术之前最好先明确胆囊息肉性质及有无癌变危险,对于单发和较大的胆囊息肉要有所警惕。
往期精彩点击下文观看
胆囊受损必须切除,对身体有什么作用,切除后有影响吗
胆囊息肉多大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切除之后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