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性胆囊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字里藏医下
TUhjnbcbe - 2021/4/2 18:53:00
怎样判断得了白殿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50601/4632591.html
第三部分:从疾病说起“疾”、“病”两字都带病字头,其实病字头的本义是床的意思,在甲骨文中很形象,是竖起的床的样子,指人生病卧床。医生看病叫做临床,也是由此而来。本篇作为开头,以后会根据我的理解介绍所有带病字头的汉字,以求体会古人观察认识疾病的角度和方法。“疾”是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从矢,指人中箭。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意。”本义指急性病。一般说来,疾病在初期,或在浅表的时候,称为疾。这时候往往邪气盛,正气也足,发病快,病势急,但是往往好得也快。好比外感病,起病突然,高烧体痛,但是汗出以后自然痊愈,来得快,去得急,故称为“疾”。人的小毛病、缺点,也被称为疾,《墨子·公输》说“必为窃疾”,意思就是有小偷小摸的毛病。《孟子·梁惠王下》记载齐宣王曾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齐宣王说他自己有一个毛病,那就是爱好女色。孟子回答说,爱好女色并非什么过错,只要老百姓都能过上正常的夫妻生活,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又有谁会指责你呢?在《韩非子·十过》中记载了一个喝酒误事的故事:“子反之为人也,嗜酒而甘之,弗能绝于口,而醉。战既罢,共王欲复战,令人召司马子反,司马子反辞以心疾。共王驾而自往,入其幄中,闻酒臭而还。”大意是说子反这个人嗜酒如命,喝酒和喝水一样,一喝就停不下来,直到喝醉了倒下。一次打完了仗,共王又要出兵再战,结果子反不能应召出战,以“心疾”的名义推辞。公王亲自来探望他,结果一进帐篷就闻到了呕吐秽物和酒臭,只好回去了。这里的“心疾”,后人都翻译成“心病”,这是错误的。疾病发展到了心,那就不叫疾了,一个有心脏病的将*,估计也难打仗。之所以叫做心疾,是因为酒后心跳加速,也就是心动过速、心慌、心跳、心悸。想必喝高过的人们都知道这种感受。“疾”也作为形容词使用,同“急”,比如“疾风知劲草”,“春风得意马蹄疾”,等等。有时“疾”也作动词用,同“嫉”,有痛恨、讨厌的意思,比如成语“疾恶如仇”、“愤世嫉俗”。《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其中的“疾”就当痛恨、难以忍受讲。因为当时晋景公已经是病入膏肓,不是浅表的问题。“病”是形声字,含义是加重的疾,或者是合并的疾,也就是说,病是急性转为慢性的疾病,或者是深部的、不容易治疗的疾病。《说文》段注:“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病”也有词性变化,作为动词用,有痛苦、难以忍受的意思。比如“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意思就是说,患者最痛苦的是身上的疾病种类太多,医生最痛苦的是治疗疾病的思路和方法太少。《水浒传》中英雄薛永、孙立的绰号分别叫做“病大虫”和“病尉迟”,当初看到,我还以为是病了的老虎和尉迟恭,后来才知道这是使动用法,是使大虫、尉迟病的意思,就是让老虎、尉迟恭都头疼、难以对付的人。仔细研读古文的时候,就会发现古人很注意“疾”和“病”使用的分寸。比如在《韩非子·喻老》中描写扁鹊初见蔡桓公,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说君有疾,而不是说君有病,含义就在于疾的程度较浅、危害不大。如果不治疗,进一步深入发展的话,疾就成病了。桓侯连自己有小毛病都不承认。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后来人翻译这句话不清楚疾和病的区别,把不病翻译成没有病,桓侯的话就成了“医生就喜欢给健康的人治疗,然后邀功”,显然不合逻辑。其实“不病”是病得不深的意思,也就是小毛病。桓侯大概也感觉到了自己有些不舒服,但是他认为那根本算不上疾或者是病,所以不大愿意让扁鹊诊治、邀功。等过了十天,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第二阶段,疾的发展就严重了,扁鹊就用“病”来替代“疾”了,层次也逐步深入到肌肤、肠胃、骨髓。在分析疾病的治疗机理的时候,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小毛病用热水洗浴就能好。“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疾发展成了病,深入到了肌肤、肠胃,分别用针刺砭割、口服汤药能够治好。“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但是病入骨髓,如同病入膏肓,就无药可救了。短短的一篇故事,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由疾而病,由病而死的过程。中医治病仰仗患者天赋的自愈能力,就是所谓的正气。所以,中医治病不怕外感、外伤,就怕内伤、内乱。正气浩然、精充血足的人,即便受到感染伤害,也很快就能恢复。就像二战中的美国,在珍珠港受点儿小创伤,但是很快全国动员,投入战争,很快解决问题。这就像中医治疾,因势利导。但是如果七情内伤,精血耗损,即便没有外患,也会生出内乱,这就是病了,调理起来费时费力,还经常被患者不良的饮食、性爱、思维、情绪、习惯干扰。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感叹道:“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现代的“疾”、“病”趋于同义,在翻译成英文的时候可以通称为illness或disease。但把“疾”翻译成suffering,把“病”翻译成sickness,似乎更合古义。“创伤”一词现在被广泛应用,泛指对人体,甚至情感、精神的一切损害。在古代则不然,“创伤”是狭义的,有其精确的定位和含义。我们有必要去认真辨析,以利于临床准确地辨证治疗。创伤是由外因导致的,二者的区别在于损害程度的深浅。伤是在皮肤表层,程度较浅。影视剧中的战斗英雄,在负伤以后经常满不在乎地说“没事,就擦破点儿皮”,指的就是这种情况。现在人们经常使用的创可贴,其实应写做“伤可贴”,“创可贴”属于典型的用字不当。创,金字旁,指金属利刃导致的损害,程度深达肌肉。所谓皮开肉绽,就是不仅伤了皮,而且创了肉。如果严重到导致骨折但是筋也就是肌腱尚未断裂的,叫做折,俗话说:“姑表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导致筋骨都断裂的,叫做断。皮肉筋骨血脉都断裂了,那就叫绝了。为什么要做这么细致的区别呢?这和古代刑名制度有关。法家治理天下,兴诉讼,治牢狱。精确的定义有利于制定量刑标准,以理服天下。中国目前已知的成文刑法产生于公元前年,即郑国子产铸的刑书;公元前年晋国铸刑鼎;公元前年,魏文侯颁布李悝《法经》;商鞅变法(前-前),制定刑法《秦律》。以后的《礼记·月令》与《吕氏春秋·孟秋纪》保存了相关的内容:“是月也,命有司修法制,缮囹圄,具桎梏,禁止奸,慎罪邪,务博执。命理瞻伤、察创、视折、审断,决狱讼,必端平。”东汉蔡文姬的父亲蔡邕在注释《礼记·月令》时说:“皮曰伤,肉曰创,骨曰折,骨肉皆绝曰断。”意思是说,立秋以后,金气肃杀,有关部门应修订法律条文,维修监狱牢舍,打造锁链镣铐。处理各种犯罪案件,一定要重证据,看看是伤在表皮,还是肌肉,仅仅是骨折还是筋骨俱断?据此判决案件,一定要秉公执法。古代衙役为了索取贿赂,练就了一套行刑杖责的本事,下手轻重、深浅力度都有讲究。如果犯人给了钱,他会显得很卖力,一棒下去声音很大很脆,犯人皮开肉绽、鲜血淋漓。看起来行刑效果不错,犯人受到了惩罚,但是这只是伤,伤的是皮肤,外敷些金疮药膏,过几天伤口就慢慢愈合了。而对没交钱的人,他会打得很闷,但是很沉,这种势大力沉的打法,加上施暴者的恶念,以意领气,穿透力和渗透性都很强。虽然打完了可能连皮肤都不破,但是皮下肌肤全烂了,成了死肉。这种犯人不是死于杖下,就是死于刑后的溃烂感染,瘀*无法外散,内窜攻心。这就是深达肌肉、血脉的创。有经验的犯人,如果能当即索要几碗童便服下,使淤血热*从小便排出,后用鲜豆腐外敷,引邪外出,尚有一线生机。当然最好是马上服用活血化瘀解*的金疮药。但是事前没有使银子,哪里来的方便,只有死路一条了。精确定义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治疗。中医认为肺主皮毛,心主血脉,脾主肌肉,肝主筋,肾主骨。因此不同程度的损害,就要治疗不同的脏腑,使用相应归经的药物,以利于创伤尽快痊愈,这是中医外科学的基本原理。伤在表皮,伴随毛细血管或小血管的破裂,一般可以不用治疗,别沾水,可以用唾液舔舔,等血液凝固,伤口结痂,自然脱落就好了。谁小时候都免不了磕磕碰碰,膝盖、胳膊肘经常见红,当时也就是红药水、紫药水一抹就没事了。伤势深入到了肤,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真皮层的话,出血就更多一些,需要用止血药,包扎、压迫止血,伤口愈合以后还有可能留下疤痕。中药对于促进伤口愈合,避免和消除疤痕有特殊的功效。比如对于烫伤,涂抹鸡蛋*油就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如果创伤深达肌肉,除了止血,还需要缝合。不然的话不仅影响愈合,而且还会影响肌肉的功能、活动。创在肌肉,伤口和创面久久不能愈合的,是气血不足的表现,在确认没有外邪、热*、淤血的情况下,可以用甘温补脾的中药比如*芪、*参、当归、甘草等,加上托里透脓的桔梗、皂刺、穿山甲等。无论何种外伤,都会伤及血络、脉管,出现出血、淤血或血肿,因此止血、消肿、活血就是治疗外伤必不可少的步骤。轻度的出血渗出,可以外敷、内服药物,比如乌贼骨粉、三七粉、草木灰(也就是炭类的中药,像棕榈炭、血余炭、荆芥炭)等,中医有血见黑则止一说,其理论源于五行--黑肾水克红心火。电影《追捕》中杜丘用烧焦的木棒为被熊咬伤的警察消*止血的情节实在令人难忘,这也是创伤自救的有效方法。著名的云南白药在止血疗伤方面有独到之处,特别是里面的保险子可以治疗大面积出血和血崩。当然严重的出血可以同时采取按压、捆扎止血。出血不好止,皮下的淤血、肌肉的血肿也不好散。时间久了,又会出现溃烂,形成疮疡。有的金属利器会在体内残留铁屑、铁锈,有的利器上面还有*液,这样的创伤就更危险更难救治,会引发类似破伤风的症状以及各种中*反应。抢救这样的病人,需要首先清创,排除异物,挤出*血。药物治疗还要以*攻*,使用全蝎、蜈蚣、蟾酥等*药,抢救的过程更为复杂。由于伤口或创面暴露,极易引起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创伤感染化脓以后就被称为疮疡。患者还会出现高烧、惊厥,甚至昏迷、死亡。中医治疗一般使用大剂量清热解*的新鲜中药外敷、内服,比如蒲公英、金银花、紫花地丁、败酱草、七叶一枝花,等等。一般情况,应及时清创、排脓,没有医疗条件的,用盐水外洗也不失为有效的方法。当年红*长征之前,陈毅负伤,大腿被子弹穿透,虽然经过手术治疗,因为留在苏区打游击,缺医少药,伤口化脓感染生蛆。后来陈毅把自己绑在树上,让警卫员用擦枪布贯穿伤口抽拉,排出脓液,挤出蛆虫,疼得陈毅昏死过去,后来伤口才慢慢愈合。能做到这个地步,陈毅可比刮骨疗*的关公。前面解释了创伤,本篇说说疮疡。如果写成繁体字,就不难看出“瘡”与“創”、“瘍”与“傷”的相似之处。其实二者之间词义相近,互相关联。在肉眼无法看到寄生虫、细菌、病*的时代,古人已经察觉了微生物的存在,中医把这种会导致、加重人体疾病的邪气,称为“虚邪”,眼见为实嘛,看不见为虚!繁体字的“风”写做“風”,就是携带小虫子的能量的意思。风邪为百病之长,最易洞穿人体皮肤腠理,或通过破损创伤,深入肌肉血脉甚至骨髓,感染蔓延,与人体正气交争,导致高热、化脓、溃烂、惊厥、昏迷甚至死亡。《素问·风论篇》指出:“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而有疡,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疠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意思是说,携带着微生物的风邪从足太阳膀胱经侵入人体,窜行在各个腧穴、皮肤肌肉之间,与护卫人体的正气斗争,造成了局部阻塞,出现了溃疡。由于卫气消耗加上经络不通,人会有局部肌肉麻痹的感觉。所谓疠是邪气攻入了血脉和六腑,浊气充斥血脉,导致鼻根塌陷,脸色难看,皮肤出现大面积溃疡,这其实就是麻风病。所以中医做手术时,以防风、洁净为要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尽量创造无菌环境。比如为太监做阉割去势手术时,一般事先用酒和火为人体和手术器械消*,烘烤并密闭的房间,作为手术室,古称蚕室。医院的手术室采用给氧增压的方法,使室内压力总是高于外面。术后一般用热草木灰外敷止血,并预防感染。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手术的死亡率。创伤出现感染以后,就形成了疮疡。一般伤在皮肤,出现感染后,伤口比较浅,感染也就比较薄,故称为“疡”。创在肌肉深处,感染以后脓血郁积较深,同时伴有红肿热痛,故称为“疮”。因为疮疡一般都由外来创伤所致,所以在古代“疡医”也被用来泛指从事外科、皮肤科的中医。据《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当时的官医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科,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肿疡是指红肿畜脓没有破溃的疮疡,溃疡是创面暴露或出脓破溃形成的感染,金疡是被金属利器伤害以后出现的感染,折疡是骨折以后出现的感染,祝指精神、心理治疗,药指麻醉、止血、促进愈合的药物,劀是刮的异体字,杀是切割的意思。看来疡医的功夫是很高的,技术是很全面的。没有并发感染的创伤容易愈合,一般用活血化瘀,托里生肌的中药治疗。已经出现感染的疮疡,由于创伤必伤血络、血脉,所以必须预防*邪攻心。高热、化脓是正气充足的表现,但是如果出现惊厥、抽搐、神昏、谵语,出现疮*内陷,就是类似脓*血症、败血症的情况,需要大剂量的清热解*药物内服外敷,配合透邪外出、活血散瘀的辛凉药物,比如冰片、羚羊角、丹皮、赤芍等,同时辅助针刺井穴、委中放血,泻热醒神。《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就是这个道理。疮疡长在体质差、气血不足的人身上,往往缠绵不愈,出现低烧不退、四肢厥逆、疮疡塌陷晦暗、脓汁清淡稀冷、神智萎靡、昏昏欲睡等症状,这种情况,需要鼓舞阳气,补益气血。外用药一般都采用以*攻*的方法,使用全蝎、蜈蚣、*蛇、朱砂、雄*等有*药物。著名的红升丹和白降丹就是外科常用的去腐生肌,拔*排脓的良药。疮疡也有由内而发的,比如好发于青壮年的青春痘,中医称为痤疮。《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劳汗当风,寒薄为齇(zhQ),郁乃痤。”指出了痤疮寒湿外裹的外因。而内因则是心胃郁火。大多是由于饮食过于醇厚、肥腻、辛辣,加上酒色的催化而成。所谓色,指的是性欲。正常男女到了性成熟的阶段,相火萌动本是正常。但是目前人们的食品,无论是蔬菜、水果还是禽肉,都被加入了催熟的激素,导致人体大量摄入催欲的*药,以致内火蒸腾,无处发泄,郁积成疮。痤疮之所以难治,也是由于吃药不忌口导致。任你苦寒清热,辛凉解表,抵不住他几串带孜然(小茴香)辣椒的羊肉串下肚。人工催熟的鸡肉更是罪魁祸首,鸡肉本身就是火热风动的性质,年轻人又从小养成了吃肯德基、麦当劳高热量垃圾食品的习惯,外加几杯带着冰块的碳酸饮料,不发痤疮才怪。人们逐渐富裕,饮食结构随之改变,富贵病也随之而来。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就是出现反复的痈疽、疮疡,甚至坏疽。这些也是内*郁积发作,如果不控制饮食,单纯治疗疮疡也是无济于事。小儿饮食不节,食积化热,上攻于心,常常会出现反复的扁桃体感染化脓,并发高热、惊厥,有的会内传于心肾,导致心肌炎、肾炎。孩子家长没有中医知识,只能去急诊输液消炎,为此疲于奔命,有的干脆一刀切除扁桃体了事,不知道少了这道防线,以后门户洞穿,*邪会直接深入内脏。殊不知少给孩子吃几个鸡腿鸡翅,就少了许多麻烦。胃溃疡、糜烂性胃炎是常见的胃病,是胃黏膜、平滑肌出现了损伤和感染。胃黏膜属于表皮,属于伤和疡,平滑肌属于创和疮。造成胃的创伤的原因在于饮食不节,生冷硬撑。造成感染的原因现在发现是由于幽门螺旋菌,再加上心理、情绪、情感的因素。中医治疗不以杀菌为目的,也不会用药遮盖伤口创面,掩盖症状,而是疏通胃周围气血,活血化瘀,解除胃的拘急冷结的状态,最终促进创伤自然愈合。“痈”的繁体字是“癰”,从疒(chuWng)会意,以“邕”或“雝”(yTng)形声兼会意。邕或雝,是水流汇聚环绕城郭的意思,也通雍字,引申为汇聚、聚集。痈的意思就是皮下、肌肉组织间气血、脓液汇聚,形成的肿胀隆起。《说文》:“肿也。”《释名》:“痈,壅也。气壅否结,裹而溃也。”“疽”也是形声兼会意字,发音同“且”(jO)。且是多音字,发音为jO的时候,含义为阻断、隔绝。类似的字还有沮,意思是水流阻断;咀,咬断。疽是痈的演变、恶化、深入,由气血雍盛到气血瘀闭;由饱满脓浆到干枯或流清水;由体表皮肤、肌肉发展到筋膜、骨髓;由六腑渐至五脏。《说文》:“久痈也。”《医书》:“痈者,六腑不和之所生。疽者,五藏不调之所致。阳滞于阴则生痈,阴滞于阳则生疽。”《正字通》:“痈之深者曰疽。疽深而恶,痈浅而大。”《灵枢》的最后一篇专门论述痈疽,岐伯分析其病因病机时说:“寒邪客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薰于五藏,藏伤故死矣。”意思是说,寒气入侵经络之中,血液循环就出现凝滞不通的问题,加上卫气聚集正邪交争,寒气化热,出现痈肿,热到了一定程度就腐烂,出脓。如果脓排不出去,就会深入导致筋、骨、髓感染消耗,最终会影响最深的五脏,导致死亡。在回答痈疽的区别时,岐伯说:“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焦枯,五藏不为伤,故命曰痈”,“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痈者其皮上薄以泽,此其候也。”相比之下,痈是阳症,一般长在肌肉丰厚处。初起有寒战、高热,然后体表局部出现红肿,自觉热痛;进而红肿处出现一个或多个脓头,皮下有波动感,表示内有脓液形成;接着就是脓包破溃,流出*稠、腥臭脓液,深部的痈还会形成瘘管出脓;待脓液出尽,创面表层有膜覆盖,下面有肉芽生长,患者自觉由疼转痒,最终愈合如初,连疤痕都没有。体质好的人完全可以自愈。使用中药、针刺可以促进自愈。比如在高热、疼痛的时候,用新鲜的蒲公英、菊花、败酱草捣烂外敷;在体质虚弱,久不成脓的时候,用补益气血的中药,比如*芪、鹿角胶、穿山甲等托里透脓;在脓成以后穿刺引流;在脓尽以后,外敷、内服中药促进肌肉生长。总之一句话,因势利导,鼓舞正气,驱邪外出,严防内窜。体内的痈比较凶险,轻则会内溃浸淫,重则脓*入血扰心。所以治疗必须及时、妥当。比起西医动辄开膛破肚、切割刮削,中医治疗内痈确实是简便廉俭。我曾用大*牡丹皮汤治疗两例患急性阑尾炎的外国人,都是一服药治愈,当夜热退、痛止、便通。方中的冬瓜仁、桃仁有托里的作用,能把肠壁内浸淫的脓液排到肠腔;冬瓜仁量应大,煎煮时一定要打碎;牡丹皮辛散入血能透脓;大*、芒硝量应小,能缓泻就成。慢性的肠痈以无热、隐痛、时发时止为特点,可以用辛热的附子配上薏苡仁、败酱草磨成细面服用,慢慢化解。肺痈以高热、胸痛、咳吐腥臭浊痰、脓血为主症。治疗肺痈,《千金方》中的苇茎汤要比《金匮要略》中的桔梗汤好用,只是苇茎要用得多一些,至少一百克。香气大出,以利宣透,最终的结果是脓血尽出,内痈自愈。现在都用芦根,似乎差强人意。最有意思的一例内痈发生在周恩来身上。那是年夏天,红*过草地的时候,周恩来陷入高热昏迷当中,西医诊断是由于阿米巴原虫感染导致的肝脓疡,也就是肝痈。条件所限,无法手术引流排脓,只能听天由命。好在邓颖超懂些中医,让陈赓采来草药为周恩来内服外敷,终于出现了奇迹,在肝下升结肠处出现溃烂,肝内脓血由大肠排出,周恩来脱离生命危险。这就让人不能不佩服人的强大的生命力,以及中医药积极的促进自愈的能力。疽以阴寒、冷凝、深邃为特点,起初不痛不痒,后期疼痛彻骨;不见红肿,只有坚硬、青紫的结节;不见脓血,要么干枯腐朽,要么清汤寡水,缠绵不绝;创面朽暗,久久不能愈合。我上大学第一年,同屋的室友得了骨髓炎,医院,我们去探望时看到病历上记载中医诊断是附骨疽,当时老中医开的方子里面好像有*药马钱子,当时印象很深。这种病只有把朽骨排出、剔出,创面才能愈合。还有一种阴疽长在阴茎上,在阴茎背侧或根部出现一个或几个条索状或椭圆形硬结,小的如绿豆大小,大的像花生米。阴茎松弛时无不适症状,勃起时局部有胀痛。小的硬结对勃起无影响,较大的硬结可以阻碍阴茎勃起,使阴茎呈弯曲状,严重时可影响性生活。西医以维生素、激素对症治疗,中医以温通血脉、化痰散结的阳和汤治疗,效果显著。现代医学滥用激素,导致人体阳气过度消耗,阴寒内结,出现股骨头坏死等病症。这类病症也属于阴疽的范畴,属于难治之症,非得温通阳气、以*攻*不可。只是大量使用附子、砒霜、木鳖子、马钱子、全蝎、蜈蚣等*药,非艺高胆大的人,多不敢用。敢用的医生,又得不到相应的保障,所以中医的疗法也渐渐湮没。咳嗽尽人皆知,但是咳与嗽的区别很少有人知道。上大学的时候,老师讲过:有声无痰的叫做咳,有痰无声的叫做嗽。老师也是言之有据,金刘河间的《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载:“欬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清朝名医陈飞霞在其著述的《幼幼集成》中沿用其说:“凡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虽然古今的老师都这么说,可我还是不以为然。咳嗽历来就是出声的,甚至用来代指人发言、说话、叫板。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恐怕边关透漏,殃及家人奔骤。似箭穿着雁口,没个人敢咳嗽。”《水浒传》第三十八回,戴宗骂宋江:“你这贼配*是我手里行货,轻咳嗽便是罪过!”咳嗽如果不出声,那也没必要加个口字边。单单拎出来,说嗽是无声的,更是荒谬。唱京戏的时候,老生出场前,为唤起观众注意,总是要痰嗽一声“嗯哼”,怎么嗽就是无声的呢?而说咳是有声无痰的则更是牵强,中医虽有干咳、燥咳等词形容无痰的咳,但《伤寒论》中“咳吐痈脓”、“咳吐涎沫”等说法比比皆是,怎么能说咳是无痰的呢?想明白咳嗽的意思,就得说说咽喉、气管和食道。咽喉上通口腔和鼻腔,下连气管和食道,是空气、饮食、唾液、痰涎出入的必经之路。当水或食物通过咽喉时,喉体上提,会厌便向后下倾倒,将喉的入口盖往,使饮食进入食道。当有气流通过时,会厌便自动立起,盖住食道口,使气流直接进入气管。通常人们用嘴吃饭,用鼻呼吸。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张口呼吸,通过鼻子喂食(鼻饲)。只要咽喉分得清,便无大碍。吃饭、饮水时谈笑、打闹,很容易把冷空气咽到胃里,出现腹胀疼痛,直到放屁排出才能缓解。同样,我们也会把水或食物呛到气管里面,这时候气管和支气管就会产生自动的排异反应,肺气上逆而咳,将异物排出。气管和支气管内壁上有一层黏膜,黏膜层有纤毛上皮细胞,每个细胞的表面有数百条纤毛。黏膜下层有大量的黏液腺和气管腺,不断地分泌少量黏液,覆盖在纤毛上皮表面,形成一层黏液膜,用来黏着吸入的尘粒或细菌,湿润、加温吸入的空气。黏膜上的纤毛不断向上摆动,将黏液向咽喉部输送。外部空气越脏、越冷,痰液分泌就越多,排痰就越频繁。痰液输送到接近咽喉的时候,就需要人咳一下,把痰排到咽喉,再吐出或咽下。纤毛运动是无声的、自动的,但是,如果黏膜表面的黏液过于黏稠、干燥,或分泌过多,都会妨碍纤毛的运动。另外,吸入有害气体,长期吸烟,或者吸入空气的温度过低,也会抑制纤毛运动,甚至引起细胞坏死,纤毛脱落。这时候就需要咳,也就是气管、支气管的大幅逆向运动,来排出气体或黏液了。直到有害气体或物质排出,纤毛恢复了自主运动,咳才会停止。食道是一条厚壁肌肉质的直管。食道的运动主要是食道环形肌自上而下,有顺序地收缩造成的一种蠕动。食道的内壁富有腺体,可以分泌黏液,以润滑食道,便于食物团的运行。但是,如果饮食过量、过于肥腻,贲门闭合,食道内的黏液过多,无路可走,人就会嗽一声,把痰搜刮上来,到了咽喉,再吐出去。有时嗽上来的痰会跑到气管里,引起呛咳,现代医学称之为胃食管反流性慢性咳嗽,其实这就是由嗽而咳。其实嗽有点儿像鱼鹰的捕食,吞下一条鱼又吐出来,只不过食物还没到胃里。《汉书》卷九十三《佞幸·邓通传》记载:“文帝尝病痈,邓通常为上嗽吮之。”说的就是用嘴吸吮脓液,吸得过头到了食道,再嗽出来。所以咳是肺气上逆,嗽是食气上逆。反观刘河间的论述,尽管立论不对,但是结论是正确的,那就是咳是“肺气不清”,嗽是“脾湿痰动”。咳属于呼吸系统的问题,嗽属于消化系统的问题。两者虽然有密切的联系,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但是诊断定位还是要明确,因为治疗也是不同的。治咳必须分清顺逆,从咳的性质、音色、节律和咳的时间、诱发或加重因素来判断。一般的原则是因势利导,助肺排痰,不能一味地止咳、镇咳。就像治疗发烧不能一味地冰敷,有时需要吃药发汗一样。现代医学发明了许多抑制中枢神经的止咳药,里面含有可待因、右美沙芬,这些药物和止痛药一样,不是解除病痛,而是让人感觉不到病痛,久而久之还能让人成瘾。其他脏腑也会影响到肺导致咳,《素问·欬论篇》:“五藏六府皆令人欬,非独肺也。”临床比较常见的是心咳和肾咳。心咳是由于劳心过度,心火灼灼,克伐肺金。这种咳一般在激动、紧张时加重,以半声咳为主,夜间重,甚至伴有盗汗。肾咳以咳而遗尿、鼻头寒凉为特征,因命门无火,督脉不温,鼻子吸入的空气无法加热,刺激肺而产生。我的一个德国女学生年年初患肾咳,我给她用金匮肾气丸,症状开始缓解。正好苏有余先生来讲课,苏老师一听其咳声,就说这是肾咳,点按命门肾腧以后,咳声即变,次日就不咳了。治疗嗽的关键在于节饮食,消积滞。控制饮食摄入的速度,也很关键。治疗嗽的药物离不开半夏,它清降食道、胃内的寒痰,散冷结。《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这种咽中嗽不出来,咽不下去的痰,用半夏最合适。其他类似的经方还有半夏散及汤、小半夏汤、半夏泻心汤。另外,消化寒痰食积最好的方子,就是三子养亲汤,历来被用于治疗老年人的寒嗽,里面用了白芥子、苏子、莱菔子。我在《脍炙》一文中介绍了吃生鱼片时的作料,芥末、紫苏叶、萝卜丝,其功用与三子完全一样,这些都是中医的传统疗法。戏曲界有句行话叫做“饱吹饿唱”,大概是因为吃饱了气足能吹,饿的时候腹腔空,能共鸣,胃里也不会有痰上来糊嗓子,影响发声。肺主气,司呼吸,激扬清浊,吐故纳新,是为常态。如果呼气不利,吸气不畅,就会出现哮喘,此为病态。简单地说,哮(wheeze)是呼气的时候发出鸣响;喘(asthma)是吸气困难,导致吸气节奏加快。一呼一吸,病本不同,两者如果同时出现,就称之为哮喘。“哮”是呼喊的意思,《集韵》:“哮,呼也。”本义是野兽的嚎叫,《说文》把“哮”解释为野猪的惊叫。《通俗文》说:“虎声谓之哮唬。”杜甫有“熊罴哮我东,虎豹号我西”的诗句。反正哮不是人发出的正常的声音。人能发出这种不正常的哮鸣,是由于呼气受到了阻碍、挤压,产生了高频的尖锐的声音。人们所熟悉的鼾声,即呼噜声,是鼻、咽部气道被堵塞以后引起的。当深部气道包括气管、支气管、肺泡出现阻滞的时候,哮鸣就产生了。现代医学发现,有些过敏体质的人在吸入尘螨、花粉、冷空气以后,或摄入鱼虾(海鱼)、芝麻、贝壳类、坚果类(腰果、花生等)、奶制品甚至小麦制品以后,会引起支气管壁发炎、肿胀,同时产生黏性重的分泌,痰涎积聚于支气管内,产生哮喘。还有一些气管炎症反复发作的病人,虽然与过敏无关,但是产生哮鸣的原因也是痰阻气道。中医认为,所谓过敏不过是人体阳气衰微或者阴寒内盛,不足以抗衡、消化外来的寒气和寒凉性质的食物,以至于诱发或添加了体内阴寒的痰涎黏液,阻塞气道。如果提高小肠的温度,使消化酶得以正常工作,就不会出现过敏现象,痰涎黏液也会化解为正常的津液,供人体使用,而不是危害人体。起初中医也建议病人避免食用导致过敏的食物,随着体质的慢慢改善,病人就可以脱敏,随意吃东西。对已经形成的痰浊黏液,可以通过咳,也就是支气管壁的平滑肌收缩来达到排痰的目的,初期有效,时间长了,或者痰涎过多排不胜排的时候,就像过度奔跑的运动员会出现抽筋一样,支气管壁的平滑肌因为过度收缩运动而出现痉挛、肿胀,反而会加重呼吸困难,加重哮喘。最为严重的是由于左心衰竭引起肺血管外液体过度增多并渗入肺泡而产生的哮喘。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紫绀、咳嗽、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此类病人多有高血压、冠心病、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等病史和体征,两肺不仅可闻及哮鸣音,尚可闻及广泛的水泡音,被称为心源性哮喘,中医称为肺胀。现在很多人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其特点就是呼气尖锐鸣叫,甚至有呼哨,而吸入困难,有的出现短暂的呼吸停顿,直到憋醒。简单分析,有人认为是悬雍垂也就是小舌头肿大,压住了气管,有的就一切了之。但是过了不久,问题依然如故,病人反倒增添了呛咳的毛病,因为吃东西的时候,小舌头没了,吞咽时覆盖不住气管,导致饮食经常跑到气管里面。从中医角度来看,应该从调整脾胃消化入手治本,再去清理肺内和大小气管内的痰液。有句古话叫做“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营养过盛,脾吸收过多,容易形成痰饮,阻塞在肺和气管内,造成呼吸不利,甚至窒息。所以晚上早吃饭,少吃饭,不吃完就睡,多吃点化痰消食的白萝卜有好处。把体重、血脂降下来,呼吸才会改善。喘是吸气节奏加快,《说文》定义:“疾息也。”剧烈运动的时候,或外部缺氧的条件下,人们呼吸的节奏自然会加快。但是平素状态下,吸气节奏加快,那就是病态了。严重的时候,病人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出现喘的原因,有的与哮相同,比如痰阻气道,气管本身痉挛,肺泡被堵塞,这些属于邪气实,清除了痰浊淤血,清气得以深入,自然就不喘了。另外的原因属于正气虚,也就是肺本身吸纳功能出现了问题。比如气胸,由于胸腔有空气进入,使肺叶被压萎缩,无法进行正常气体交换,出现急促喘息的症状。还有小儿肺不张,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肺组织萎缩或无气,开始是喘息,最终失去呼吸作用。还有由于病*造成的肺部持续炎症损伤,加上滥用激素,机体反复修补,甚至修补过度,造成肺组织纤维化。纤维组织代替正常的组织,肺泡结构变形,失去呼吸功能,最终导致呼吸衰竭。哮喘的治疗应该本着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哮喘发作的时候,应当及时使用扩张气管的β2受体激动剂类气雾剂,或口服缓释茶碱类药,配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气雾剂,以免出现窒息。发作不剧烈的时候,应当助咳排痰,小青龙汤、桔梗汤、苇茎汤都有这个作用。当痰凝结涩滞难出的时候,可以用海藻、昆布、文蛤、海蛤壳之类稀释化痰的药物。痰淤互结深入血分的时候,就需要加入活血化瘀的药物了,比如三七、桃仁、壁虎,等等。张锡纯先生提出的按压天突穴的排痰方法,也是简便有效的好方法。患者平时应当注意增减衣物,避免外感,节制饮食。俗话说,家无内贼,引不来外*。如果病人没有阴寒、痰湿的体质,也不会有什么过敏反应。如果体质改变了,吸入或摄入以前会引起过敏的东西自然安然无恙。现代医学对改善体质没有办法,总是拿基因做文章,把哮喘归咎于遗传。稍微有点儿哲学修养的人都知道,因果之间,有个缘字,缘就是条件。就算有种子,如果没有合适的土壤、温度、湿度、肥料,它也不会开花结果。就算有了哮喘遗传的基因,如果没有合适的身体条件,它一样不会发病。据我观察,小儿过敏性哮喘的原因,基本与冷饮、甜品、肥腻有关。如果管不住孩子的嘴,想根治哮喘,那是不可能的。单独的喘症以气阴两虚为多见,气短甚至气绝的病人,用大剂量的山茱萸煎汤顿服,确有起死回生的效果,症状不严重的用生山药熬粥或煎汤代茶饮最为合适。干咳而喘的病人,用滋润肺阴的沙参、麦冬、川贝等等,或者就用秋梨蒸食。严重的阴血不足导致的喘,应当用血肉有情之品,如蛤蚧、紫河车,等等。肺纤维化、石棉肺的喘,属于难治之症,还是预防为主。前面说到了脂肪,这次接着说肥胖。现代人以为肥胖就是形容脂肪多的,但是在古代不是这样,“肥”恰恰是形容肌肉多的一个词。《说文》:“肥,多肉也。”唐朝人张志和的词中写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鱼的脂肪很少,鱼肥自然是指鱼的肉多,体形大。旧时北京商贩叫卖时吆喝:“驴肉!肥!”我开始听了就纳闷,驴又不是猪,怎么会有那么多脂肪?要是肉那么肥,怎么有人爱吃?殊不知人家还是遵循古义,说的是肉多。人们买牲畜的时候要揣一揣肥瘠,就是看看肉多肉少。《狂人日记》中的主人公,认为来给他看病的医生是刽子手假扮的,给他诊脉就是在摸肥瘠,准备杀他。前日朋友送来一头狍子,我请人剥皮肢解。那屠户说:“这个狍子好肥啊。”我心中明白人家说的是狍子肉多,不是说脂肪多。野生的狍子整天奔波,尽是肌肉,哪来的脂肪?《素问·奇病论篇》说:“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这里的“肥美”就是指滋味厚重的肉食,羊大为美。说的是富贵人家饮食甜腻,多肉,结果身体内部产生*热,腹部胀满,导致了消渴病--类似于今天的糖尿病,能吃,能喝,能尿,就是不长肉。《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载:“足少阳之下,血气盛则胫毛美长,外踝肥;血多气少则胫毛美短,外踝皮坚而厚;血少气多则毛少,外踝皮薄而软;血气皆少则无毛,外踝瘦无肉。”“瘦无肉”相对“肥”字,意思自然就很清楚了。说的是胆经气血旺盛的人,外踝肌肉筋腱肥厚有力,小腿上的毛又长又黑。胆经血多气少的人,腿毛短而黑,外踝表皮坚厚。胆经血少气多的人腿毛少,外踝皮薄而软。胆经气血不足的人,腿上干脆就不长毛,外踝干瘪,一摸就是骨头。《素问·三部九候论篇》载:“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说的就是针刺之前,必须度量揣摩病人的身体,再根据气血运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补泻手法。《灵枢·终始》载:“故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齐;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齐。”这些讲的就是根据体形,选择治疗的方法,就针刺而言,针刺肥厚的人,应该用泻法,如秋风扫落叶一样深刺,对瘦薄的人应该用补法,如春夏促进生长,柔和浅刺。《灵枢·逆顺肥瘦》载:“年质壮大,血气充盈,肤革坚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此肥人也。广肩,腋项肉薄,厚皮而黑色,唇临临然,其血黑以浊,其气以迟,其为人也,贪于取与,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也。”大意是说有的成年人气血很足,皮肤厚实坚固,感受邪气以后,可以深刺,留针时间长一些。对于宽肩膀,除了腋下后脖子以外皮糙肉厚的人,厚嘴唇,血色发黑污浊的人,他们的气行不畅,为人好贪好取,也应该深刺久留针。相反对于瘦人,就应该浅刺并且快速进针出针。岐伯曰:“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轻言,其血清气滑,易脱于气,易损于血,刺此者,浅而疾之。”《灵枢·论痛》少俞曰:“胃厚、色黑、大骨及肥者,皆胜*;故其瘦而薄胃者,皆不胜*也。”意思是说,胃壁厚的,皮肤颜色重的,骨节大的,身体丰盈的人,对*药的耐受性相对强一些。而体重轻,胃壁薄的人都不能耐受攻邪的*药。现代医学根据体重决定给药量,大概与此类似。《内经》中的“肥”字是形容肌肉丰满,体形大,皮革充盈的人,不是指脂肪多。今天肥胖的意思,古人叫做脂肥或膏腴,类似的还有丰满、丰盈。腧穴中的足阳明胃经的络穴丰隆,善于化痰降脂,是减肥的要穴。“胖”的本义是古代祭祀时贡献的半体牲畜,也就是半扇肉。“胖,半体肉也。”(《说文》)后来引申为宽大。《礼记·大学》载:“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肥的反义词是瘦或瘠,胖的反义词应该是干瘪。胖还用来形容水肿、胀满。俗话说男怕穿靴,女怕戴帽,说的就是男人怕从脚上肿起来,女人怕从脸上开始浮肿。其实无论男女,出现水肿都是心肾功能衰竭的表现,只不过心脏病一般表现为下肢水肿,肾病表现为面目浮肿。更不用说肝硬化腹水,肿的是肚子,有的肚脐也要顶出来。说起水肿,就不能不说说日下流行的所谓科学方法,让人们不分青红皂白,早上起来先灌几杯水。这种混蛋逻辑实在是害人不浅。有的人喝完腹泻,被称为通便;有的喝完就憋不住小便,导致尿频尿急。有人不拉也不溺,水在胃肠里面晃荡,一摸全是水鸣音。有的就开始浮肿,眼泡先浮肿起来。所谓喝冷水也长肉,其实就是喝水导致水肿,类似于打肿脸充胖子。这些人一伸出舌头,就像狗一样能够滴滴答答流水,舌头也是肿大得两侧布满了齿痕。有些人有明确的冠心病或肾病诊断,有的还在早期发展中,中医称之为水*。治疗水*,首先要停止灌水,本着不渴不喝,渴必热饮,饮必三口的原则,其次要用苓桂剂化气行水,这样才能把人从水肿中拯救过来。单纯使用发汗药和利尿药脱水减肥,是会害死人的。肥胖的人都是体形丰盈硕大,但是内容不同。脂肪多的人古人称为膏人,纵腹垂腴,就是现在挺着啤酒肚子、嘟噜着脸蛋儿的人。肌肉多的人,古人称为肉人。这些人体形丰满,但是上下匀称,没有赘肉。还有一种体形不大,但是脂肪坚实,肌肉强悍,古人称为肥人,也叫做脂人。胖人可能是脂肪多或者肉多,也有可能是水肿的人,胀气的人。癥(发音同“征”)瘕(发音同“甲”)是中医特有的病症名称,是基于中医的理论,对人体病理变化的诊断。可惜在目前所谓“西医诊断,中医治疗”的大气候中,中医已经交出了独立思考、判断的权力,人云亦云,随声附和,沦为现代医学的附庸。没有西医影像诊断的支持,中医便不敢吭声。即便发现了问题,也很少有人在用癥瘕做诊断。癥字也被简化成了症,目前用简体字录入的话,已经找不到这个字了。道家的宇宙观以无中生有立论,具体划分为四个阶段易、初、始、素。易是空虚寂寥的未有气的阶段,初是“气”产生的阶段,始是“形”产生的阶段,素是“质”产生的阶段。疾病的发生发展也是从无到有,经历了无邪、有邪气、形变、质变的过程。癥瘕描述的就是疾病从无形的邪气发展到了有形的积聚,并即将质变成癌岩的阶段。所以根除癥瘕,其实就是防患于未然。西医非得看到细胞的质变,病理报告查出癌细胞才去治疗。中医的防微杜渐,控制量变预防质变,控制形变预防质变的理论和手段是不是更先进呢?相对于中医理论中很多形而上的概念,比如精、气、神等,癥瘕是比较容易理解,因为它们是腹内有形的结块。在合格的中医眼里、手下,癥瘕是能被感知的,能被看得见、摸得着。这种认知甚至比现代影像检查X光、CT还要灵敏、还要早。也就是说很多被中医诊断为癥瘕的病人,西医检查却没有问题,被判定为正常。《史記·扁鵲仓公列傳》记载扁鹊经过长桑君的训练,服食上池水和药物,最后能:“以此視病,盡見五藏癥結。”也就是扁鹊能够看到体内有形的病患,这种望而知之的本事后来在《扁鹊见蔡桓公》中也有证明,所以扁鹊被称为神医。大多数的中医,能以切而知之,以巧取胜。瘕是形声兼会意字,发音同假,有假借人体脏、腑、血、液的含义。意思是邪气刚刚开始聚集,所以时聚时散,游走不定,形状可变。邪气开始影响人的正气时,能导致其功能、运动停滞或衰退,中医称为气滞或气结。邪气过重或迁延日久,外加摄入有形的物质得不到消化、排泄就会形成有形的癥瘕。《诸病源候论·瘕病候》:“瘕病者,由寒温不适,饮食不消,与藏气相搏,积在腹内,结块瘕痛,随气移动是也。言其虚假不牢,故谓之为瘕也。”《圣济总录·积聚门》:“浮流腹内,按抑有形,谓之瘕。”《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瘕者假也,假血成形,腹中虽硬,其实聚散无常也,亦往往见于脐上。其原由寒暖失宜,饮食少节,脏腑之气先虚,又复多所劳伤,外而感受风寒,停蓄于内,是故正虚邪实,正不能胜邪,邪遂挟其力,反假游行之血,相聚相结,而成颗块,推之而动,按之而走。故名曰瘕。”《罗氏会约医镜》:“瘕者得之伤血,肋间有块如石,按之痛引少腹,去来无常,肚硬而胀,食减餐泥,假物成形,如血鳖之类。治宜调养脾胃,磨积消疳,奏效迟缓。”癥也是形声会意字,发音同征,含有有征可循的意思,也就是弄假成真,由瘕而癥。比起瘕来,癥更为严重,形状固定,质地坚硬、牢固。《圣济总录·积聚门》:“牢固推之不移者癥也。”《诸病源候论·癥瘕病诸候》:“其病不动者,直名为癥。”王叔和在《脈經》中说:“脉沉重而中散者,因寒食成癥。”所以与癥搭配的字都很可怕,比如癥坚、癥痼、癥噎。比如血癥,《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其有脏腑虚弱,寒热失节,或风冷内停,饮食不化,周身运行之血气,适与相值,结而生块,或因跌仆,或因闪挫,气凝而血亦随结,经络壅瘀,血自不散成块,心腹胠胁间苦痛,渐至羸瘦,妨于饮食,此之谓血癥。”癥瘕合用,泛指体内一切积聚结块。葛洪《抱朴子》:“夫癥瘕不除,而不修越人之術者,難圖老彭之壽也。”《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预防和治疗癥瘕,升降、出入是关键,《内经》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六腑以通为用,传化物而不藏,更虚更实,大多数癥瘕都源于六腑。从入而言,饮食生冷,很容易导致胃的蠕动减缓,消化功能衰退。腹诊的时候,中脘上下发凉、触探有结、质地坚硬。患者有的有腹胀、泛酸、疼痛、嗳气的症状,有的则根本没有症状,食纳正常。西医做胃镜检查大多数正常,个别被诊断为浅表性胃炎,因为没有质的改变,所以不以为然。而中医则诊断为癥瘕,当作隐患必欲除之而后快。从出而言,现代人大多心浮气燥,气聚于上焦,下焦多阴寒。大肠蠕动迟缓,便秘、便难、大便不爽的人比比皆是。这些人腹诊时,一般在天枢、大横穴附近有冷结、癥瘕,西医检查有的说是有宿便、粪块,有的也查不出什么。中医则以开痞散结、温化痰湿、通腑活血的方法,以消除癥瘕。妇人月经,受寒或郁怒,以至于血当出而未出,容易在小腹肝经潜行处形成癥瘕。西医有时能发现是卵巢囊肿。患者有自觉疼痛的,也有浑然不觉渐渐腹大的。中医以癥瘕论治,活血逐瘀,痛下黑色瘀血块,就能完全根治,且不复发。比做反复手术好得多。无形的邪气如同流寇,有形的癥瘕如同根据地。一旦流寇有了基地,就容易做大形成气候。常言道:用药如用兵。消除癥瘕,如同捣毁敌人的根据地,这样邪气就是容易治疗,也许就是放个屁,打个嗝,打个喷嚏就完了的事。积聚与癥瘕经常并称,含义相近,也是指邪气聚而成形,久而成积的病理变化。其中聚与瘕,积与癥含义类似。普通老百姓经常说的食积、疳积,就是指饮食过于生冷、肥腻,或者消化功能衰弱,即便饮食正常,也会出现胃肠内出现有形的积滞。患者会出现嗳腐吞酸、心下痞硬、五心烦热、磨牙噬齿、消瘦干枯等等症状和体征。西医检查也许无异常,中医腹诊触摸到在腹内有形的结块,不是长了什么癌瘤,就是不蠕动的胃肠。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柿结石。柿子性寒味涩,空腹吃或服食过多,就会在胃内形成结石。患者会出现急剧的腹痛、呕吐,X光或胃镜检查也会发现问题。中医以辛散温通的方法治疗,可以消食化积,消灭有形于无形。癥瘕和积聚也有区别,从程度上划分聚最轻,近乎无形。很多心气不舒的病人,感觉胸闷气短,点按膻中穴以后,出现嗳气、喷嚏,症状得以缓解;肝气郁滞的病人,表现为胁肋胀满,身体受热或被按压以后,就会出现打嗝,症状也得以缓解;有的消化不良的病人表现为或腹胀,点按期门、日月以后,就会出现肠鸣、矢气。这些满、闷、憋、胀的感觉,都是邪气聚集的表现,因为是初起,所以不至于疼痛。临床检查的时候,往往有寒温、流动的变化,没有形状的感觉。《难经五十五难》曰:“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也。故阴沉而伏,阳浮而动,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聚,名曰聚。故积者,五藏所生,聚者,六府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故以是别知积聚也。”瘕是聚的延伸,已经有形,但是不固定、状态可变。癥比瘕更严重,质地坚硬,形状、位置相对固定。上回已经详细论述不在重复。积是最为严重的,病位很深,一般都在五脏,病性接近质变,也就是近乎癌变,成为不治之症。《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篇》详细论述了积聚的病因病机和脉象。師曰:“積者,臟病也,終不移;聚者,腑病也,發作有時,展轉痛移,為可治,穀氣者,脅下痛,按之則愈,復發為穀氣。諸積大法,脈來細而附骨者,乃積也。寸口,積在胸中;微出寸口,積在喉中;關應上,積在臍旁;上關上,積在心下;微下關,積在少腹;尺中,積在氣衝。脈出左,積在左;脈出右,積在右;脈兩出,積在中央。各以其部處之。”《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详细提到了五脏之积的名称、形状和脉象。《难经》对此做了详细阐述。《五十六难》:“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逆痎疟,连岁不已,以季夏戊己日得之。心之积,名曰伏梁,起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烦心,以秋庚辛日得之。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皖,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疸,饮食不为肌肤,以冬壬癸日得之。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癰,以春甲乙日得之。肾之积,名曰奔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以夏丙丁日得之。”总体来看,五脏之积大致分布在心下、两胁、脐上、脐下五个部位,与后世中医腹诊的募穴定位大致相当。诊断定位定性明确了,在治疗上针刺艾灸取穴、用药归经也就清晰了。如果抛弃中医的观点和立场,仅仅依靠西医的诊断依据,很可能就会对已经出现的积聚视而不见,面对患者的痛苦而不知所从。另外中医认为肝气生于左、肺气降于右。所以五积之中,肝之积表现为左胁下的结块,也就是西医的脾大。而西医的肝大,在五积之中,属于肺病的范畴。我个人的临床经验是,神志病多有心气郁结、积滞,出现类似伏梁症候,所以必刺心下。长期脾胃消化不良多在脐上有积,类似痞气,必刺中脘、水分。肺气郁闭,慢性咳喘,右胁下多有拘急、痰结,必刺梁门、腹哀、掌门。而肝病日久,多在左胁出现肿块,沿其边缘浅刺,在期门、日月点按多有良效。肾藏精血,下焦也纳污垢,最易聚积阴寒,针刺关元是化肾积的绝妙方法。有趣的是,积是邪气聚成,而化积决不是吐下有形的物质,而是积块渐消,回归邪气,病人开始打嗝放屁,并且逐日增多。有的病人服药以后,矢气连连,甚至自己困窘,不好意思坐在办公室,只好频频去洗手间。还有的病人在针刺得气以后,感觉顺着针柄有凉气外冒。有的病人在艾灸后,腹中雷鸣,自觉如阳春回暖,冰消雪溶。邪气假借脏腑形成积聚,如同罪犯胁持人质。攻伐失当则伤害正气,总不能为了消灭敌人,把自己的脏腑器官都切了。补养不当则滋养邪气,会使积聚越来越大。我曾经治疗两位胃癌患者,他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两人几乎同时发病,都不愿意手术治疗。弟弟相对富裕,不听我劝告,在治疗期间,偷偷买了人参补养,复诊的时候我发现全腹坚硬如石,后来早早去世。哥哥控制饮食,坚持服用中药,存活五年。分别清浊,去邪留正。这是个精细活儿,也是个慢活儿,不是粗鲁、急躁的医生干得了。“疥”、“癣”都是皮肤表面的疾病,人们常用来比喻有关痛痒,但无碍生命的小问题。据《后汉书·鮮卑传》记载,蔡邕议论国事时说过:“边垂之患,手足之疥瘙;中國之困,胸背之瘭(biāo)疽”。当年蒋介石为其“攘外必先安内”的*策辩护的时候,也说过:“日本人是疥癣之疾,共产*是心腹之患。”全面分析的话,内忧外患从来都是并存的,俗话说:“苍蝇不盯无缝的蛋”,“*鼠狼专咬病鸭子”。统治者胡作非为,视万民为刍狗,自然会生出内忧。修长城、搞海禁只能维持一时的平安,外患是防不胜防的。用药如用兵,分析治疗疾病也是如此。《内经》:“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无可逃避的得时候,就应当想办法抗病杀敌。平素应该养护正气,人不可能生活在无菌的温室里,否则一旦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畅,疾病就会爆发。治疗疾病也应本着“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全面兼顾。相对而言,现代医学擅长杀灭病菌除外患,中医擅长调整内部机能解内忧。内外皆修,就是十全十美。以前人们对于结核、伤寒、霍乱、鼠疫等等烈性传染病几乎束手无策,中医采用食疗、中药、静坐、武术、导引、吐纳等增强体质的方法,尽管有效,但是用时缓慢且不便普遍推广,很难应急。在抗生素发明以后,采取直接杀灭细菌的方法,效果显著。随着战乱、饥荒的控制,人们体质的提高,类似的疾病才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对于病*感染,目前没有直接有效的杀灭病*的方法,只能采取免疫注射,用灭活的疫苗刺激人体产生抗体,达到防病的目的。防治天花的种痘法是中医首先发明使用的,但是由于采用的是没有灭活的疫苗,种痘的死亡率还是居高不下。以*攻*的理念先进,但是技术手段不行。在今天,如果无法确定病*、或无法制成疫苗,或者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丧失、或者病*变异迅速,免疫接种就是空谈。帮助人体恢复正气,中医的理论和实践是经验丰富的。值得中医自豪,也值得现代医学借鉴。古人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根据其对人体侵害产生的症状,认识到“疥癣”由两种不同的外邪导致的疾病,同时也看到疥癣好发的特殊的体质和环境。“疥”是象形字,描述钻入人体的寄生虫尖头甩尾的样子,现代医学称之为疥虫。疥虫的腭体很小,位于躯干的前端,一半陷入躯干中,螯肢呈钳形,适宜于食用皮肤的角质蛋白。疥虫的躯干的后半部有几对杆状的刚毛和长鬃。疥虫往往是夜行昼伏,导致晚上病人皮肤往往瘙痒剧烈。疥虫一般侵袭毛发浓密处,比如阴毛、腋毛、头发等处,出现红疹,导致瘙痒。由于人抓挠极易一起皮肤破溃感染,愈合后造成脱发、局部形成疮疤,俗称疥癞或疥癞头。疥疮好发于春夏,《禮·月令》“仲冬行春令,民多疥癘。”《周禮·天官·疾醫》:“夏時有痒疥之疾。”更重要的原因环境肮脏、相互传染和人体营养不良。不过常见的传染场所包括了旅社、公共浴池、宿舍等等。还有,现在养宠物的风气盛行,猫狗的疥疮传给主人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如自己或家里有人的身体发痒,再加上宠物的胸腹、耳、四肢关节处有脱毛的皮肤病时,一定要怀疑是不是感染到动物的疥疮,赶紧找皮肤科医师及兽医诊断!治疗疥疮,中医很早就发现并使用了硫磺制剂,外用杀灭疥虫。现代医学目前也依然采用升华硫和二硫化硒、沉降硫磺软膏等。“癬”字直接由苔藓变化而来,喻指癣是由真菌感染,导致皮肤、毛发或趾(指)甲的接触性传染病,特征为皮肤有环形脱色斑,覆以疱疹及鳞屑。《說文》:“乾瘍也。”癣也可以互相传染,《釋名》:“癬,徙也。移徙處自廣也,故靑徐謂癬爲徙也。”如果仅仅采用杀灭真菌、灭菌的办法,尽管短期效果好,但是常常会反复发作,有的真菌还会产生耐药性,选择用药非常棘手。癣的发病与人的体质有密切关系,中医认为脾胃功能不好,消化吸收不良的人,容易为真菌提供有利的生长环境,形成感染。糖尿病的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好,癣病也难以根除。滥用抗菌素的病人,也会导致肠道、尿道、阴道的菌群失衡,真菌泛滥,不可收拾。有些嗜食肥甘,爱喝啤酒冷饮的人,湿浊很重,阳气不足,就像提供了一个阴暗潮湿的环境,极易引起真菌滋生和复发。不解决内忧,光靠勤换衣服、鞋袜。或者大剂量使用消灭真菌的药物是没用的。总体来讲,治疗疥疮,以除外患,消灭寄生虫为首务。治疗癣病,还是以改善体质,消除真菌生存环境为好。有句成语叫做“否极泰来”,大家都知道是比喻坏事发展到极处可以转变成好事。这个成语体现了道家辨证的哲学观念,类似的成语还有“乐极生悲”,“物极必反”、“盈则亏”,“凹则盈”“曲则直”等等。为什么说“否”是不好的,“泰”是好的呢?这还得从道家的价值观说起。简单一句话,道法自然。道家以顺应自然为是,以违背自然为非。如果用阴阳描述自然的话,那么阴阳和合、交流为顺,阴阳隔离、断绝为逆。按照阴阳不同的属性本应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清者恒清,浊者恒浊。但是这样的话,阴阳只有分离没有交流,处于阴阳隔绝的状态,像个分居、离异或冷战的夫妻,是不会有生命产生的。道家称之为天地不交,用卦象来描述就是这样,阳在上,阴在下,也就是乾上坤下,男上女下,卦名曰“否”。反过来说,如果本属阴寒的浊气能蒸腾上天,本属阳热的清气能下降到地,这样阴阳就产成了互动、交流,而万物就在这交流中产生了。人就是自然界阴阳交流的最完美的杰作。道家称之为天地交,用卦象来描述就是阴在上,阳在下,乾下坤上,男下女上。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降为雨,翻云覆雨,如此这般,循环往复,无有终时。卦名曰“泰”。用沙漏做个形象的比喻的话,沙子在下,空气在上的时候,沙漏是死的。而翻个个儿的话,沙子在上,空气在下的话,运动和交流就开始了。地球上之所以有生命,而其他星球上没有,就是因为在阳光的照耀下,大气层的笼罩下,在地球内部实现了天地、阴阳的交流,从而衍生了万物。地球上每个生命包括动物和人,都有阴阳交流的“泰卦”的符号特征。泰卦是阴在上,阳在下。阴是偶数,阴爻用――表示,阳是奇数,阳爻用____表示。从头上看,人有双目,双耳,双鼻孔在上,单口、单咽、单喉在下。在胸腹,双乳在上,单脐在下。都形似泰卦。如果有一天发现了外星人,只要他的星球是阴阳交流的,他们的样子也怪不到哪儿去!人是自然的产物,人身就是一个小宇宙,小天地。同样有阴阳之分,同样以阴阳交流和合为顺,以阴阳离绝为逆。肾属水,藏精于脑。脑髓、脑浆为至阴之物,存储头颅之中,高高在上。心属火,居于脑下肾上,如同阳光普照,使下焦丹田之气蒸腾于上,通过任督二脉上冲于脑,炼精化气,阴精下流,由脑而脊,由脊而骨,由骨而筋,由筋而脉,由脉而肉,由肉而皮,由皮而毛发,渗灌全身,如雾露之溉!此为康泰!如果上下隔绝不通,就会出现阴精不化,阳气不升,或阳气上亢,阴寒下凝的否的状态,中医用“痞”形容这种病理状态。也叫做心肾不交。导致上下隔绝不同的原因有很多,有无形的寒气。《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这是病人自觉痞满,但是摸上去软软的,没有什么实质上的东西阻隔,实为寒气凝滞。有火热结作痞,《伤寒论》第条云:“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连泻心汤主之。”本证后世医家称之为热痞,刘渡舟教授在火证论中叫做“火痞”。还有水痞,《伤寒论》:“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五苓散主之。”最多见的是痰痞,非用半夏不可开通。比较严重的就是痰血粘裹,或者是纯粹是瘀血的血痞,被称为痞块,已经变成癥瘕积聚了。《伤寒论》中论述最多的是心下痞,相当于在巨阙、上脘穴的部位,是心气募集之处,所以用了一系列泻心汤治疗。痞症的表现除了自觉满闷以外,主要就是上热下寒,心火不得降,郁热于上,脱发、目赤、头部疱疹、口疮、鼻血、痤疮、痈疽层出不穷。凝寒于下,腹痛、腹泻、阳痿、阴缩、尿频、遗精、白带。所以开痞散结泻心汤的方剂,大多是寒热药物同时使用的。除了在心下容易出现痞以外,任脉循行的其他部位也会出现痞的症状。比如在关元、水分、天突、膻中等部位,除了类似的上热下寒症状以外,还会有相关的比如闭经、尿浊、胸痹、梅核气、咽喉反复感染等症状。其他经脉如果上下隔绝不通,也会出现痞。比如肝胆经。《伤寒论》介绍发病机理:“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在也于胁下。”介绍治疗的方法:“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坚,或心下中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临床上病人不懂痞是什么,主诉的症状一般不是疼痛,而是憋胀、堵闷。北京土话叫“硌硬”,意思就是有个东西硬硬的的硌在那里,不痛不痒。还有句话叫做“添堵”,说的也是痞,是由心情不舒畅导致的痞。临床诊断触诊、脉诊是很重要,定位不准的话,用药归经,扎针取穴都会失去准星。“眩”是形声字,也是会意字,从目,玄声,玄是虚无、黑色的意思,眩的本意就是眼前发黑,视物不清。《说文》:“眩,目无常主也。”《苍颉篇》:“眩,视不明也。”这种眼前发黑的虚脱的症状常常发生在低血压、低血糖的病人,大多因为气血不足,不能上济于目。目眩还有另外一种程度较轻的表现,就是眼前总是有黑色的小阴影飞舞,随着眼睛的移动、眨动而变化。西医称之为飞蚊症或玻璃体浑浊,除了补碘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而中医把这种类似阴云蔽日的症状也称之为眼花或者目眩。《灵枢·海论》认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视”。眩这种暂时失明的症状,就是因为精气不足,大脑失养。任脉起于关元,输布精气,上注于目,精不化气或气不上承,都会导致目眩。另外肝秉后天之气,开窍于目,《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目眩的病因与肝也有很大关系。《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篇第八条:“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除了精辟地描述了遗精、手淫、性交过度的男人出现的阳气衰微(阴头寒),精气不足(目眩),精血不足(大把脱发、少腹弦急)以外,对应治疗的方剂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经过数千年的临床实践,被证明是切实有效的。有位患者的自述很有意思:“我的手淫史也很长,大约有十几年了。25岁之前真的感觉没什么,一星期两三次吧,可是一过28身体就感到明显的变化,浑身没劲,特爱睡觉,有时心惊,最明显的是注意力,好像很少能聚精会神。还有令人头痛的是我的眼睛玻璃体浑浊越来越厉害。”对于这样心火独亢,肾精枯竭的病人,在温补的同时,还需要用些苦寒药*柏、莲子芯之类清心火,固肾水。再用血肉有情之品、龟鹿胶、紫河车等等填补精血。最终完全解除目眩的症状。由于汉语同音词很多,比如旋的发音与眩相近,很多人再说眩的时候,心里的意思就是旋转的旋。还有一个字是“炫”,是耀眼、灿烂、眼冒金星的意思,与眩的意思正好相反,但是目前很多人在混用或乱用两个字。比如有一种防止白天太阳光及夜间行车、会车时突然的强光照射给驾车司机造成炫目的后视镜,很多厂商经销商都自称是防眩目后视镜。一个是眼前发黑,一个是眼前发亮,贻笑大方。再加上复合词的经常使用,比如眩与晕经常同时出现,导致人们忘记眩的本意,并逐步曲解歪曲,目前眩与晕几乎成了同义词。在《伤寒论》也数次提到了头眩、癫眩,后世几乎都解释为晕,旋转。我看还是以视物不明、头目不清解释为好。“晕”的本意是太阳、月亮周围的光环,后来泛指环绕运动、波动。做为自我感觉的症状而言就是起伏不定、旋转,古人形容为如坐舟车之上。西医解释为与小脑共济失调以及内耳迷路水肿有关。中医认为晕是心神不定的一种表现,以实症居多,需去除扰心之邪,多是痰涎水饮。驱除痰涎、水饮的方法最简单的就是呕吐,其实人在晕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就会呕吐,这是天然的本能。胃中痰涎吐干净了,晕的感觉也就消失了。另外就是提前消化,上车船之前服用浓姜汤,或者在肚脐上敷贴生姜,都是温化痰涎水饮的好方法。《伤寒论》提出了“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则,相关的苓桂剂、真武汤、泽泻汤等等都是有效的。痰饮既除,食疗也必不可少,在脾胃功能正常的情况下,适当吃一些动物脊髓、骨髓、内脏等等也是打有裨益的。在临床上,我们一定要仔细询问辨别患者的主述,确认其主观感觉的准确表达。因为很多人会把眩与晕混同、有的人会把晕与昏混同。晕是旋转,而昏是意识不清,而眩是视物不清。更为重要的是落实到临床辨证治疗上,三者病机不同,病位有差异。而相应的治疗也完全不同,所以值得我们去较真、辨析。第四部分:从脍炙谈起有个成语叫“脍炙人口”,大家都知道是形容好吃的东西,招人喜欢。后来也用来形容文章、词句优美,琅琅上口,被人传诵。但是具体说到脍炙的意思很多人就含糊了,查查成语词典,专家们解释说,“脍”是切细的肉,“炙”是烤肉。《说文》:“脍,细切肉也。”,这么解释的依据是孔夫子曾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可是仔细想想,孔子的意思是脍切的越细越好吃,不是说脍就是切细的肉。否则照这个逻辑的话,那食不厌精,意思就是所有的粮食都是精米了?再者说了,切细的的烤肉叫不叫脍呢?天下文章一大抄,不动脑子重复圣贤真意也到罢了,抄这些望文生义、歪批三国的论述真是贻害无穷。脍,就是生肉,包括生鱼片。《汉书·东方朔传》:“生肉为脍。”《礼记·内则》:“肉腥细者为脍。”有的肉比较鲜嫩,蒸煮烹饪以后就丧失了原味,比较适合生吃,特别是鲜鱼。生吃的肉,属于典型的好吃难消化,所以切的越细越好。张昭远《旧唐书》:“飞刀脍鲤。”说的就是生吃鲜鱼的急切心情。范仲淹写过《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人们喜爱鲈鱼的原因就是因为“鲈鱼堪脍”,能切片生吃。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作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后世辛弃疾赋词说到:“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苏东坡写《鸟夜啼》赞曰:“更有鲈鱼堪切脍,几辈莫教知。”好个“几辈莫教知”,闹得中华古老的饮食文明渐渐失传,吃生鱼片竟然成了日本人的发明。既要不失美味,又要好消化的方法除了细切肉片以外,就是用辛温芳香的中药佐餐。大家吃生鱼片的时候都知道要蘸着芥末吃。那芥末辛辣芳香,走窜开窍。在外能让人涕泪交流,在内能温暖肠胃,发动气机,以便消化生冷。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南土大芥、味辛辣、结荚、子大如苏子,而色紫味辛,研末泡过为芥酱,以侑肉食味香美。”除了芥末以外,大家可能没注意其他佐餐的中药。在生鱼片盘的四角都放一小堆红色的姜片,这是用糖醋腌制过的生姜,类似于我们吃的糖蒜。糖生姜功效类似于芥末但是比较温和,可以温胃散寒,止痛止呕。另外在每个生鱼片的下面,都有一片绿色的叶子,那是中药紫苏的叶子,应该用它卷起来生鱼片一起吃。千万不要把它当成装饰点缀可有可无的,我见过有的低档日本料理店或者自助店已经把紫苏叶换成菠菜叶或者塑料片。紫苏是辛温芳香的,擅于解鱼蟹的*,很多人吃海鲜出现腹痛、腹泻、呕吐、搔痒等症状,服用紫苏就能缓解。著名的中成药藿香正气水的主要成分之一就是紫苏。吃生鱼片就苏叶,可以说是防患与未然。最后在生鱼片的盘底,都铺着白色的萝卜丝,日本人管白萝卜叫大根,清脆辛辣,能消食化积。吃完生鱼片嚼嚼萝卜丝,算是收尾。一顿生鱼片有这四味中药相佐,才算是中正平和。日本人擅于学习,若是问起这些奥妙他们基本都不知道为什么,但是他们原样保留了中国古代的饮食文明。我知道为什么,但是我得去日本才能找到我们失去的传统。肉质细嫩的鱼可以生吃,畜肉三牲猪牛羊肉就必须做熟了吃。鸿门宴上樊哙把生猪肘子在盾牌上切了生吃,显得极其生猛,赢得项羽喜欢。一般人的脾胃恐怕难以消化这个。把肉用火烤熟了吃,由来已久、简便易行。炙就是其中的一个方法。炙是会意字,从肉从火。小篆字形,肉在火上烤,成语炙手可热就是形容火焰辐射和热气上炎得状态。炙也就是把生肉烤熟了乘热吃。至于烤得几分熟,那还是看个人喜好。乘热吃的话,味道鲜美,油脂也不会凝固,也好消化。否则就“残杯与冷炙,处处皆悲辛”了。炙的功效还在于能把肉里面的油脂榨出,减少油脂的摄入。其次炙烤的时候加入的香料比如小茴香、辣椒有助于消化。另外最主要的就是烤火会出现的焦脆,其功效类似锅巴、饭焦能帮助消化肉积。所以说吃烤鸭最好吃的就是鸭皮,焦*酥脆,好消化才有营养。广州人干脆就吃片皮鸭,鸭肉骨架都不要,只吃鸭皮。古人炙肉用木薪炊火,讲究慢工细活,这样烤肉油出、味入、皮焦、里嫩。现代人心急浮躁,用的是电火、煤火、微波,不是半生不熟就是烤得焦黑糊烂,味道苦涩难吃不说,还容易诱发疾病,还谈得上什么脍炙人口呢?膏粱是指精美的饮食,代指富贵生活,例如《红楼梦》第四回:“所以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于膏粱锦绣之中,意如槁木死灰一般。”膏粱、锦绣形容吃喝穿戴奢侈华贵。具体来讲,膏是指油脂、肥肉。粱指的精米,精面,也就是精加工的细粮。细粮品种本身的的粗纤维含量低,淀粉、蛋白质含量较高。经过精加工以后,脱去了皮壳,磨细过筛,进一步去粗取精,剩下的就更加甘甜、粘性、不会粗砾难以下咽。口感、色泽都好。五谷脱下的皮壳叫做糠,在大多数穷苦老百姓只能吃糠咽菜的年代,膏粱也就成了富裕的象征。孔子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叫做食不厌精,说的就是孔夫子爱吃精米精面,所以有人就讥讽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挤兑他没见过粗糙的没脱壳剥皮的粮食。小时候我在我母亲的故乡山西阳高县下深井公社上深井大队生活过,那是70年代初期,村里一般的人家吃的就是红色高粱米面做的糕,穷苦人家就是糠菜半年粮了。人们喝的小米粥也是掺着糠同时煮着山药蛋。富裕的人家吃的是用带壳*米磨面蒸的糕,当地人叫黍黍糕。吃菜几乎见不到荤腥,更谈不上吃肉,能用几滴胡麻油吃个拌豆腐那就是高级享受了。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才能吃上一顿纯粹用*米磨的的糕。成语一枕梦*粱,说的就是这种精制的*米面糕。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以前过年才能吃上的饭现在天天可以吃了,这还不算,*糕再包上馅,用油炸了吃油糕,再摆上七大盘八大碗鸡鸭鱼肉,同时为了刺激人们食欲味觉,不断大量的使用辛香、麻辣、鲜咸的调料,比如味精、辣椒,花椒甚至大烟壳,达到了膏肓厚味的水平。水煮鱼、香辣蟹、麻辣小龙虾算是集大成的几道菜。现代人吃的面包唯恐不白不筋道,闹得商贩们除了给粮食一层层剥皮以外,还添加漂白增白剂,蒸出的馒头还要用硫磺熏白。真是食不厌精到了极至。正所谓“物极必反、泰极否来。”结果呢?富贵病来了。膏粱之变,足生大疔。膏粱厚味吃多了,脸上长痘痘,口舌生溃疡,身上张疔疮,咽喉动辄脓肿,前列腺肥大增生,小便淋漓涩痛,包括糖尿病的并发症多发的痈疽,其实都是精美饮食导致的心经*火。《*帝内经病机十九条》早就指出:“诸痛疮疡皆属于心”。天地造化,奥妙无穷。任何生物,其实都是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整体。也就是说,单取其一部分,它有偏性,采取它的全部,就会有相反的偏性存在,整体就会平衡。糠是五谷的皮壳,作用正好跟胚乳、胚芽的性质相反相成,如果我们能一起食用,就不会出现积痰生火的病症。古代道家养生吃的是全麦饭,就不会剥去影响美观的*皮。另外糙米是有活,有生命力的,糙米浸在水中给予适当的温度、空气,数日后就会发芽。而将精米浸入水中只会腐烂。荔枝性热,吃多了会让人发热,甚至口鼻出血。这时候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荔枝壳煮水喝,热*即平。再比如梨性寒,体质虚寒的人吃了会腹痛泄泻,其实在吃梨的时候只要连中间的梨核嚼着吃了,就不会有问题。比如山茱萸的果肉是酸敛的,山茱萸的核就是辛散的,所以老中医开方子想用山茱萸敛气生津,处方就写山萸肉,把核去掉。比如核桃仁是补肾补脑的,可是核桃里面的分心木就是化痰息风镇惊的,包裹核桃的薄皮也是苦涩的与核桃补益的功能相反,老年人吃就应该剥去。所以说膏粱之家应该吃糠咽菜,把剩下的肥肉精米送给那些整天吃糠咽菜的穷苦人家。这样所有人的身体也就好了,天下也就和谐平衡了。城市里逐渐觉醒的人们开始摈弃大鱼大肉,有的开始吃素,有的开始吃粗粮,有的开始吃野菜,其实这就是自然的回归。“膏粱”喻指富贵人家,“糟糠”就是贫苦人家代名词了。古代有“贫贱之交不能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的故事。“糟”是陈年的或发酵以后粮食。粮食存放久了,里面的淀粉蛋白质逐渐氧化脱水,营养价值就小了,口感也差了。所以古代贮藏稻米,大多带壳,这样储存的时间相对长久一些。富裕人家有能力年年吃新米,贫苦人家吃糠咽菜,能吃上粮食就算幸运,那顾得上糟不糟呢!粮食存放久了滋生微生物,腐烂、腐败、变质也称为“糟”,引申为事情变坏。比如我们常说的糟糕、糟心、糟蹋、糟践、糟朽等等。古人利用微生物的习性,让粮食发酵,酿造出我们需要的酒、醋、酱,这些经过发酵的粮食也被称为“糟”。南方的美食醪糟就是把糯米煮熟,放入酒曲保温发酵以后做成的,吃起来醇香甘甜,再煮上几个汤圆在里面,更是粘滑爽利。酒糟经过反复发酵、过滤、榨取以后就变成了渣滓,就是我们常说的粕。人们常说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就源于此。我小时候在母亲的老家山西阳高生活过,亲眼看到当地人们把土豆磨碎、澄浆、滤出淀粉,再经过干燥就成雪白粉面。剩下的渣滓也就是糟粕,现在都用来喂猪了,当时是70年代,穷苦人家还蒸食这个。我也尝过,那是磨碎的土豆皮、粗纤维、少许淀粉的混合体,苦涩粗砾,实在是难以下咽。陈年谷米,中医称为做陈仓米。《本草述》:“五谷为养,而更取其陈者,谓其气味俱尽,还归干淡。淡乃五味之主,可以养胃气,且淡能渗湿,即化热滞,是又可以裕脾阴。……又吐利后大渴水止,独以陈仓米汤疗之。”另一味常用的中药神曲就是面粉加上药物发酵以后烘干制成,经常和山楂、麦芽一起来配伍使用治疗饮食积滞。人们常吃的酱豆腐,臭豆腐也有类似作用,厨子们都知道想解肥肉油腻,就用腐乳来炖。“糠”是粮食剥下的外壳或者表皮。富裕人家食不厌精,吃的是精米精面,就像吃大白菜,非要剥到白菜心一样,把五谷剥了又剥唯恐不白不精。贫苦人家粮食不够吃,就连壳带米一同磨面吃。有的是把剥下的谷壳也就是糠磨碎了留着,等着青*不接的时候在掺到米面里面。其实无论膏粱还是糟糠,都是饮食偏颇,时间长了就会以食物的偏性影响人体的平衡,导致疾病。比如说吃不上荤腥肉食的穷人容易得一种怪病,病人在白天视力挺正常,到了晚上,就象麻雀一样什么也见不到了。人们把这种病叫做“雀盲眼”(学名叫“夜盲症”)。中医根据肝开窍于目的理论,采取以肝补肝的方法,用动物的肝脏来治夜盲症,效果很好。现代医学已经证明,夜盲症是因为身体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动物肝脏里含有很多这种维生素,所以能治这种病。唐代伟大的医学家孙思邈发现富裕人常常得脚气病,病人身体浮肿,肌肉萎缩疼痛,腿脚痿软无力,他认为原因就在于饮食所致,他就用米糠和麦麸来治脚气病。我在《膏粱》一文中说了,食物本身是相反相成的整体,皮壳的功效与囊肉的功能相反,一起食用,自然平和。分而食之,偏性自现。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脚气病原因在于人体缺乏维生素B1。谷类食物是我国大多数地区居民膳食维生素B1的主要来源,而引起维生素B1缺乏病的主要原因就是长期食用研磨过分精细的精米精面。精米精面在加工时都去掉了大量的米皮米胚,而维生素B1恰恰在这些部分含量最多。由于摄入不足,再加上维生素B1极容易被高温破坏,富人饮食的油炸、烹煎又加重了维生素B的流失。除此之外,孙思邈还用糠治疗噎膈,类似于今天的食道癌的病症。清代著名医家程国彭继承了这个经验,在著名方剂启膈散中使用杵头糠。《本经逢原》:“春杵头糠,能治噎膈,消磨胃之陈积也。然惟暴噎为宜。”其他医家也广泛使用糠治疗疾病,名称虽有不同,比如舂杵头细糠(《别录》)、谷白皮(《千金翼方》)、细糠(《圣惠方》)、杵头糠(《圣济总录》)、米秕(汪颖《食物本草》)、米糠(《验方新编》),但是用途不外消食化积、清热利湿。如此看来,天生万物,本无精华糟粕之分,如何取舍就看人的智慧了。天生万物,各具其性。人得天地之全气,为万物之灵。用人的标准衡量的话,那草木鱼虫生灵得天地之偏气,为人所用,以纠正人体的偏差。*的本意是偏的意思,特指药物的本性、特性、偏性,与药是同义词。《礼·缁衣》:“惟君子能好其正,小人*其正。”*指偏离正道。再比如《周礼·医师》篇中说:“医师掌医之*令聚*药,以共医事。”就是说医生必须掌握有偏性的药物。《淮南子·主术训》:“天下之物,莫凶于鸡*,然良医索而藏之,有所用也。” 鸡头就是乌头、附子,是中药中有*的药物,常人服用会出现抽搐、昏迷症状,但是可以用来抢救心衰的病人,治疗阴寒内盛关节疼痛的病人。据《淮南子·修务训》载:“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识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由是医方兴焉。”这里的“*”就是指植物的偏性。无*者性味平和,可作为食物,长期食用;有小*者,可以作为药物,短期使用,不能久服;大*者用于急重、危难病情的抢救,用大*纠大偏,临时使用,中病即止。《神农本草经》把中药分为三类:上品无*,用在养生保健;中品小*,用调理康复;下品中*或大*,攻邪排*。“是药就有三分*,行车走马三分险。”这是普通老百姓都知道的常识。*是药物的本性,速度快也是车马的本性,并无利害、好坏之分。关键在于人的掌握和使用,使用得当则有利,使用不当则有害。不知道车马的危险,去开车、骑马,迟早会死于无知;明知车马凶险,但是不去学习开车、骑马就敢开车、骑马的人,迟早会死于无畏;会开车、骑马的的人,如果不守交通规则、漫不经心,迟早会死于无德;出了问题,如果不反思自己,反而去怪怨车、马和发明制造车马的人,那就是无耻了。很多人认为有*就是有害,其实不然,有*的东西,未必有害,甚至有利于人;无*的东西,未必就无害。关键在于人的使用。糖是无*的,但是吃多了会导致蛀牙;酒是无*的,喝多了会得肝硬化;辣椒是无*的,吃多了会损伤粘膜,导致溃疡、出血。而河豚鱼有*,但是人们掌握了制作、烹饪的技巧、方法,就能把河豚鱼做成天下第一的美味。蛇*可以置人于死地,也可以做成药物,治病救人。中国人的智慧就在于,精确认识把握药物的*性,避其害,用其利。中医提倡行王道,不用霸道,就是尽量用平和、柔缓、无*的药物去治疗疾病。《素问·五常*大论》:“,”大*治病十去其六,常*去病十去其七,小*去病十去其八,无*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勿使过之伤其正也。“对于人体已经阴阳失衡,出现偏差,就可以放胆运用药物的偏性也就是*性去纠正人体的偏差,这就是所谓的以*攻*。被蛇咬伤中*的病人,中医用蜈蚣研末吞服来治疗。被疯狗咬伤的病人,中医取狗脑涂抹伤口治疗。《周礼·天官·疡医》:”凡疗疡,以五*攻之。“《注》:”今医方有五*之药,作之合*堥,置石胆、丹砂、雄*、礜石、慈石其中,烧之三日三夜,取以注创,恶肉破骨则尽出。“砒霜是公认的剧*的药物,但是可以用来治疗急性白血病,与化疗相比,砒霜的效果在试验中占优势。病人现在有可以利用这种新的疗法,还可能使大多数病人无需进行骨髓移植。中医在数千年前就使用砒霜治疗类似白血病的疾病,现代人们在发现砒霜的中药的活性成分后,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第一次尝试使用砒霜来治疗白血病。砒霜能够导致癌细胞的变化从而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此外中医还在消除制约药物*性、副作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神奇的中药炮制理论。其实说来也简单,平常人们吃蒜,会产生烧心、目涩、口臭的副作用,如果把蒜用醋腌制,不仅不影响蒜的温胃散寒,止泻的正作用,同时也避免了蒜的副作用。其它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用生姜制约半夏*性,用盐卤制约附子的*性,用醋炒或鳖血拌柴胡,可以避免柴胡的升散、动血。《红楼梦》第八十三回中王太医为林黛玉治疗吐衄血,处方中用了柴胡。”贾琏拿来看时,问道:“血势上冲,柴胡使得么?”王大夫笑道:“二爷但知柴胡是升提之品,为吐衄所忌。岂知用鳖血拌炒,非柴胡不足宣少阳甲胆之气。以鳖血制之,使其不致升提,且能培养肝阴,制遏邪火。所以《内经》说:`通因通用,塞因塞用。‘柴胡用鳖血拌炒,正是`假周勃以安刘’的法子。”贾琏点头道:“原来是这么着,这就是了。”中医治疗急性重病,一般使用单味药物,充分发挥其偏性,迅速纠正人体的偏性。而治疗慢性杂病时,中医一般使用复方药物调理。中药方剂配伍讲究君臣佐使,其实就是互相制约,消除*性,避免副作用产生。比如在桂枝汤和四物汤中用白芍制约桂枝或当归的辛散,外国人不知道其中奥妙,只顾提取有效成分,结果制造了纯粹的当归丸来治疗妇科疾病,结果导致很多病人服用以后口鼻出血,月经淋漓不断,大把脱发。还有的人不理解中医中病即止的用药观念,用麻*汤发汗,为病人减肥。结果导致病人虚脱、身功能衰竭。凡此种种,都是人祸,不能归咎于中药本身。神农氏尝百草,先分有*无*,再分寒热温凉,为药物食物定性;继之,鼻嗅腥臊香膻臭五气,口辨酸苦甘辛咸五味,为其定味。这是以人为本认识自然的方法,根据人体对药物的感觉、反应,判定药物的性质。就像一束光线穿过三棱镜分成七色一样,化深不可测、纷繁复杂为简单明了。使中药学没有陷于博物学的庞杂、钻牛角尖,跟客观事物较劲。也没有陷入分析成分,提纯单体的怪圈。而是关心团队协作,观察整体反应。以复杂未知的人,对复杂的未知的药,得出简单可见的结果,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中医重视药的性质,轻视药的作用。因为药性是恒定不变的,而药效则是因人、因时、因地会改变的。察其性而知其用,了解掌握了药物性质,就会预测在不同病理条件下的药物作用。这和“用药如用兵”,知人善任是一个道理。同时也避免了为了追求明确药效而去发现、制造剧*药物。就像我们知道了麻*的性热,味辛的性质以后,碰到外感风寒高烧体痛的病人,可用它会发汗解表,止痛。遇到内聚阴*,疮口破溃的病人,可用麻*会通阳活血;碰到风寒束肺,哮鸣咳喘的病人,可用它宣肺平喘。碰到水湿内停水肿的病人,可以用麻*来提壶接盖,通利水道。而在一些出血、自汗、气血上冲、咽喉肿痛的状态下,是绝对不用麻*的。遗憾的是,现代中医盲目跟从西医的理论,舍弃传统理论的精华,忽视药性,盲目追求确切药效。中药教材按功效分类,发汗、泻下、利水、活血、止血、涌吐等等,去性存用,这样教学,要么就是否定中药疗效,要么就是无*变成有*,小*变成大*。这么发展中医中药,就是毁灭中医中药。性就是指药物的寒热性质,或使人热,或使人冷。细分可分为寒、热、温、凉四种,又称四气,因为这是一种无形的能量的变化。热性的药物或食物有热*,对于阳气衰微或阴寒内盛的人最合适不过,正常人服用就会感觉燥热,加之火性炎上,吃多了会导致“上火”,出现目赤肿痛、咽喉肿痛、颠顶面部疖肿、口腔舌面溃疡、牙龈、鼻腔出血等等症状。严重的会导致热扰心神,导致心动过速、兴奋、失眠、狂躁等症状。魏晋时期流行服用“五石散”,里面都是热性的矿物药,主要成分是钟乳石、紫石英、硫磺、赤石脂、白石英。服用的目的,首先就是通神明,使人产生兴奋、幻觉,并在此条件下产生灵感,写出美文,画出奇图,奏出怪曲。当然也使人行为怪诞、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近乎发狂。类似于现代人们吸食*品。其次是催情激欲,暂时提高人的性能力。服用五石散的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晋著名的历史学家皇甫谧说过自己服用五石散的感受:“又服寒食药,违错节度,辛苦荼*,于今七年。隆冬裸袒食冰,当暑烦闷”,观察别人“……或暴发不常,夭害年命,是以族弟长互,舌缩入喉;东海王良夫,痈疮陷背;陇西辛长绪,脊肉溃烂;蜀郡赵公烈,中表六散,悉寒石散之所为也”。热性的食物有鸡肉、羊肉、狗肉;辣椒、花椒、芥末、白酒;药物有乌头、附子、细辛、麻*、人参、当归、大小茴香、吴茱萸、硫磺。目前儿童反复发作的扁桃体脓肿和性早熟,就和孩子经常食用鸡肉有关,外加冰镇碳酸饮料的郁闭,及其容易导致热*内攻。目前养鸡采取封闭饲养、人工配制饲料,外加灯光照射、注射激素促进鸡的生长,更是加重了鸡的热性、*性。禽流感就是热*郁积的结果。人吃了这样的鸡肉,不中热*才怪!还有目前流行的所谓药膳,用当归炖鸡,吃得人们口鼻流血,他们完全不知这样吃是热上加热,而中国人从来都是用阴寒的蘑菇来炖鸡。寒性的药物,本身具有寒*,用来平衡热*。正常人吃了,难免损伤正气。很多抗菌素多属于这一类型。退热抗感染效果明显,但是对肾功能、肠道正常菌群的伤害也显而易见。比如四环素对牙齿的破坏,链霉素对听神经的损伤,中医认为是寒*伤害肾阳的表现。中药中苦寒的药物比如龙胆草、*连、苦参、木通,极易伤害胃气,导致消化功能渐弱,病人出现恶心、呕吐,严重的会导致肾功能衰竭,出现尿*症。石膏和大*也是咸寒的药物,用来清解肺和大肠的热*,使用不当的话,就会导致泄泻不止,呼吸衰竭的症状。现代人崇尚排*减肥,长期服用大*、芦荟类的阴寒泻药,其*副作用会在不久的将来显现出来。寒性的食物中首先就是冰水、冰棍、冰激淋、冰可乐、冰啤酒。中国人的体质不同于欧美人,盲目照搬人家的饮食习惯的话,非得病不可。寒性最重的其次就是牛奶,无论在何种温度下饮用。奶是极富营养的,但是只是为初生的婴幼儿饮用。因为婴幼儿是纯阳之体,心率一般都在90/分以上。只有他们能够消化吸收奶,也就是能平衡奶的阴寒属性。人成年以后,体质改变,就应该停止喝奶,去食用温性的食物。但是在所谓的科学其实是商业利益的鼓噪下,人们只看到了牛奶有营养的一面,忘记了自己能否消化吸收的一面。很多人喝完牛奶会出现腹泻或者胀气,西医说是乳糖不耐受。中医认为是阳虚不能胜阴寒,只要在煎煮牛奶时加些热性药物,比如荜茇、高良姜、桂皮就能解决问题。不能消化,拉出去还算幸运。有的人不能消化,一味储存,喝完了也没感觉,结果阴寒在体内积聚,导致糖尿病、肥胖症等一系列疾病的发作。鸡蛋也是阴寒属性,对于阴液不足,失眠低热的病人,古人用生鸡子*搅入药液服用,滋阴养心。但是对于阳气不足或者是阴寒内盛的人来讲,鸡蛋就无异于*药。有的人对鸡蛋过敏,吃完了就腹痛腹泻,有的会呕吐。但是有的人吃煮鸡蛋过敏,但是吃煎鸡蛋就没事。这就说明必须用火热的烹制或加入热性的佐料来平衡鸡蛋的阴寒才有利于人体的吸收。比如中国人习惯用葱花、香椿、韭菜摊煎鸡蛋,外国人也习惯在煎鸡蛋上撒黑胡椒面,都是一样的道理。味,一是指气味,是人通过嗅觉对食物药物的基本辨别。其次是滋味,是人通过口舌品尝的感觉。神农尝百草,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同判定药性一样,味也是以人为本的主观指标,同样把纷繁复杂的药物、食物变得简单明了。中药大多数是在有*无*之间,有偏性但是不剧烈;有寒热之分,但是不足以影响全身。而是作用于特定的脏腑、器官,使之动或使之静;使之寒或使之热。古人通过细致入微的体验观察,总结出中药学的归经理论。也就是气味不同的药物,会分别作用于不同脏腑器官。本篇先说说嗅觉的味道。俗话说:“葱辣鼻子蒜辣心,芥末辣得*抽筋。”同样是辛辣的食物,影响人的器官是不一样的。葱闻起来很香,吃起来不辣。大病初愈的人,往往就是想吃一碗葱花面,部队的病号饭就是这个。但是切葱的时候,往往会让人涕泪横流,喷嚏连连。中医认为,葱性热,耐寒,故有“冻不死的葱,饿不死的兵”一说。气味辛香上能通督脉,散寒开窍。下能通任脉,涌出唾液、眼泪、胃液。做饭的时候放葱,除了能唤醒食欲,还可以平衡食物的阴寒属性,也能掩盖肉类腥臊的味道。由于葱过于辛香走窜,所以不宜煎炒时间太长。在中医治疗抢救危重病人的时候也用葱白作为药物,《伤寒论》在治疗少阴病,萎靡不振、昏昏欲睡,脉微细兼有下利的病人,就用白通汤治疗。主要药物就是葱白四茎,加上生附子和干姜。葱白的作用就是通督脉,醒神开窍。如果出现“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也就是虚阳外越的,就用白通加猪胆汁汤。普通病人受寒感冒,出现轻微的发热疼痛的症状,可以将葱白切碎煎煮,加点红糖热服,以汗出热退为效。由于阴寒内盛导致腹痛、痛经、四肢厥冷的病人,可以把切碎葱白炒热,用棉布包裹好了放在肚脐上熨烫,可以反复加热更换,直到病人鼻尖出汗,腹内鸣响,矢气排便,四肢回暖为宜。这就是发挥葱白温通任脉的功效。蒜闻起来气味不大,煎炒以后有蒜香,吃完生蒜的人会有蒜臭味,类同尸臭,令人难以忍受。吃蒜以后会产生烧心、疼痛的感觉,我吃过的应县小石口的蒜和甘肃张掖的蒜算是其中佼佼者。中医就是掌握了蒜的性味,趋利避害,用蒜来治疗由于阴寒积聚心胃导致的胸闷、胸痛食积,心下硬痛。《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篇中列举了瓜蒌薤白白酒汤等系列方剂,方中的薤白就是野蒜、山蒜,方中的白酒就是醋。目前在潮州、日本还保留着吃腌薤白的传统,现代医学也证明了其对心脑血管的作用。《本草纲目》载,:“薤白味辛,气温,性冷而补,心病宜食之,利产妇,治女人带下赤白。”蒜吃多了除了烧心以外,还会造成眼睛干涩,损害视力,须发早白。中医找到了既能消除它的*副作用,又不渐弱其强心功能的办法,就是用醋腌蒜。平常百姓吃饺子,就是用蒜蘸着醋吃。每到岁末,家家都要腌制腊八蒜,为的是到了除夕吃饺子用。我在《脍炙》一文中介绍了芥末,吃芥末的感觉就是直冲牛斗,浑身颤傈。中医认为是通督脉,鼓舞肝胆阳气。所以中医使用白芥子来治疗阴寒积聚麻痹的病人。比如治疗阴疽,类似骨结核、骨髓炎常用的阳和汤中,治疗老年人哮鸣痰喘时用的三子养亲汤中,就有白芥子。而对于本身就有抽搐、颤抖、多动的病人,芥末等辛辣的药物就属于禁忌。天下知气味者,莫过于厨子。钱钟书在《写在人生边上》中写道:“照我们的意见,完美的人格,”一以贯之“的”吾道“,统治尽善的国家,不仅要和谐得像音乐,也该把烹饪的调和悬为理想。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追随孔子,而愿意推崇被人忘掉的伊尹。伊尹是中国第一个哲学家厨师,在他眼里,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吕氏春秋·本味篇》记伊尹以至味说汤那一大段,把最伟大的统治哲学讲成惹人垂涎的食谱。这个观念渗透了中国古代的*治意识,所以自从《尚书·顾命》起,做宰相总比为”和羹调鼎“。”继神农尝百草之后,对中药方剂理论和实践贡献最大的就是伊尹。这位厨子出身的开国宰相撰写的《汤液经法》,严格按照四气五味,君臣佐使配伍原则设立了经方,迄今还在被我们使用。《吕氏春秋》本味篇中记载了当年伊尹与汤王由谈烹小鲜而论治天下的精彩对话。伊尹认为,作为美味的三类动物:水生的动物气味腥,食肉的气味臊,吃草的气味膻。那么,怎样做出佳肴味呢?主要依靠水、火、味的调节。以醋消除腥味、以姜去掉膻味、以酒除却臊味。调味的时候要平衡甘淡、酸涩、苦焦、辛辣、咸鲜,它的组合是有主、有助、有反佐牵制,有烘托陪衬。根据鼎中的变化,掌握火候,把握调料的搁放先后次序和量的多寡,才能获得久而不败、熟而不烂、甜而不腻、酸而不涩、咸而不齁、辛而不散、淡而不寡的美味佳肴。从调味开始,谈到各种美食,最终告诉商汤,要吃到这些美食,就要有良马勇士,开拓疆土,成为天子。气味学说的不仅在治疗而且在日常预防保健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比如在端午节,人们把新鲜的艾叶,菖蒲挂在门口,用其芬芳辛香的气味驱邪逐臭。古人做手术的时候,一般在密闭的房间焚烧苍术,用来洁净空气。很多少数民族还保留着佩挂香囊的习惯,疫疠横行的时候,人们除了吃蒜以外还有装蒜,也就是随身携带大蒜的习惯。如此这般,不一而足。普通人口舌能够感觉的味道有十种,那就是酸涩、焦苦、甘淡、辛辣、咸鲜。人有天生或经过训练出来的敏锐的味觉,孔子说过:“淄、渑之合者,易牙尝而知之。”意思是说,齐国的名厨易牙能把两条不同河水辨别出来。国内国外都有品酒师,口尝舌辨,就能说出酒的产地、酿制时间。古代神农氏尝百草,伊尹制汤液,都是建立在这种超人的直觉、感悟上。既然是主观感觉,味觉就不仅与客观的食物、药物有关系,而切与人的身体、情绪、神志有密切的关系。中医讲“舌为心之苗”,心不在焉的时候无论吃什么山珍海味也是味同嚼蜡的。心情喜悦、饥饿急切的时候,粗茶淡饭、糟糠腐朽也会让人甘之如饴。相声《珍珠翡翠白玉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时过境迁,朱元璋能让做饭的叫化子做出一模一样的饭菜,但是恢复不了当时的身体状态和心境,也就找不到了感觉。心神对味道的感觉也有选择性,随着身体、情绪状态的不同而调整。比如平素觉得苦涩难以下咽的砖茶,在饱食咸鲜的肉类和海鲜以后喝就觉得是甘甜爽口;营养过剩,舌苔厚腻覆盖味蕾的人,就喜欢吃辛辣的食物下饭,碰到甜腻的食品会感觉恶心;而体液不足、舌苔剥脱的人就讨厌辛辣,喜欢吃咸甜的食物。动物能在病痛的时候寻找相应药物,原因并不是它们懂医学,而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也就是在某种病态下,身体会对某种植物的气味和味道产生特殊的喜爱。中医发现了五味对心神的不同影响,借此调神,进而调气。中医的五行理论认为舌尖属心,主咸苦;舌两侧属肝,主辛酸;舌根属肾,主甘苦;舌前中属肺,主咸酸;舌后中属脾,主辛甘。现代科学发现舌面上分布有味蕾,感受甜味的味蕾在舌尖比较多;感受酸味的味蕾在舌的两侧后半部分比较多;感受苦味的味蕾集中在舌头根部;感受咸味的味蕾在舌尖和舌头两侧的前半部分。中医医疗和食疗,就是根据不同身体的状态,通过使用不同味道的药物和食物,结合食物和药物的寒热温凉的性质,顺应或抑制心神,借此调整脏腑功能、气血运行,以达到五脏平衡和谐的目的。比如辛辣温热的食物和药物,比如大葱、肉桂、小茴香、白酒、鸡肉,可以温补肝气、推动肝血,促进消化,抑制吸收。对于手足逆冷、阳痿、筋疲、痛经、肥胖、肠胃蠕动迟缓的人最合适。平素喜欢吃甜食的人,应该有意识地增加辛辣。喝牛奶过敏的人,喝了就呕吐、腹痛、腹泻、皮肤搔痒的人,在牛奶中加入辛温的荜拔、高良姜就能缓解。而对于兴奋、颤抖、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口干舌燥、盗汗、低烧、腹泻、消瘦的人就是禁忌。酸寒的食物以水果居多,比如梨、苹果、柿子等等,大米,薏苡仁等也属于此类。秋天干燥,最适宜吃,可以滋养肺阴,润泽皮肤、毛发。酸寒的食物或药物还能平抑肝气,软化血管,控制高血压。对于嗜酒、嗜辣的人来讲,应该多吃水果。老百姓吃糖蒜、腊八蒜,就是用酸味平衡抑制辛辣对口腔粘膜胃肠道粘膜的刺激。但是如果吃的过量,或者是阴寒体质的人吃,就会导致阴寒内敛积聚,皮肤出现黑斑,胃内出现结石。酸温的食物比如杏仁、山药、木瓜、米醋、山茱萸、五味子,经常食用可以止咳生津,生发、乌发,也适宜老年人虚喘、大便秘结干燥的。民国名医张锡纯就用一味薯芋粥,治疗肺津不足的干咳、虚喘、便秘,可谓食疗佳品,食用时最好清洗干净,带皮连须一起吃,效果最好。甘淡甘甜的饮食最多,首推淡水,没有人能离得开它。古人讲究喝活水,以泉水为最佳,井水河水雨水雪水次之。饮水应当煮沸热饮,喝冰水、碳酸水只能加重身体的阴寒。目下流行所谓晨起即饮数杯白水的“健康疗法”,国人体质以虚寒居多,照此饮法,非中水*不可。水饮不化,在肠胃驻留,削弱消化功能。甘淡的水少饮能补充体液,多了就利尿伤肾,所以古人在水中加入苦味的茶叶来平衡。甘寒的食品中西瓜、甘蔗,药物中的白茅根、通草、滑石等,最能清凉利尿,可以解除肾结石、小便不利、淋漓涩痛的症状,而对于糖尿病等小便过多、失禁、尿床、早泄、带下过多的病人就不适和。甜食吃多了自然伤肾,小孩子吃糖多了会蛀牙,成人会导致骨质疏松。甘甜温性食物以小麦白面、小米、黍米为代表。多咀嚼馒头一会儿就会感到甘甜。熬小米粥浮在上面粘稠的米精最养人,最适宜消化吸收不良、大病初愈的人食用。陈年旧米就没有这层精华了。黍米是*粘米,生长在干旱寒凉地域,又粘又甜,在胃中粘滞时间长,不容易使人感觉饥,所以有“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的说法。消化不良的人本身胃的蠕动慢,排空时间就长,最好少吃。《伤寒论》中桂枝汤方后注中介绍服药禁忌中的是“生冷粘滑”就是指指此类食物。咸味的食物药物以肉类居多,特别是红肉。血肉有情之品可以补养心气心血,少了咸味,精神体力都会下降。咸味吃多了,可以导致血液粘稠、凝滞,血压升高。也可影响心情、心神,兴奋、激动、失眠、躁狂。北方人以鲁菜为代表,口重味咸,适合穷苦人偶尔食用,不适和富贵人天天吃。社会进步饮食水平提高以后,人们应该改变饮食习惯,以清淡新鲜为好,可以学学粤菜风格。咸味最重的莫过于味精、鸡精,饭馆的厨子离不开,很多人吃了会感觉口干舌燥,有的会出现皮肤过敏骚痒。国外称之为中国餐馆综合症。所以以后外出吃饭点菜的时候,别忘了嘱咐一句别放味精。苦寒的食物绿色蔬菜居多,苦菜、苦瓜、苦丁茶最典型,药物之中苦味占了绝大多数,良药苦口利于病,这大概与平时我们饮食中普遍缺乏苦味有关。蔬菜的苦寒性质,最适合消化肉食。蒙古人食肉缺乏蔬菜,全靠砖茶来消食化积。蔬菜最好熟食,迷信生吃蔬菜不损失营养的人,其实是以不消化不吸收为代价的。特别是寒性体质的人最好用清炒蔬菜或用蒜蓉、葱姜炒,来平衡寒性。苦味温热性质的食物首推锅巴、饭焦,老家大同有烤馒头片,是开胃化食的上佳食品,我经常推荐给胃寒、流涎的孩子们吃。吃烤肉木炭火烤肉的时候,烤得出现的微微焦黑炭焦就是消化肉积佳品。我的朋友感觉奇怪平素吃牛排不过一两块,吃烤肉却可以吃10多块,原因就在于此。苦味可以清泻咸肉积滞。中药经常用到焦三仙就是把山楂、麦芽、神曲炒焦,用来消化肉食积滞。中医藏象理论研究活人的动态生理功能,把它分成12大系统,即6脏6腑。体内的脏腑之气沿着不同的路径输于体表就形成了经脉即12正经。中医精气神学说认为人在丹田炼精化炁,即元气,元气充溢会沿着与12正经不同的路径循行,故称之为奇经八脉。人体出现疾病的原因往往是由于某一脏腑、经脉功能出现亢进、过热或衰弱、过冷,从而导致全身失衡、失和。中药归经理论就是研究食物和药物靶器官,也就是药物对特定脏腑或经脉的影响和作用。明确了归经,医生就能在准确辨证诊断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的药物,精确制导,迅速准确调整脏腑、经脉的偏差,恢复和平。达到既治愈疾病,又不殃及无辜的目的,避免副作用的发生。俗话说“同气相求、臭味相投。”食物和药物因性质、气味、剂量、炮制、煎煮的不同,对特定的脏腑、经脉产生影响和作用会产生变化。性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属性,简单地说温热走表,影响腑以及循行在人体阳侧的经脉,比如头面、项背、手背、大腿外侧,背侧;寒凉入里,影响脏以及在人体阴面的经脉,比如胸腹、手足掌、腋窝、肘窝,大腿内侧、阴部。质指药物的质地,矿物药、金石介壳类药物,比如磁石、生铁落、生龙骨、生牡蛎壳等,质地坚硬,主沉降下行,能入里安心神、降心火、敛肝阳。质地轻清的蝉蜕、木蝴蝶、蛇蜕多能解表散风。动物类药物,属于血肉有情之品,大多能入心包和心,比如阿胶、鹿角胶、鸡子*、紫河车,能补益心气心血。食用动物有以脏养脏之说,比如夜盲症、干眼、经血稀少的人可以食用羊肝、猪肝。心气心血不足,心悸怔忡的人可以用菖蒲炖猪心或鸡心。小便失禁、夜尿过多、白带浸淫、阳事不举的人可以吃腰花、羊肾羊旦,甚至可以用狗鞭鹿鞭。比如全蝎、蜈蚣、白花蛇,能入血搜风、活血化瘀,解*。而痛风的病人则不能吃这些阴寒的肉食,要去吃辛香苦温的化肉*植物类食品,比如普洱茶、砖茶、生姜、紫苏等等植物药中长在地下根茎类药物,性多沉降入脏。人参、*参、*芪、甘草性温入脾;生地、玄参、藕根入肾;山药、沙参、麦门冬、何首乌入肺;乌头、附子、当归入肝。半夏、天南星、薤白、瓜蒌根入心。花叶类药物,大多轻清上浮入上焦走表,比如菊花、薄荷、麻*、紫苏叶、荷花、荷叶等。枝干、表皮类药物也多走表、入六腑,如桂枝、荆芥、桔梗、苏梗、藿香、苇茎等等。果实种子类多能入里补益精气,比如五谷、核桃仁、胡桃仁等等。药物的形状、颜色也与归经有一定关系,比如带尖刺药物多入肝,比如白蒺藜、皂刺、玫瑰、苍耳子多能疏通气血,驱风除痹;钩藤状如弯钩,能收敛肝气,安神定惊;丝瓜络、橘络能化痰通络;茅根、苇茎中空能利湿排尿。丹参、朱砂、代赭石色赤入心;山药、白芨、白果色白色白入肺;生地、玄参、磁石入肾;麻*、青皮、青黛色青入肝;*参、灶心土、*芪色*入脾。影响药物归经最主要的因素是其气味。一般情况下,腥味入心,如鱼虾鳖蟹;芳香醒脾、如砂仁、白豆蔻、大料、桂皮。膻味入肝,如食草类动物羊、牛、马、骆驼;腐臭味入肺,如臭豆腐、奶酪、*酱。臊味入肾,如童便、猪腰子、马尿。辛辣的药物主入肝、脾、肺;甘淡的入脾、肾、肝;咸鲜的入心、肺、肾;酸涩的入肺、肝、心;焦苦的入心、肾、脾。很多中药通过炮制加工加强或削弱了本身的性味,也就加强或改变了归经。比如经过盐渍或盐炒的药物,比如厚朴、*柏、泽泻、附子,加强或增加了入心肾的功效;经过酒洗、酒炒的药物比如柴胡、白芍、当归等,增强了入肝辛散酸收的效果;炒焦的药物,大多改变了原来的性味,比如荆芥炭、茜草炭、棕榈炭、焦三仙等,变成了入心止血、消化积滞的药;醋炙以后的药物辛散的效果变得温和,比如香附、柴胡、元胡等等;经过蜜炙药物更能入脾补气、入肾利水,比如炙甘草、炙*芪、熟地*等。煎煮方法、制药剂型也影响药物的归经。比如许多芳香的药物比如薄荷、细辛,久煎就失去了解表开窍的效果。半夏放置久了,散去了辛辣味,入心化痰除痞效果才好。大*久煎能入心化瘀血通小便,短时间煎煮能入大肠通大便。开水短时间浸泡以后服用称为饮、能走上焦,清心火,宣肺气。比如桑菊饮、大**连泻心汤。煎煮甚至去滓以后浓缩再煎能入中下焦,比如小柴胡汤、小建中汤。药物研末成粗末做散服用,多能健脾燥湿,比如平胃散、参苓白术散。做成蜜丸服用多能缓补脾气、或利小便。比如人参归脾丸、乌鸡白凤丸。做成膏服,能入心肾,补益精血。比如龟鹿二仙膏、龟板膏。鲜榨果汁能补肺津,如五汁饮、秋梨汁。火炼金丹能补命门之火,如女金丹、小金丹。酒泡药物能舒筋活血,比如虎骨酒、鹿鞭酒。有道是:用药如用兵。掌握了中药的归经,就如同有了精确制导的导弹,使用得当就能收到简便廉验的效果。比起宁可错杀三千,也不放走一个的霸道用药手段来讲,中医可以说是行王道,中药可以说是仁义之师。古人直接用火加工食物、药物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也有不同的名称。上回说到了“炙”,“炙”是把肉放在火上,利用火焰的辐射和上炎的热气炙烤,所用的肉一般是鲜肉、生肉。这样做在做熟食物的同时,又可以榨出肉里面的油脂和水分。但是如果碰到鲜嫩的肉或者水分不足的干肉,直接用火烤炙就容易丧失食物原味,甚至会做的干涩焦黑难以下咽。碰到这种情况,古人就用炮的方法。“炮”是会意字,是指把食物包裹起来放到火里。在这里“炮”发音同“刨”。南方有个著名的叫化子鸡,就是把未煺毛的鸡掏出内脏,放入香料,用湿泥裹上放在火里烧,等到了泥巴焦干的时候,取出摔开,毛粘在干泥巴上自然褪去,肉烂香熟。现在的荷叶牛柳、锡箔纸包鲈鱼都是炮的遗风。这样做,能够保持食物的本味、水分不散失。后来“炮”的这种加工的方法,也就是“隔火做熟”或“榨去水分”的方法逐渐被广泛应用,隔火的介质也由泥巴逐渐变成陶罐、石锅、砂石、铁板等等。我们经常吃的葱爆羊肉,宫爆鸡丁,铁板烧等等,在古代都被称作炮。例如炮食(烧烤食物);炮燖(烧炙);炮燔(烧烤);炮豚(烤猪);炮羊(烤羊);炮胾(烤熟的肉块)。在中药的加工上,炮的应用也很广泛。一般都是用急火把生药放在锅里炒,使它焦*爆裂。用慢火或者火的余灰做熟或烘干药物叫做煨。这样作的目的,就是使药物快速脱水,易于保存。再者,增强药物火热之性。另外做熟药物,易于消化吸收。陆游《离家示妻子诗》:“儿为检药笼,桂姜手炮煎。”生姜含水多,不易保存,性质属于温。经过切片晒干或者慢火煨制就成了干姜,性质就变成了辛热。进一步炮制,取砂子置锅内,用武火炒热后,加入干姜片或块,不断翻动,烫至鼓起,表面棕褐色时,取出,筛去砂子,放凉。就做成了炮姜。炮姜比重更小,性质更热,温中散寒的功效更显著。炮姜炮久了碳化变成黑色就成了炮姜碳,纯苦无辛,药性也变了,能温阳止血了。《中草辑要》记载:“炮则辛苦大热,除胃中冷而守中,炮黑止吐衄诸血……”类似的还有附子的炮制。有的是用沙炮。取沙子置锅内,用武火炒热后,加入附片;不断翻动,烫至鼓起并微变色,取出,筛去沙子,放凉。有的是直接火炮。取附子,用水洗净,浸泡一夜,除去皮、脐,切片,再用水泡至口尝无麻辣感为度,取出,用姜汤浸一至三天,捞出蒸熟,再焙至七成干,倒入锅内用武火急炒至烟起微鼓裂,取出,放凉即得;第三种方法就是炮炙了,也就是同时使用炮和炙两种方法。先将已漂净沥干的附片均匀铺放铁丝筛内,置灶内烘烤,每次烘烤约一刻钟左右,取出摊凉,待水分渗出,内外湿度均匀,再烘烤,反复数次,烤至近干时,置烘柜内烘干。再取出、放凉、筛去灰屑即得。有些动物药需要做熟以后才能服用,比如穿山甲,水煮穿山甲的鳞片无论如何也没用,所以古人用急火炮制,使它蓬松酥脆,焦*爆裂,这样再煎煮才能消化吸收,药性发挥。经过炮制的穿山甲就成了炮山甲、或者山甲珠。类似的还有把阿胶炮制做成阿胶珠的。自南朝刘宋时的雷斅的《雷公炮炙论》行世以后,炮炙、炮制逐渐成为中药加工的代名词。天然的中药经过人工炮炙,才能更好地发挥特长,抑制*性,顺应人意,改变性味甚至归经,让医生使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同仁堂的著名对联“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烦,必不敢省人工”,道出了其中真谛,值得我们深思谨行。书虫子

1
查看完整版本: 字里藏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