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超声表现
肖医院超声规培生
指导老师王蓓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病例。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spherocytosisHS)是一种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导致的溶血性贫血,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理基础为红细胞膜骨架蛋白基因异常,其致病相关基因主要有SLC4A1、ANK1、EPB42、SPTB、STPA1,其中SLC4A1、ANK1基因突变与HS发生最为紧密,红细胞膜骨架中血影蛋白分子结构异常,细胞膜脂质丢失,细胞表面积减少,细胞球形变,导致红细胞变形性和柔韧性降低,当通过脾脏时容易被破坏,出现血管外溶血性贫血,目前脾切除是治疗HS最根本的方法。
HS的临床表现与脾脏滤血功能和胆红素代谢过程相关:
脾脏的主要功能之一是通过吞噬与阻留机制过滤血液,脾血流通路:脾动脉→小梁动脉→笔毛微动脉→脾索→脾血窦→小梁静脉→脾静脉,脾血窦内皮细胞间隙约0.2-0.5μm,红细胞内径约7-8μm,进入脾索的红细胞经变形,穿过血窦内皮细胞间隙,回到血循环。
图11.脾血窦内皮细胞2.巨噬细胞
图2红细胞变形穿过脾血窦内皮细胞间隙
球形红细胞变形性降低,不能穿过内皮细胞间隙,阻滞于脾索中,被巨噬细胞吞噬。其释放的血红蛋白分解为珠蛋白和血红素,血红素分解为铁和卟啉,卟啉进一步分解为游离胆红素,游离胆红素入血后经肝细胞摄取,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结合胆红素,随胆汁排入肠道,经肠道细菌作用,还原为粪胆原随粪便排出,少部分粪胆原被肠道重吸收,其中部分再次入肝循环,另一部分通过肾脏随尿排出,称为尿胆原,是尿液中主要色素。球形红细胞在脾脏中被破坏,导致血管外溶血性贫血,当溶血程度超过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时,会发生溶血性*疸,长期高胆红素血症导致肝功能损害,可并发肝细胞性*疸,高浓度胆红素排泄于胆汁中,胆汁淤积,排泄不畅,易形成胆道系统的结石。故其临床表现为贫血、*疸、脾脏增大,肝脏增大(程度较脾脏轻),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胆囊结石。HS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婴幼儿及儿童多见。当贫血、*疸患儿超声提示脾脏增大并胆囊结石时,结合阳性家族史可高度怀疑此病。
HS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EMA结合试验、流式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激光衍射法及二代测序技术。EMA结合试验、流式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由于其敏感性较高且容易操作,被推荐为HS的筛查试验。
典型病例:
患者女,11岁,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呕吐,3天前出现皮肤*染,伴小便发*,既往史:出生时曾患“新生儿ABO溶血性*疸”,自幼腹部膨隆,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及传染病史,查体:轻度贫血貌,腹部膨隆,触软,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约4cm,质韧,全腹无压痛。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0g/L,总胆红素:.5umol/L,直接胆红素:.1umol/L,间接胆红素:67.4umol/L,腹部超声示:1.肝实质回声粗糙,2.肝外胆管上段增宽,3.胆囊结石,4.脾大。
图3肝实质回声粗糙
图4胆囊结石
图5肝外胆管上段增宽
图6脾大
该患者流式细胞术检测伊红-5-马来酰亚胺标记红细胞(EMA结合试验)示:MFI(平均荧光强度)减弱29.87%(生物参考区间为<16%),确诊为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