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性胆囊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内镜保胆取息肉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
TUhjnbcbe - 2021/5/22 14:06:00

李骜1,2,张东1,王红伟2,王伟智1

(1.医院肝胆外科,新疆乌鲁木齐;2.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新疆石河子)

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lesionofgallbladder,PLG)是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非结石性病变总称。胆固醇性胆囊息肉是PLG的常见类型,约占60.5%[1]。胆固醇性PLG的形成与胆囊壁巨噬细胞内胆固醇酯、甘油三酯的积聚有关[2],目前尚未见到有关胆固醇性PLG癌变的可靠报道。曾经,PLG的手术治疗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随着人们对胆囊的探究,发现胆囊有多种重要功能,切除胆囊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多。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以下简称“内镜取息肉术”)作为胆囊息肉的治疗方式,既确诊了胆囊息肉的病理类型,又在取净息肉的同时保留了胆囊。为此,本研究回顾分析医院年1月至年1月期间收治的胆固醇性PLG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LC与内镜取息肉术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纳入胆固醇性PLG患者共例,其中施行内镜取息肉术例,施行LC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1.2两组病例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内镜取息肉术组:(1)纳入标准:PLG诊断明确,B超检查PLG偏向胆固醇性;PLG直径≥5mm[1-3];胆囊壁厚5mm;可耐受全麻手术;既往无严重慢性疾病史;术前证实胆囊功能良好(99TeECT或口服胆囊造影法)[3];术前、术中证实胆囊管通畅;病理确诊为胆固醇性PLG;临床及随访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处于急性、亚急性期胆囊炎;PLG合并胆囊结石;PLG直径15mm;胆囊纤维化、*色肉芽肿、腺肌增生、癌变等;息肉基底部较宽无法彻底取净;PLG摘除后无法彻底止血;术中冰冻或术后病理常规诊断为非胆固醇性PLG;术后未按要求配合治疗;不同意参与此项研究。

1.2.2LC术组:(1)纳入标准:同内镜取息肉术。(2)排除标准:排除保胆手术中转LC或LC中转开腹手术,余同内镜取息肉术。

1.3手术器械

CHF-P60胆道镜(日本奥林巴斯),BQS-I/胆道镜(中国好克),胆道镜匹配的活检钳、单极电极,腹腔镜(美国史赛克),其他手术设备等。

1.4手术方法

1.4.1内镜取息肉术组:(1)全麻并气管插管;(2)消*并建立气腹;(3)脐下Trocar置入腹腔镜;(4)腔镜直视下于右腋前线与右肋缘交点下3cm、剑突下5cm处分别置Trocar;(5)胆囊底穿刺抽出胆汁,于此处切开胆囊底,切口大小宜方便操作且尽量小;(6)插入胆道镜,观察胆囊腔内情况,直视下用活检钳取净息肉,取出顺序宜从小到大,取净后即刻送术中冰冻病理检查;(7)胆道镜探查胆囊管口,调整吸力并变换角度,避免碎小、游离息肉残留此处;(8)再次探查无息肉残留,胆囊管口见胆汁流入胆囊,可术中B超或术中胆道造影明确胆囊管通常;(9)取息肉时出血:4℃0.9%NaCl(a.q.)mL+去甲肾上腺素10~20mg冲洗;电活检钳取息肉先凝后取;直视下用止血电极创面止血;(10)可吸收缝线连续全层缝合并浆肌层包埋,缝合时始终保持张力适中,预防缝合时针眼出血、缝线缠绕或断裂,清洁腹腔;(11)无法取净息肉、彻底止血的患者宜中转LC;(12)待病理回示为良性病变后,拔除Trocar,缝合创口。术后第2日进低脂流食,2周后口服牛*熊去氧胆酸或熊去氧胆酸6个月~1年。

1.4.2LC术组:(1)全麻并气管插管;(2)消*并建立气腹;(3)脐下Trocar置入腹腔镜;(4)“四孔法”或“三孔法”置入Trocar;(5)分离粘连,显露胆囊三角;(6)分离胆囊动脉、胆囊管;(7)胆囊管距胆总管0.5cm施一枚可吸收生物夹,远端一枚钛夹,两夹之间切开胆囊管;(8)胆囊动脉近心端施一枚可吸收生物夹,远端电凝切断;(9)切下胆囊,胆囊床创面电凝止血;(10)清洁腹腔;(11)再次探查无活动性出血,拔除Trocar,缝合创口,留取标本送常规病理检查。术后第2日进低脂流食。

1.5观察指标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排气时间(h)、下床活动时间(h)、住院时间(d)、术后疼痛时间(d)、恢复正常饮食时间(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6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3.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非正态分布表示为中位数(25%百分位数,75%百分位数)[M(P25,P75)],正态分布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平均数±s),采用Wilcoxon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其组间差异。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对比组间差异。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中和术后情况比较

内镜取息肉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LC组(P0.05),详见表2。

2.2两组并发症比较

内镜取息肉术组腹痛、腹泻和总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LC组(P0.05),详见表3。

2.3术后随访期内情况

术后以门诊和电话方式随访。随访时间截至年1月。随访时间为12~7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1个月。失访率:内镜取息肉术组为9.26%(20/),LC组为8.94%(16/)。已随访中无死亡案例。随访期内:内镜取息肉术组复发率为6.63%(13/),胆道系统无其他疾病发生,复发的13例中有7例选择行LC,术后病理诊断为胆固醇性PLG复发,余选择定期复查;LC组中发现1例胆总管结石(随访61个月),1例肝内胆管结石伴胆总管结石(随访70个月),肝内外胆管结石发生率1.23%(2/)。综合总并发症、复发及肝内外胆管结石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图1)。

3讨论

PLG分为假性息肉与真性息肉,约70%的PLG为假性息肉,最常见的假性息肉是胆固醇性PLG,其自身不具有恶变潜能[4]。PLG术前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B超、超声内镜等,但单纯依据影像学检查难以精确辨别PLG性质[5-6]。随着影像技术不断进步,在不取病理的情况下区分PLG为胆固醇性或其他类型的可信度有望提高[7-8]。目前,胆固醇性PLG的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

影像检查考虑胆固醇性PLG的患者,我们一般建议定期复查,待有指征时考虑手术[2-6]。但许多患者处于手术指征边缘,且得知自己患有PLG后,担心其恶变,而影像检查又无法确诊性质,便强烈期望手术治疗。曾经,PLG的手术治疗以LC为主[9]。LC固然可以“永绝后患”,但如果因为担心恶变就切掉胆囊,未免可惜。若是胆囊切除后病理确诊为胆固醇性PLG,且不论胆囊功能缺失带来的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和返流性胃炎等问题[10-11],胆囊切除后可能带来的胆总管结石[12]和结肠癌发病率升高[13]也让人担忧。若是术中伴有胆道损伤、胆瘘、胃肠道损伤等,以LC治疗胆固醇性PLG代价未免太大。近年,内镜取息肉术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内镜保胆取息肉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