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早餐、饮食不规律、高胆固醇饮食的人,胆汁正悄悄“浓缩”成胆结石,可惜很多人还不自知。
胆结石是非常常见的疾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发达国家,胆结石的患病率高达10%-20%,我国普通人群胆结石的患病率在10%左右,且在近几年呈现了逐年增长的趋势[1]。
好好的胆囊里怎么会长“石头”,哪些人容易被胆结石盯上?
▲图源:gethow
三个地方爱长胆结石
胆囊或胆管内的胆汁浓缩浓缩再浓缩,就形成了结石。
根据结石所在部位,胆石症可分为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及胆总管结石三类。
▲图源:生命时报
胆囊结石
胆固醇结石为主
胆囊结石好发于肥胖、40岁以上的女性,以胆固醇结石为主,多与过度节食、饮食不规律、不吃早餐、高胆固醇饮食等不良习惯有关。
症状:
部分患者终身无症状,即所谓静止性结石,或者仅有右上腹轻微的闷胀及轻度压痛,不少患者是在体检时偶然发现。
当胆囊结石伴发急性感染时,患者可出现中上腹及右上腹压痛、肌紧张。
肝内胆管结石
胆红素结为主
肝内胆管结石常与肝外胆管结石合并存在,多属胆红素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常与胆道蛔虫、胆道细菌感染有关。
症状:
没有感染时,患者仅仅会有上腹部隐痛、闷胀及消化不良的症状。
当胆道急性感染时,腹痛、*疸、发热是主要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急性重症胆管炎;反复发作,可合并肝功能损害、肝叶分段发生萎缩和肝纤维化。
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主要依靠B超、CT、磁共振及胆道造影。肝内胆管结石的长期存留,可能导致肝内胆管癌变,发医院的肝胆专科就诊。
胆总管结石
从别处掉下来的
胆总管结石是指长在肝外胆管内的结石,既可能单独发生,也可同时合并胆囊结石或和肝内胆管结石。
胆囊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都可能掉落至胆总管,因此可以是胆固醇结石,也可以是胆色素结石或混合结石。
症状:
没有感染及胆道梗阻时,患者无特殊症状。
一旦发生急性感染及胆道梗阻,可出现剧烈腹痛、*疸及发热,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胆结石,容易“黏”上这6类人
1
中年女性
胆石症又称“4F”症,即Female(女性),Forty(四十岁),Fertile(多次生育),Fat(肥胖)。由于雌激素会使胆汁中胆汁酸的含量减少,降低胆汁溶解胆固醇的能力,于是胆汁中部分胆固醇就会析出结晶,形成胆固醇结石,特别是更年期女性容易罹患胆结石;还有是妊娠期女性,跟多吃补品或者吃的多有关,不过也还是跟妊娠期内雌激素及孕激素发生变化有关。
2
肝硬化者
肝硬化病人胆结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这与肝硬化病人身体中对雌激素灭活功能降低,雌激素水平较高,以及又有慢性溶血,胆囊收缩功能低下,胆囊排空不畅、胆道静脉曲张、血中胆红素升高等多种因素有关。
3
肥胖者
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者,胆结石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20岁至30岁的肥胖女性胆结石发病率比正常体重的同龄人高6倍,60岁以上的肥胖女性40%有胆囊疾病和胆结石。其原因是肥胖者大多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加之肥胖者大多活动少,易生胆结石。
4
饮食偏荤、偏甜或不吃早餐者
饮食偏荤喜甜者,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多,易形成胆固醇结石;甜食过多又促进胰岛素分泌,会加速胆固醇沉积;经常不吃早餐会使胆酸含量减少,胆汁浓缩,利于结石形成。
5
盲目吃素者
盲目吃素也易得胆结石,比如极端的控制饮食快速减肥,平常饮食应结构合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合理搭配,适当吃水果蔬菜,多饮水,有利于预防结石形成。
6
运动过少者
运动过少会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导致胆囊功能降低,胆汁易带留淤积,难以排泄;同时也会妨碍胆汁酸的重吸收,从而导致胆固醇容易沉积成石。
长了胆结石该怎么办?
虽然很多结石没有症状,平时也能相安无事,可一旦掉落到胆管并发生梗阻,最终可能导致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或胰腺炎。
平时有腹胀、厌食和烧心等消化道症状,医院检查。
▲图源:healinghospital
无症状:
一般情况下,无症状的胆囊结石,每半年复查一次B超即可。
急性发作:
胆结石急性发作可引起胆绞痛,中上腹或右上腹剧烈疼痛,坐卧不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甚至出现*疸和高热,医院治疗。
尽早手术:
以下6种情况应该尽早手术治疗:
●反复发作急性胆囊炎;
●胆囊萎缩,无收缩功能;
●胆囊结石大于2厘米;
●怀疑胆囊有恶变;
●细小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
●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
已经患上胆结石的人,饮食上忌吃生冷、油腻、高蛋白、高胆固醇、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鱼类及海产类食物。
参考来源:
[1]王云超,张维璐,王新华.我国胆石病相关危险因素概述[J]..
[2]生命时报
[3]读嘉新闻
-END-
往期精彩回顾
1
不容小觑的罕见病—“自身免疫性脑炎”应该如何诊治?
2
最小痛风患者仅11岁,痛风的“魔爪”为什么伸向年轻人?
3
《柳叶刀全球健康》:更年期——女性乳腺癌治疗的分水岭
免责声明: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