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内有多种成分,其中有帮助脂肪消化吸收的胆酸盐和使粪便、尿*染的胆红质,还有胆固醇、磷脂等。这多种成分在胆汁内呈过饱和状态。胆石起源于胆汁某些成分的析出、沉淀和聚集。按成分分类,胆石有胆固醇结石(含大量胆固醇)、胆色素结石(含多量胆红质)和混合性结石(含胆固醇和胆红质都不少)三种。
在我国,胆色素结石比较多见。
从临床分析,胆石症的病因有三类:
1.胆道感染:经研究发现,内含蛔虫卵或虫体碎片者占60%以上,可见胆道蛔虫症可以继发胆石。其他性质的胆道感染也可能继发胆石。感染后形成胆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蛔虫卵、虫体碎片、细菌、脱落上皮细胞等是固体,可成为结石的“核心”或“支架”。胆道感染后形成的胆石大多为胆色素结石,原发部位常在胆管,有的呈泥沙样。
2.胆汁潴留:胆道有狭窄时,胆汁引流不畅。或者胆囊周围粘连(如胃切除术后),影响胆囊收缩,妇女妊娠期胆道功能紊乱(多因平滑肌收缩乏力),也可能使胆囊内胆汁潴留。在这些情况下比较容易形成胆石。
3.胆汁成分代谢异常:胆固醇结石见于营养状态优异或肥胖者,有的合并冠心病、糖尿病等,提示这种结石与机体代谢相关(但病人的血脂不一定都增高)。肝硬变和某些肠疾病可能合并胆石症,一般认为与胆汁内胆酸浓度降低相关。
从生活习惯分析,胆结石的发生主要原因有:
一、饮食油腻,喜吃甜食
长期嗜吃油腻食物等高脂肪饮食者,会使体内血脂增高,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呈高饱和状态,而易形成结石;甜食过多会促进胰岛素分泌,加速胆固醇沉积,形成结石。
二、不吃早餐,常吃夜宵
长期不吃早餐会使胆酸含量减少、胆汁浓缩,极易形成胆结石。而夜生活频繁、长期吃了夜宵睡觉,餐后产生的尿液就会全部储留在尿路中,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导致尿路中尿液的钙含量不断增加,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泌尿结石。
三、缺少运动,身体过胖
缺少运动易导致胆囊功能和胆囊肌收缩力下降,胆汁排空延迟,造成胆汁滞留淤积等,导致胆固醇沉积成石。而缺少运动和常食油腻极易导致肥胖,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以上的人,胆结石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
胆石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1.胆绞痛
病人常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睡眠中体位改变时,由于胆囊收缩或结石移位加上迷走神经兴奋,结石嵌顿在胆囊壶腹部或颈部,胆囊排空受阻,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强力收缩而引起绞痛。疼痛位于右上腹或上腹部,呈阵发性,或者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胛部和背部放射,可伴恶心、呕吐。部分病人因痛剧而不能准确说出疼痛部位。首次胆绞痛出现后,约70%的病人一年内会复发。
2.上腹隐痛
多数病人仅在进食过量、吃高脂食物、工作紧张或休息不好时感到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或者有饱胀不适、暖气、呃逆等,易被误诊为“胃病”。
3.胆囊积液
胆囊结石长期嵌顿或阻塞胆囊管但未合并感染时,胆囊黏膜吸收胆汁中的胆色素,分泌黏液性物质,成胆囊积液。积液呈透明无色,又称为白胆汁。
4.其他
(1)很少引起*疸,较轻;
(2)小结石可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内成为胆总管结石;
(3)胆总管的结石通过0ddi括约肌嵌顿于壶腹部导致胰腺炎,称为胆源性胰腺炎。
一般来说,胆囊结石并不要紧,一些静息性的结石终身都没有症状,这种情况通常无需处理。但出现了症状甚至反复发作,我们建议早治疗。患者无需担心,单纯的胆囊结石并不可怕,通过治疗,很快就能恢复健康。但如果不及时治疗,诱发感染,或者结石随胆汁跑到胆管中造成胆总管结石,处理起来就相对复杂了。若是结石随着胆汁反流进入胰腺,诱发胆源性胰腺炎就更加严重了。所以,得了胆囊结石要早处理,别让小结石惹出大乱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