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
王晓晨张宏(中科院生物物理所)、俞立(清华大学)
责编
兮
细胞自噬的概念最早在年由ChristiandeDuve提出,即将细胞质物质运送到自身溶酶体进行降解的过程。年,YoshinoriOhsumi在酿酒酵母中巧妙地建立起一个可快速简便观察自噬形成的模型,为细胞自噬分子生物学时代的开启奠定基础。自噬通路的激活通常是由于细胞处于营养缺乏的状态,此时自噬体包裹细胞质组分走向降解是没有严格底物选择性的。这种非选择性的自噬也被认为是经典的自噬途径(canonicalautophagy)。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细胞倾向于有选择地通过自噬降解底物。利用选择性自噬的方式识别胞内细菌的过程称为细菌自噬或异体自噬(xenophagy)。人们通常通过检测LC3(ATG8)蛋白的脂质化修饰及由此引起的定位变化来判断细胞自噬现象的发生。
病原微生物感染引发自噬的现象最早于年由YasukoRikihis发现。在研究立克次体(Rickettsiae)感染豚鼠多形核白细胞时,他发现细胞中出现大量囊泡结构并猜测这种囊泡为自噬体。不过直到年,两篇分别发表在Science和Cell上的文章才详细描述了化脓性链球菌(GroupAStreptococcus,GAS)和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感染细胞时触发的自噬现象,并引发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