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保证充分的睡眠,才能保证我们的血压更加平稳,才能保证心脏更加稳定。
不管是高血压,还是心脏病,最怕的就是失眠或者晚上睡不好,那么第二天血压就会升高,甚至诱发心脏病。对于高血压或者心脏病的朋友,睡觉前,要做好4个准备,以确保高质量的睡眠。
一、睡前四个准备
1)想想今天的药吃了没?是否吃全了!
对于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等疾病,基本上都要长期吃药来控制血压、心脏。那么理论上我们每天都应该吃相关的药物。
可是很多人因为病情稳定后,就会大意,觉得要吃不吃都可以,所以不少人可能就会忘记吃药,甚至不愿吃药。这里提醒大家一定要按时按医嘱吃药。
比如说降压药,尽可能选择长效的降压药,不管是早起吃了,还是晚上吃,根据个人习惯,睡觉前一定要问问自己降压药吃没吃,最好准备一个按照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分隔出来的药盒,这样便于检查有没有吃今天的药。
比如冠心病,看看阿司匹林有没有吃,他汀有没有吃;阿司匹林肠溶片要空腹吃,阿司匹林平片要餐后吃;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白天晚上都可以吃,其他他汀比如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氟伐他汀等需要睡前服用。
比如心衰患者,看看普利、沙坦、洛尔、利尿剂、螺内酯等等心衰药物吃没吃。
规律按时服用降压药或心脏病方面的药物是保证血压平稳、心脏稳定的基础,当然只有血压和心脏稳定,我们才能有一个高质量的睡眠。
2)睡前不宜吃得过饱
大部分人都有吃晚饭的习惯,对于心脏病的患者,晚饭一定要控制量,绝对不能吃得过多,因为睡觉后,胃肠蠕动本身就慢,不利于消化。如果晚饭吃得过多,那么就会增加心脏负担,可能诱发心肌缺血,诱发心功能不全,进而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等等问题。
吃得太多,如果晚上腹胀不适,也会导致血压升高。总之睡前不宜吃得太饱,同时不建议睡前喝过多的水,因为喝水过多,可能会导致夜尿多,那么就无法保证高质量的睡眠,就会引起多次起夜,也会诱发血压升高,甚至诱发心脏病。
对于高血压或心脏病的朋友,我们白天可以喝足够的水,比如ml左右,睡前尽量少喝。
3)睡前保持好的心情
睡前不宜生气、紧张、暴躁、伤心、激动等情绪,这些情绪本身就会导致血压升高,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如果睡觉前出现这些坏的心情,一定会影响我们的睡眠,甚至大半夜诱发高血压或心脏病。
所以睡前一定要保持好的心态,其实不光睡前,对于高血压尤其心脏病的朋友,随时随地尽可能保持好的心态,莫激动。
4)准备好相关急救药
高血压其实没有什么急救药,如果夜间不适,怀疑血压升高,您先得测量一个血压,所以对于高血压的朋友,准备一个血压计更重要。
测完血压,如果比平时高,或者高出了/mmHg,那么可以根据情况加用降压药,但长效降压药一般起效较慢,吃完后,不能过于着急。短效降压药起效快,可是可能会导致低血压。所以如果没有严重的不适,吃完降压药后要监测血压,如果出现不适,医院。
对于冠心病的患者,床头准备好硝酸甘油或救心丸,必要时含服。硝酸甘油不宜过量,一般含服不超过3次,每次间隔5分钟,每次含服1粒;救心丸可以多次含服,每次10粒左右。但如果含服完急救药,症状无法缓解,或超过15分钟仍不缓解,立即拨打。
二、睡眠中出现2个症状,立即拨打
1)突发胸痛持续不缓解
睡眠中如果出现胸痛、心前区疼痛等不适,持续15分钟仍不缓解,这时候就不要再等了,不要再观察,立即拨打。
因为这时候要高度怀疑已经发生了心肌梗死,必须争分夺秒,否则有猝死风险。
当然胸痛和心前区疼痛是心绞痛的典型表现,有时候心绞痛也不表现为胸痛,而是会表现为:后背疼痛、肩膀疼痛、腹部疼痛、咽部发紧、大汗淋漓等等都要怀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2)突然从睡眠中憋醒
睡得好好的,突然觉得胸闷憋气,呼吸困难,不得不从睡眠中憋醒,需要被动地坐起来才会舒服一点,这时候要高度怀疑是急性心衰的表现。后者平时能躺平睡觉,一个枕头就行,可是最近出现需要枕2个枕头,甚至需要半卧位才能睡着,那么也要高度怀疑是急性心衰的表现。这些表现都必须立即就诊,以免耽误时间,发生猝死。
总之,睡眠对于我们来说和吃饭一样重要,对于高血压、心脏病的朋友,更应保证高质量的睡眠,才能保证血压平稳,心脏稳定。
睡觉做好四个准备,是保证血压平稳心脏健康的基础新知来源:腾讯新闻知识官心血管王医生·肾上长了这玩意,疼起来要人命!听说这些坏习惯很容易犯新知来源:腾讯新闻知识官
予予班·膀胱结石能不能忍?膀胱为什么容得下粒结石?
近期一则患者就医新闻中的数字吸引了大众的眼球:膀胱结石10年,颗石子儿,大的直径2CM,重达克。医生初次诊断中就根据腹部CT图像,发现充满型膀胱结石,已经出现双肾积水、双侧输尿管扩张伴积水,长期泌尿道感染,再不治疗发展下去就是尿*症。
1)为什么会得膀胱结石?
人体新陈代谢会形成尿液,尿液中除了水分,还有草酸、磷酸盐、钙等物质。当尿液由于下尿路梗阻,也就是排尿不畅甚至堵塞时候,尿液在膀胱潴留,水分被吸收,则浓缩产生结石。还有些情况下,肾脏、输尿管的结石也会进入膀胱。
2)哪些人群是膀胱结石高发人群?
有尿路感染,尿道先天及后天狭窄(如老年常见前列腺增生、膀胱内异物),神经源性膀胱,膀胱憩室,肥胖、高血压人群。也有人认为有膀胱结石家族史,这与相同的地域气候、饮食,特别是饮水不足的习惯,以及低蛋白、低磷酸盐、缺乏维生素饮食。如果是长期服用的药物,激素、维生素C、维生素D及某些抗生素都可能会影响。医源性则见于膀胱手术,长期留置导尿等。
3)膀胱结石有什么症状?
腹痛是最典型症状,一般下腹明显,就是我们所说的小肚子,也可放射到会阴部。有结石经验的人,部分会感到排尿不畅,甚至断断续续,直至完全尿潴留。反复尿路感染往往引不起足够重视,直到新闻中老先生一样出现血尿了,才想起来就诊也是不可取的。甚至出现了肾功能减退,或是尿*症就得不偿失了。
4)膀胱结石怎么治疗?
小结石可以通过大量饮水排出。溶石排石药物可能需要很多时间。当结石比较大时候,很多人选择经尿道取石、冲击波碎石。当结石又多又大又硬,就选择开放式手术。
5)为什么新闻中膀胱结石可以有粒之多?别的部位也会发生结石么?
膀胱平均容量为-ml,最大容量可以达到ml,相应的存储结石可能较多。而人体其他部位,比如胆囊容量正常在40-70ml左右,产生结石后,不论是诱发胆囊炎,还是卡顿在胆囊管,都会很快引起胆绞痛。泌尿系统的肾脏、输尿管结石,合并感染,会引起腰腹胀痛,急性梗阻时候还引起绞痛。
膀胱结石能不能忍?膀胱为什么容得下粒结石?
新知来源:腾讯新闻知识官
史兆雯医生·变态反应是什么*?反反复复,怎么破?新知来源:腾讯新闻知识官
钟堃·治疗“骨关节炎”,你需要知道这四点
每年的10月12日是世界关节炎日。据统计,我国有超过1亿人受着关节炎的困扰。关节炎主要有两大类——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今天,我们单独给你说说患病人数较多的骨关节炎,说四个和它相关的治疗问题。
1)治疗骨关节炎,首选什么药?
骨关节炎的主要表现为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其中,疼痛会是对你影响最大的一个症状,所以,针对骨关节炎,镇痛治疗是关键的一环。
止痛药物那么多,你应该如何选择呢?
从骨关节炎的名称就可以看出,它是一种炎症性疾病,疼痛与炎症关系密切,所以你应该首选消炎镇痛药进行治疗。
常用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布洛芬所在的家族——非甾体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有外用和口服等不同的剂型可选,你可以选外用的双氯芬酸贴剂/乳胶剂、吲哚美辛巴布膏、酮洛芬贴剂/凝胶等,也可以选口服的布洛芬片、双氯芬酸钠片等。
如果你的症状只局限于少数关节,比如只是膝关节,建议首先选择外用的非甾体抗炎药。与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相比,外用的疗效差不多,但同时更加安全。
需要提醒你注意的是,外用非甾体抗炎药需要足量使用,尤其是乳膏和凝胶剂,需要每天涂抹多次,并且需要在涂抹时轻轻地按摩一会儿,好让药物渗透进皮肤,这样才能保证有疗效。
只在外用非甾体抗炎药效果不佳或是存在多个关节疼痛症状、或者存在髋关节炎时,你再考虑使用口服非甾体抗炎药。
因为口服非甾体抗炎药长期使用可能会引发胃肠道或者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所以不建议持续使用,而是建议按需服用可以控制症状的最小剂量。
比如你吃布洛芬片,可以先吃mg试一下效果,如果疗效好,就吃这个剂量,如果疗效不好,再增加剂量到mg,如果mg止痛效果比较好了,那么下次再疼的时候,就按照mg这个剂量吃。
2)治疗骨关节炎,也能用抗抑郁药?
非甾体抗炎药疗效虽好,但是不良反应不容忽视。如果你有胃肠道疾病或者心血管疾病,或者你上了年纪,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的风险比较高,或者疗效不好时,医生可能会建议你使用度洛西汀。
度洛西汀虽然是一种抗抑郁药,但它同时具有止痛的作用。也就是说,无论你有没有抑郁症,医生都可能为你开具它的处方来治疗骨关节炎。
市面上的度洛西汀有20mg、30mg和60mg不等的三种剂量,为减少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这个药物需要缓慢增加剂量,通常是每天口服一次,每次20~40mg,持续1至2周后再增加剂量到每次60mg。同理,停药时,为了避免出现不良反应,也需要逐渐减量停用而不是突然停药。
因为它是处方药,你是不是需要用到它,需要看医生进行评估,所以一定要在医生或者药师的指导下服用,不可以随意自己服用。
3)氨基葡萄糖,治疗骨关节炎吗?
很多骨关节炎患者在用氨基葡萄糖,但是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没有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它对骨关节炎疼痛或者关节功能有改善。
不过,鉴于有不少患者反映吃了氨基葡萄糖后对骨关节炎有一定效果,同时考虑到氨基葡萄糖安全性比较好,所以你可以使用氨基葡萄糖。如果要使用氨基葡萄糖,建议尽量选择批准文号为药准字的药物,而不是保健品。
4)运动对骨关节炎的治疗有帮助吗?
国际权威指南对骨关节炎的防治是一个“金字塔”型的推荐,其中一线治疗包括三项措施:患者教育、运动和控制体重。而今年世界关节炎日的主题,恰恰就是“运动促改善”。
你可能听人说过骨关节炎是一种磨损、退化性疾病,因此,得了骨关节炎后应当尽量少活动,甚至连走路也不敢多走。这其实是不对的。
除了骨关节炎急性期、关节肿胀严重需要限制活动外,你都应该积极地进行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不仅能防止肌肉萎缩,还能延缓关节退变的进展。
而且,并不是所有骨关节炎患者都需要用药,如果你的症状比较轻,完全可以首先采用一些非药物的运动康复治疗方式。
常见的运动方式是有氧运动、肌肉力量锻炼。
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游泳、跳广场舞、打太极拳等中等强度运动,都是适当的。建议你每天锻炼30分钟,一周锻炼不少于分钟。但不要选择那些高强度,对关节损耗大的运动,像爬山、爬楼梯等就不适当。
肌肉力量训练在家就可以做,比如勾脚抬腿可以锻炼大腿前方肌肉,尤其适合膝关节疼痛或膝关节不稳的人;小燕飞或者臀桥可以锻炼腰背部肌肉,尤其适于久坐或腰背部不适人。
当然,运动要量力而行。如果你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关节疼痛不适,可以停下来休息一会儿,若休息半个小时后疼痛能缓解,则可以继续运动,否则建议你停止运动或者降低运动强度。
治疗“骨关节炎”,你需要知道什么?
新知来源:腾讯新闻知识官冀连梅药师注意:知识官意见并非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个体疾病治疗方案,医院就诊。
更多健康资讯,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