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资料简介
病史:
戴XX男62岁
主诉:右上腹疼痛2周余,发现肝占位性病变1周余。
现病史: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上腹疼痛,为钝痛,间断发作,无恶心、呕吐,无腹胀,于1周余医院行CT、MR示:肝脏占位性病变,考虑恶性肿瘤。既往史:乙型肝炎病史
查体:神志清楚,全身皮肤巩膜无*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扣听未见明显异常,腹平软,左下肢活动受限,肌力肌张力正常?ECOGPS评分1分
实验室检查:
白蛋白(ALB)
33.9
35-53g/L
凝血酶原时间(PT)
15.8
11-14.3s
总胆红素(T-BIL)
33.07
0-20umol/L
谷草转移酶(AST)
.4
0-46U/L
谷丙转氨酶(ALT)
48.5
0-46U/L
甲胎蛋白(AFP)
.00
<5.5IU/ml
HBV-DNA
>IU/ml
<IU/ml
影像学资料:
.03.23-CT
肝右叶、左内叶肝癌累及肝包膜;
肝中静脉栓子形成;
余肝脏多发微小结节,建议复查;
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窝积液;
肝硬化、脾大、少量腹水;
肝门区、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
诊断:
1、原发性肝癌
2、乙型病*性肝炎肝硬化
分期:CNLC分期Ⅲa期
NCCN/AJCC
T3N0M0;Ⅲ期
BCLCC期
治疗经过回顾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版)》
多学科讨论NO:1
诊断:肝癌CNLC分期Ⅲa期
治疗方案:介入+分治靶向治疗
治疗目的:减轻肿瘤负荷,改善患者症状,通过转化治疗创造根治性治疗机会
4月21日第二次入院肿瘤标志物:
异常凝血酶原:.7ng/ml,甲胎蛋白测定.00IU/ML
4月21日第二次入院影像学:
.04.21
肝恶性肿瘤”综合治疗后,肝内仍见肿瘤伴多发子灶,累及肝包膜,肿瘤内液化坏死及积气影较前增多,病灶较前缩小,肝中静脉栓子较前无明显变化;胆囊结石,胆囊腺肌症;肝硬化、脾大;较前无明显变化
5月18日第三次入院实验室检查
白蛋白(ALB)
38.2
35-53g/L
凝血酶原时间(PT)
13.8
11-14.3s
总胆红素(T-BIL)
13.05
0-20umol/L
谷草转移酶(AST)
43
0-46U/L
谷丙转氨酶(ALT)
53.4
0-46U/L
甲胎蛋白(AFP)
.00
<5.5IU/ml
5月18日第三次入院影像学检查
.05.19“
肝恶性肿瘤”综合治疗后,肝内仍见肿瘤伴多发子灶,累及肝包膜,肿瘤内积气影较前减少,病灶活性成分较前稍增大,肝中静脉栓子较前无明显变化;胆囊结石,胆囊腺肌症;肝硬化、脾大;较前无明显变化。
第二次多学科讨论:NO:2
诊断:肝癌CNLC分期Ⅲa期
治疗方案:全身治疗:继续口服仑伐替尼,加用或者不加免疫治疗
局部治疗:1.放疗;2.消融;3.放射性粒子植入
治疗目的:局部治疗肿瘤,改善患者疼痛症状,达到局部根治
6月22日第四次入院实验室检查
白蛋白(ALB)
39.6
35-53g/L
凝血酶原时间(PT)
15.8
11-14.3s
总胆红素(T-BIL)
14.7
0-20umol/L
谷草转移酶(AST)
38
0-46U/L
谷丙转氨酶(ALT)
40
0-46U/L
甲胎蛋白(AFP)
<5.5IU/ml
HBV-DNA
IU/ml
<IU/ml
.10.12.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6iu/ml
6月22日第四次入院影像学
6.22CT示:“肝恶性肿瘤”综合治疗后,肝右叶肿瘤内实性成分粒子植入后改变,较前稍缩小,原肿瘤内积气影较前基本吸收;肝中静脉栓子较前无明显变化;肝右叶团块,较前稍显缩小,再生结节可能,建议复查或必要时普美显增强;胆囊结石,胆囊腺肌症;肝硬化、脾大;较前无明显变化
总结与讨论
中国指南推荐:介入治疗联合系统治疗方案
肝癌MDT更需要强调联合治疗
MDT有助于医疗资源共享;实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疗率;提升生存获益;节省医疗支出;实现最优个体化综合治疗。
微创治疗在肝癌中的应用:
1.原发性肝癌特殊病人特殊部位的局部治疗
2.肝外转移灶的消融治疗
3.通过消融治疗改善患者局部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综合治疗创造条件
4.联合系统治疗得到1+12的效果
医院微创介入科
分享链接:定向爆破的粒子治疗
“烫死”肿瘤君
转化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的不二选择
谈谈肝癌治疗之TACE+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