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心莲,爵床科植物穿心莲的地上部分,个头半米来高,茎直立,方形,棱角明显,分枝很多,茎节膨大;叶对生,叶片细长,叶柄极短或无;花排一排,次第开放,小花白色或淡紫色,花冠有紫色斑纹。蔬菜穿心莲为番杏科心叶日中花,不可混同。穿心莲因穿心莲内酯闻名,清热解*,凉血消肿。
穿心莲(Andrographispaniculata),是爵床科植物,茎上生长叶子的地方叫做节,爵床科植物的特点就是茎节膨大,叶子对生。穿心莲原产自印度和斯里兰卡,我国主产于广东、福建等地。还被叫做一见喜。
穿心莲是一年生草本,个头半米来高,茎直立,方形,棱角明显,分枝很多。
刚才说到爵床科的茎节膨大,可以看这张穿心莲膨大茎节特写图。
穿心莲叶对生,叶片长圆状或细长,叶柄很短或近似于没有叶柄。
穿心莲夏秋开花,在花枝上排成一排,次第开放,小花为白色或淡紫色,花冠有点似唇,但不是唇形科,花唇上有紫色斑纹。
穿心莲的果实是扁长的,约1.5厘米,成熟后裂开,种子细小红色。
穿心莲除了根以外的地上部分均入药,饮片茎是绿色的,能看到明显的四棱,以及略大的茎节。
穿心莲的药用价值
清热解*,凉血消肿
穿心莲最早记录成书民国的《岭南采药录》中,不是一个传统的中草药,以民间应用为主。穿心莲之所以盛名,并收入药典,缘于穿心莲内酯。穿心莲内脂是穿心莲的主要有效化学成分,被加工成多种穿心莲制剂,是药房常见的中成药品种,主要治疗感冒、肠道感染等。
穿心莲在印度应用的历史很长久,是印度传统草药,在东南亚也很常用。穿心莲的味道非常苦,在印度被称为“Maha-tita”,意思是苦中之王(kingofbitters),而在马来西亚语里被称为“HempeduBumi”,意思是地球的胆汁(bileofearth)。穿心莲之苦可想而知。也正因为它特别苦,如穿心一般,才有穿心莲之名。
味苦之药都能败火,具有清热解*的作用,临床上穿心莲常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例如感冒、肺炎、咳嗽、咽炎等,也用于肠道感染,例如痢疾、肠炎等,还用于胆囊炎、盆腔炎、尿路感染等。穿心莲新品捣碎外敷,还可以治疗疮疡肿痛,蛇*咬伤等。
穿心莲虽然作用广泛,但由于入药较晚,古代名方中肯定没有穿心莲这味药,所以汤药方中应用的相对不多,而更多的时候是用穿心莲胶囊、片剂等成药,以及穿心莲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等。不过,由于制药工艺等原因,穿心莲类注射液常有不良反应报道。穿心莲虽是中草药,但大多的情况还是被当成消炎药来用。穿心莲虽不见古方,但不必拘泥,如果将它与苦寒药替换,用在古方中,效果可能会更好。
穿心莲的应用方法
此穿心莲非彼穿心莲
近年来,餐桌上有道穿心莲凉菜十分走俏,菜味略苦,经糖、醋拌过,十分清新可口,相信您肯定也都吃过。不过您千万别弄混,蔬菜的穿心莲原名“心叶日中花”(heartleaficeplantandbabysunrose;Apteniacordifolia),是番杏科植物,也叫花蔓草、露草,原当作吊兰悬挂观赏,后被用来代替菠菜食用。
心叶日中花叶片肥厚多肉,为了顺利推向菜市场,便改了名字,最开始叫做“法国菠菜”,不过未能推广成功,后来改名“田七”,饭馆里有时能见到“凉拌田七”“田七木耳”等菜名,里边的田七就是这个心叶日中花,但田七没叫多久,就被人戳穿有欺诈冒用中药之名。
两次更名不成功,心叶日中花再次更名,叫成了“穿心莲”,这次改名相当成功,由于此菜味苦败火,让人很容易误以为它就是中药的“穿心莲”,加之此菜爽口,迅速红遍大江南北,蒙骗了全国人们,网上一查穿心莲,全是蔬菜穿心莲,而且套用了中药穿心莲的全部功效甚至别名。甚至很多中医也上当受骗,以为盘中穿心莲就是草药穿心莲呢。
蔬菜与中药同名的还有佛手,中药佛手不可与菜市场上的佛手瓜混淆(回复12查看)。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