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某,男,32岁,工人。
患者年春无明显原因出现右胁下胀痛,伴有食欲不振,恶心,有时出现恶寒发烧,服西药可以缓解。年5月3日再度出现右胁疼痛,伴有发冷,医院,诊为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囊肿大。打针输液住院一周而发冷发烧疼痛消失。同年5月29日再度出现上述症状,当时脉弦数。
处方:柴胡15g、*芩15g、苏子30g、*参30g、川椒5g、甘草6g、大枣10枚、枳实15g、白芍15g、金钱草30g、茵陈30g、栀子15g、大*9g。
服1剂后疼痛明显减轻,服3剂后发冷发烧消失,服40剂后症状完全消失,胆囊造影检查未发现异常。
王某,女,42岁,商场营业员。
患者年7月出现右上腹持续性绞痛,伴有恶心,食欲不振,8医院摄片诊为“胆囊结石(泥沙型)”,胆囊如拳头大,用西药治疗两月无明显效果,患者又不愿手术治疗,于年10月19日初诊,为持续性疼痛,右上腹可以触及一肿物,压痛(+),反跳痛(+),腹壁紧张,脉弦数,苔*而腻。
处方:柴胡15g、*芩15g、苏子30g、*参30g、川椒5g、甘草6g、大枣10枚、茵陈60g、大*15g、陈皮30g、白芍30g、芒硝15g、金钱草g、海金沙15g、王不留90g、郁金15g。
服药10剂疼痛消失,食量增加,服30剂肿块模糊不清,服药50剂,完全消失,服60剂后摄片未见结石。
田某,女,32岁,话务员。
年7月,突发右上腹疼痛,持续不止,且有时剧甚,痛彻右肩,致难以忍受,恶心呕吐,汗出淋漓,经治后,约一周始得渐缓。较轻之疼则续作不止,较剧之疼间有所作。年8月,医院作胆囊造影,诊为“胆结石”。建议手术治疗,患者未能同意。次年7月来我所门诊。时如前之剧痛又作七次,患者以手按腹,蹙眉变容,痛苦万状。以手按腹则硬而拒按,脉之弦紧有力,舌苔*厚而燥,方用排石汤。
处方:柴胡15g、*芩15g、苏子30g、*参30g、川椒5g、陈皮30g、白芍30g、金钱草g、茵陈30g、海金沙30g、车前子30g、郁金20g、川*15g、芒硝10g、甘草6g、大枣10枚。药后日便四行,5剂痛减,15剂痛止。
20剂后,燥苔已退,脉转和缓,诊腹柔软,复行胆囊造影“胆囊区未见结石”。后再未痛。
按语:是病之作,多先有气滞,而后致胆汁壅阻,湿热交蒸,久而成石。故方中用小柴胡行气解郁以除其源。恶心、呕吐、心下急,正大柴胡之主证,故合入陈皮白芍(以陈皮代枳实)则为大柴胡意以去其急痛。湿热不去则结石不除,故用金钱草、海金沙、茵陈蒿、郁金、车前子以清热祛湿,利胆排石。病本既摇,不假道阳明,则结石无所以去,况更见苔*燥,腹满痛,于是有调胃承气之用,病果得痊。
师于是证,多用此方,然有十余剂即效者,有五六十剂效者,有百余剂方效者,亦有始终不愈者,又不可一概而论。
大同市一胆结石病人来此就诊,服用排石汤,方用:柴胡15g、*芩15g、苏子30g、*参30g、川椒5g、陈皮30g、白芍30g、金钱草g、茵陈30g、海金沙30g、车前子30g、川郁金20g、川*15g、芒硝lOg、甘草6g、大枣10枚,80剂,症状好转,疼痛消失。但胆囊造影,结石仍在,令其继续服用剂时,再以造影,结石则全部消失。说明疗程很重要,任何疾病都由其本质决定着病程的始终,非到过程完结之日,病证是不会消失的。所以有许多临床病人,吃不足疗程,症状好转,结石仍在,实际并不等于病愈,一旦停药,前功尽弃,故提出“三定(定证、定方、定疗程)”以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医案来源:刘绍武马文辉整理
“三部六病”远程会诊已开通,长按下方